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1日05:41  钱江晚报

  “党员村干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是湖州南浔息塘村党总支书记周美凤常挂在嘴边的话,她执掌村第一把交椅30多年,每次村里有事她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

  真诚服务带来滚滚财源

  1993年,周美凤担任息塘村党总支书记时,村里是湖州14个贫困村之一。

  周美凤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办起了村里第一个企业——酒厂。不过光靠一个酒厂村里就想脱贫致富,这明显不现实,还得招商引资。但息塘村是南浔镇最偏僻的行政村,交通不便。

  于是,周美凤在招商中承诺:只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村里替企业解决一切实际困难,其中包括代办税收、招工等后勤。

  因为周书记的这一承诺,家具厂、花卉苗木企业、水产养殖合作社、蔬菜畜牧业公司等企业一个个在村里办了起来。

  从此周美凤当起了企业代理,到年检时,就上门集中办理;村里电压不稳,许多企业无法开工,她马上联系电力部门,更换变压器;村企业人员流动较频繁,她帮助企业做好招工的同时,还耐心劝导企业骨干留下来创业。

  正是这真诚服务,息塘村招商引资进来的企业几乎都在这里扎下了根。如今,村里已拥有初具规模的骨干企业10多家,效益农业示范基地10多个,这些企业给村里带来了滚滚财富。2009年,息塘村农民人均净收入达12860元。

  亲历亲为建成花园乡村

  2001年,村里决定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当时村里已经有了点积蓄,此时,有党员提出,找个施工队,村里省时省力。

  但周书记没同意,她说,党员干部遇到事情就推给他人,那怎么领导群众办好事业。她决定,修路材料由村里统一购买,村干部轮流负责施工管理,最后,路保质保量修好了,算了一下,还省下了几千元资金。

  息塘村每次遇到土地整理和中格渠灌区改造,每次出工总能看到周书记的身影。如今,5公里的柏油路通到了村里,全村主要道路全部实行了硬化、绿化。

  帮困扶贫换来红火日子

  息塘村渐渐富裕了起来,但村里还有不少贫困家庭。谁家生病了需要关心,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助,周书记都一清二楚。

  村里有一户人家,儿子徐煜根年近70,其母亲也90多岁了,母子俩日子过得很清苦。周美凤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

  2005年,周书记看到徐家住的住房已成危房,雨天根本无法住人,她就跑遍村企业,拉来了部分赞助费,又找遍徐家亲戚,落实了建新房的砖头,老徐一家终于盖起了新房。

  “我要让全村人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周书记说。

  本报通讯员 卢晓宏

  本报记者 竺军伟

  人物名片

  周美凤:女,59岁,湖州市南浔镇息塘村的党总支书记,先后被评为湖州市劳动模范、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