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八旬翁救人留名刺痛了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2日11:18  大众网-齐鲁晚报

  胡修文

  据8月1日《京华时报》报道,57岁的何大妈晨练时一头栽进了荷花池,82岁的孙老伯奋不顾身跳入池中救人。大妈心存感激,打算登门道谢,却被老伯要求找电视台、报社宣传一下他的行为。大妈的女儿得知此事后,在网上发帖质疑老伯的救人目的,该帖引来网友的热议。

  孙老伯说,他要求报道不是为了名声,而是想教育一下当时袖手旁观的年轻人。现实中,许多人一方面受着“做好事不留名”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在盘算着做好事的成本。的确,做了好事反成被告的事情屡见报端。几年前,一位叫彭宇的年轻人扶起摔倒的老人反而成为被告,要求他赔偿13万多元。好心司机孙中界遭遇“钓鱼执法”,最后他愤然断指以示清白……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时刻在暗示着人们,做了好事反被罚并非天方夜谭。这种暗示往往在人们将要挺身而出时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当一个善良的人即将做出善举时就会变得犹豫,当这种暗示在人们心中蔓延的时候,本来不用思考便可以实施的善举变得犹豫不决。

  可以想象,当这位八旬老人跳入水中救人时是多么无奈。就像孙老伯说的那样,当时在场那么多比他年龄小的人,却都没去救,结果还是他和另一位80多岁的老头跳进池里。这是一位见义勇为者的无奈,也是社会的无奈。在人们的印象中,做了好事不留名才是常态,当孙老伯提出让媒体宣传自己的善举时,在不少人眼中就变成了不合常态的“越轨”行为。殊不知,一位衣食无忧、安享晚年的老者已无所谓名和利,要求报道也就是想通过媒体教育更多的人,这么单纯的想法却让被救者的女儿产生了质疑,难怪孙老伯会哭笑不得!

  功莫大焉,善莫大焉。孙老伯“目的不纯”的帽子是他个人的悲哀,也是对社会道德良知和助人为乐这一传统美德的拷问。当做好事成为一种常态后,也许就不会出现孙老伯这样的“另类”了。

  本报开辟快评栏目,欢迎您对社会的热点事件进行评论。约稿信箱:huxiuwen1986@163.com

  约稿电话:18763808036。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