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富养化水”憋死呼兰河中鱼群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3日05:06  新晚报

  本报记者 张旭升 王辛娜文/摄

  7月9日,本报刊发了《呼兰河死鱼成群往下漂》一文,反映呼兰河受上游肇兰新河污水影响,鱼群大量死亡的问题,当地渔民称这股污水“太霸道”。见报后,省环保厅环境监察总队联合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及呼兰区环保局,对呼兰河流域的排污治理进行了多次排查,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呼兰河水多劣质

  呼兰区环保局副局长武宏光介绍,呼兰河在呼兰境内有25公里长的河段,在6月下旬,该局就对呼兰河流域的水质、排污口等进行了一次探查,结果表明呼兰河的水质不理想,多处河段的水是V类水,属劣质水,只在上游和入松花江河口处的水质达到IV类水。

  经了解,呼兰老城区有两个污水处理厂,第三个在建,基本实现污水达标排放。武宏光副局长介绍,多年来呼兰河水质一直较差,主要归咎于上游的肇兰新河污水排放。

  肇兰新河治污难

  肇兰新河,本是一条排涝的人工水渠,其上游在大庆和安达交界的红旗泡,下游注入呼兰河后汇入松花江,10年前已成为一条排污沟,臭气经常把沿岸对青镇段居民从睡梦中熏醒。

  2006年,省环保厅等部门对肇兰新河进行调查得出结论,肇兰新河已经成排污沟,对其流域周边的人畜危害达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此后,省人大特别将肇兰新河污染治理问题列入重点议案。不久,又成立了由省环保厅牵头,多部门组成的肇兰新河污染治理领导小组,从源头全面治理肇兰新河污染。

  近两年,对青镇段居民已闻不到当初熏得人睡不着觉的气味了,但肇兰新河治污仍不容乐观。

  “富养化”现象不容乐观

  在这次调查中,省环保厅监察总队赵振伟副总队长带领4部门调查人员,沿呼兰河一直排查到肇兰新河的肇东段上游,发现虽然沿岸一部分污水已被截留到肇东污水处理厂,但还是有不少污水排放到河里。调查人员看到肇兰新河河里出现很多有机物,水温有40多摄氏度,散发出刺鼻臭味。环保人员对两条河流的4个断面进行了水样采集,化验结果表明“富养化”严重。

  赵振伟副总队长介绍,大顶子山水电枢纽工程泄洪使呼兰河水量减少,河水的稀释力下降;同时,因当时正处于黑龙江省今年最高气温,使污水水温高达40摄氏度;加之出现的“富养化”现象,这几个因素加在一起,使呼兰河水溶解氧指数大量下降,导致鱼类呼吸困难出现死亡。

  “立法”防治松花江水污染

  对于呼兰河水受到肇兰新河污水污染,进而汇入松花江的问题。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松花江治污是一项系统工程。

  该负责人介绍,2009年5月1日,《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涉及黑龙江省松花江全流域的监督管理、跨界协同管理、污染预防和治理及饮用水水源保护等方面。《条例》强化了政府的监管职能,提出最高可罚款50万元的行政处罚权。

  据了解,黑龙江省目前采取“一河一策”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对污染较重的阿什河、呼兰河、安邦河、鹤立河等试行“河长制”,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以此实现上下游同治,促进流域整体水质的改善。

  水体富营养化(简称富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未加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有机垃圾和家畜家禽粪便以及农施化肥,大量进入湖泊、河口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则叫做赤潮或红潮。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