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访灾区 直击重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2日06:43  三秦都市报

  安康“7·18”特大洪灾发生后,岚皋县17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达1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4.9亿元!洪灾过后,他们又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8月1日 ,在洪灾后的第14天,本报记者再次走进岚皋县,为灾区群众送去价值6万元的物资,送去了本报全体员工对灾区群众的一份心意。

  爱心

  捐 助

  本报“爱心物资”送给灾区群众

  “7·18”特大洪灾发生后,本报先后派出12路21名记者分赴全省灾区一线参与抗洪救灾,做好抗洪救灾报道,其中7名记者分两路重点报道安康重灾区岚皋县、汉滨区抗洪救灾中涌现出的感人至深的英雄人物,以及洪灾来临时涌现出难能可贵的人间真情,弘扬抗洪救灾精神,彰显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职责。

  7月31日,本报迅速购买了价值6万元的灾区急需物品:消毒液、饮料。西安蒙牛销售有限公司得知前往灾区路途遥远,运输难度较大后,免费提供了两辆箱式货车作为运送物资的“爱心车辆”,希望能为灾区群众奉献公司的一份爱心。

  8月1日早上,陕西日报社副社长、三秦都市报社代社长、总编辑薛晓燕专程带队,将本报购买的这些“爱心物资”送往安康重灾区岚皋县。8时整,载着三秦都市报爱心捐赠物品的车辆从报社出发,驶向岚皋县。经过近8个小时的长途奔波,于15时许终于到达了岚皋县城。记者沿途看到,在通往岚皋县的路上,许多路段依然能看到洪水突袭时的印迹。

  16时30分,本报与岚皋县委宣传部在岚皋县城关小学进行了简短的现场捐赠仪式。薛晓燕语重心长地说:“7月18日的特大洪灾,使全省多个地方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岚皋县更是重灾区之一。灾情牵动着全省人民的心,也牵动着我们报社全体员工的心!在抗洪救灾报道之外,三秦都市报专程为岚皋县送来6万元的急需物资,这是我们媒体的社会职责。虽然微薄,但表达了我们全体员工对灾区群众的一份心意!我们希望和灾区群众共渡难关!也会呼吁更多的人更多地关注灾区群众!”

  在收到本报的捐赠后,岚皋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磊一次次地说着“感谢”,她表示,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全县人民将会坚强努力,重建家园!

  讲述 一个灾难家庭的14天

  “我的后脚刚跨出大门,房就全塌了!”回想起7月18日晚上可怕的那一幕,岚皋县城关镇城关村一组的宋念兴,至今心有余悸。

  18日23时左右,大雨中熟睡的宋念兴一家三口,突然被一阵天崩地裂的轰隆声惊醒,感觉不妙的宋念兴,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就赶紧拉上儿子和老婆冲向院子大门,当断后的62岁的老宋刚刚跨出大门,家里所有的房子包括三个并排盖的猪圈,瞬间就被急速冲下的两米高的泥石流夷为平地,近十万元的财产中连根缝衣针都没有留下。痛心疾首的妻子,几次哭喊着冲向面目全非的院子,都被两腿发软的丈夫和儿子死死拽住……

  祖传小铜壶 “失踪”愧对祖宗后人

  “家园被毁我伤心,祖传小铜壶丧身沟底,我更心痛!”昨天面对记者的采访,宋念兴几次含泪提到一个小小的清代铜壶。从宋念兴伤心的讲述中记者意外获悉,这位农村汉子在乎的并非小铜壶多么值钱,而是一个家庭信念的逝去。

  东家一碗饭西家一张床抗灾一家人

  洪灾无情,人有情。就在家园破碎的老宋一家生活陷入困境时,同是受灾的乡亲们一个个站了出来,争相向老宋一家伸出援手。灾民自救,也就从灾难发生后的那一刻开始,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老宋,带上娃和老婆到家里吃饭!”“大哥,没地方住到我家住吧!”“给,这几件衣服基本都是新的,你们先凑合着穿上吧!”…… 灾难发生至今的十几天时间里,老宋一家天天被这些温暖的乡语包围,被乡亲帮扶的真诚感动。据宋念兴讲,灾后的日子里,他家几乎免费吃遍了相邻的“爱心饭”,睡过了多家提供的“爱心床”。在大家互相帮扶的日子里,他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大家”的温暖。

  说到灾后的互帮互爱,接受记者采访的许多城关村村民,都只是用一句“这没有啥”概括了灾后大爱的全部。最让宋念兴高兴的是,在政府的帮助下,6天前他已经住进了暂时的“新家”,村上还将为大家争取5年无息贷款,更是让老宋一家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临走前,陕西日报社副社长、三秦都市报社代社长、总编辑薛晓燕拿出1000元慰问金,眼里含着泪递到老宋手中,老宋的眼圈一下子红了……

  感动 县委书记14天走遍17个乡镇

  昨日16时许,在岚皋县城关镇城关村二组一条主干道上,五六名村民正在此处的公路涵洞忙着清理淤泥,洪灾前,这里的涵洞流水原本是畅通的,洪灾之后,涵洞被上千方淤泥堵死,直接威胁到公路的安全。

  18时30分,记者见到岚皋县县委书记鲁琦时,他刚刚从一个会场出来。洪灾后的14天里,他走遍了17个乡镇,平均每天要步行十五六公里。

  早上7时许,他就出门了,这一天,他已经安排了许多要立即办的事。先到县上几家乡办企业了解了灾后恢复生产的情况,“企业损失不小,发生洪灾就一直没生产,最近慢慢恢复生产了,要让这些企业都尽快正常起来。”鲁琦的话,有担忧,也有信心。但很多人恐怕想不到,因为灾后一些路段并没有完全畅通,为了到这几家企业了解情况,他不知走了多少路。

  从企业出来,临近中午,鲁琦记不清是几点了,但立即又赶赴一个现场会会场,召集规划、土地、教育等多个部门负责人到场,共同商议灾后重建新的小学。“一些小学灾后受损很严重,必须要重新选址,但要进行详细的灾后评估。”尽管如此,鲁琦仍然态度坚决地说:“9月1日学校就要开学了,我们必须保证一个学生都不能漏,我要确保学校按时开学,学生不失学,并要安全上学!”

  匆匆而又简单地吃了中午饭,鲁琦又赶往下午的第一个会场。这是一个关于灾后重建城乡统筹的会。“9月是主汛期,我们还一直要加强防汛,现在已经设立了临时避难点,再有大雨,我们不能再有村民死亡了。生命至上!我们一定要保人……”

  晚上,他还有一个灾后重建的会,许多问题都等着他去解决……

  呼吁 岚皋灾区急需米面油

  在岚皋县“7·18”特大洪灾捐赠办公室,记者看到,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从各个单位抽调来的人员。“短时间内,社会各界给岚皋的捐款已经达到350万了!我们很高兴有这么多热心人关注岚皋”,岚皋县慈善协会会长江昌平如是说。如今,受灾的群众已经被妥善安置,基本的吃穿已经有了保证。“现在,我们急需的就是米、面、油,也希望更多的热心人能关注岚皋,捐助岚皋!”昨日,捐赠办的工作人员特意通过本报公布了岚皋县捐赠电话:0915-2510978。本报也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共同捐助灾区群众,帮助他们共渡难关!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