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温差60℃蹦极记者体验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3日06:46  南京晨报

  昨天的气温让人窒息,出门都是一种煎熬。长江大桥上气温达到42℃,很多市民直喊受不了。其实,这还远远不是极限,一些工作场所温度更惊人,记者为此走访了垃圾填埋场等几个场地,以独特的视角寻找这个酷暑里特殊的群体。

  垃圾填埋场:臭味在湿热的空气中弥漫

  远望:垃圾成山苍蝇成群

  过长江大桥,从泰山新村大转盘左转,记者在车上看到,一辆辆满载垃圾的运输车从岔路口进入树木葱茏的浦口区黄姚村。一下车问路,刺鼻的臭味就钻进车里,同时还进来几个苍蝇。在经过渗滤液预处理池时,恶臭扑面,水的颜色已经分不清是红是黑。沿着蜿蜒的山间公路行驶两公里左右,终于到了一座壮观的垃圾场,这就是南京市天井洼有机废弃物处理场的作业区。

  刚下车,一股刺鼻的恶臭味就钻进鼻子,让人作呕。隔着百米之遥,远处的推土机正在工作,在垃圾场中间有十余个拾荒者埋身于垃圾堆中,在没有任何护具的情况下头也不抬地扒拣。

  靠近:漫天的臭味扑面而来

  下车前,虽然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忍住呼吸,用衣服遮挡一下。总不至于真吐出来吧。”但实际情况却更残酷,刚走了两步,记者才发现刺鼻的臭味是躲也躲不掉的。即便用衣服挡住,臭味还是无孔不入地进入鼻子,时间稍长,衣服的味道渐渐与周围“同化”了。

  越往里走,臭味就越发浓烈,在一堆堆“新鲜”的垃圾面前,记者好几次要呕吐出来。垃圾场刘场长安慰道:“没关系,第一次来都这样。这里味道太重了,我天天都要在这里工作几个小时,即便如此,每次一到现场还是忍不住作呕。”话虽如此,但看到前方的工人正辛勤地工作,记者便顾不得自怨自怜,大踏步向前走,虽然中途不乏作呕的情况,但都被成功地压制住。记者疑惑道:“好像味道不像刚开始那么重了,为什么?”刘场长解释道:“那是因为你适应了。”可是一旦放下防备,准备一览大好风光时,作呕的感觉又一阵阵袭来,原来“味觉适应了,但视角的适应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刘场长解释道。

  40℃?这只是“起步价”

  既然是高温体验,那么首先要关注的就是温度了。昨天的天气预报南京最高温度是36摄氏度。在填埋场上,记者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温度计,发现上面显示的刻度已经达到了40摄氏度。天空中骄阳毫无保留地倾泻到记者身上,没有一点树阴甚至是云彩遮阴。

  在场上站了不一会儿,记者已经是满头大汗,脚底下更像是踩着一块发烫的铁板。用温度计一测,已经超过了45摄氏度。

  可是45℃的气温还远远不是这里的极限。填埋场上有一辆大型的推土机,它的任务就是将一座座高高的垃圾山推平、碾实。在它的驾驶室里,气温超过了50摄氏度。他前面的引擎盖上,温度计更是瞬间就越过了60℃的大关,一直冲到顶头。推土机的驾驶员就要在这样的驾驶室中完成一天的工作。

  “踢踏舞”也赶不走苍蝇群

  刚到垃圾填埋场时,一辆环卫卡车刚好开到。在工作人员指定了相应的倾倒位置以后,环卫卡车上的司机却忽然做了一个奇怪的动作。他用手在车窗上迅速画了两下,接着又连续不断地地拍打着面颊。

  “他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难道说那个位置不行?”记者问身边的工作人员。“什么动作啊,那是在赶苍蝇。”说完,便哈哈笑了起来。他告诉记者,这个季节在垃圾场,苍蝇是最多的生物,多到永远也赶不走。听到这话,记者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位工作人员的身上,果然有大大小小十几苍蝇在欢快地爬来爬去,而他全然没有感觉。

  不过,记者毕竟算是个新人,还做不到如此淡定。站了没有五分钟,便跳起了“踢踏舞”。“踢踏舞”跳了一阵,记者也有些吃不消。这下终于理解了在这里工作的人为何要“以不变应万变”了。通讯员唐澄记者史遥黄敏

  制冰厂:一门之隔就有60℃的温差

  炎热气候下凉快地方自然受到市民的青睐,但并不是所有凉快地方都是让人感到舒服,例如制冰厂。

  昨天下午4点多钟,记者赶到了位于雨花台区的南京天发制冰厂。到达制冰厂存冰冷库需要在炽热的水泥地上走2分多钟,在一路没有任何遮阴的情况下,还没到冷库大门记者的上衣就已经因汗水贴在了身上。“你们先在门口待几十秒钟吧,一会让你们感受下什么叫冰火两重天。”制冰厂的李师傅和记者开起了玩笑。在大门前等了5分钟后,记者发现之前放在地上的温度计已经到了42摄氏度。“这边多少还有些冷气透出来,你去那边试试。”李师傅指了指冷库另一头暴露在太阳下的水泥地。又一个5分钟过去了,当记者在拿起温度计时,已经到了50摄氏度的位置,这个温度已经可以用来煎鸡蛋了。

  “哇,凉快!”在进入冰库的一瞬间,大家不约而同发出了一致的声音,但不到20秒钟,一身短打行头的记者就已经扛不住了。“不行,这温度太低了。”另一位记者因为要观察冰库内温度计的变化逗留的时间相对较长。即便是长衣长裤,约莫2分钟后出来浑身打着冷战,嘴里还不住地说:“哎呀,太冷了!太冷了!”而手中的温度计已经降到了0摄氏度,李师傅告诉记者,冰库此时的正常温度应该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

  就在这时,附近电子厂的工人们开着汽车到冰厂买冰,一下子买走了4块。“厂房大,用不起来空调,这天热得让人受不了,不用冰降温工人们都工作不下去了。”一位工人刚说完,冰厂刚才还穿着短裤短袖的师傅出场了。脚上的凉鞋换成了拖鞋、短裤换成了厚长裤、上身还套上了厚棉袄。“别看时间短就认为无所谓,因为要频繁进出,防护稍做不到位时间一长就会落下病根。”用铁钳夹出一个大冰块的师傅告诉记者,其实他膝盖上还套了护膝。

  “我们一天满负荷制冰也就400块,今天一天就卖了430块,要不是之前有部分存货,已经不够销了。”在和记者聊天的时候,这位负责人接到了一个要求10天连续供应200块冰砖的电话。面对送上门的买卖,负责人却拒绝了,表示最多只卖100块。“天热大家都不好受,都卖一家了,其他人就买不着,大家都要互相体谅着点。”

  作者:陈彦/来源:南京晨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