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1/3网友在网上发表过批评性言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5日02:21  现代快报

  

1/3网友在网上发表过批评性言论?
竹立家

  哲学博士,著名公共行政学专家,现为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著有《悄悄的革命》、《文化与超越》、《道德价值论》、《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国外组织理论精选》等。

  核心提示:不久前,美国尼尔森发布了一份亚太各国网民的用户习惯报告,称在整个亚太地区,中国网民最喜欢发布负面产品评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对于尼尔森的这一调查结果,41.3%的中国网民明确“认同”,41.9%的网友认为批评性言论更有价值。

  据《中国青年报》8月4日报道,不久前,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报告指出,在整个亚太地区,中国网民最喜欢在网络上发表与产品相关的负面评论。约有62%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而全球网民的这一比例则为41%。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进行的调查显示(11928人参与),对于尼尔森的这一调查结果,41.3%的中国网民明确表示“认同”,也有29.4%的人“不认同”,29.3%的人感觉“不好说”。

  调查中,33.6%的人表示在网络上发表过批评性言论。40.4%的人认为如今网络上的负面评论多于正面评论,仅18%的人觉得“正面评论更多”,另有33%的人觉得两类评论所占比例“差不多”。

  “互联网是负面舆论或口碑的放大器。”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副所长李未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互联网是负面舆情的易发地,正面信息在海量信息中很容易被淹没。

  “‘批评’不代表是负面言论,部分所谓‘负面评论’,其实也是一种财富。”李未柠说,对产品缺点进行批评,能为市场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对教育问题进行批评,能促进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这岂不是好事?

  李未柠告诉记者,今年1~7月,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通过对500多个社会热点进行分析后发现,如今网民的评论并非只是一种消极宣泄,更多人的评论开始趋于理性,很多人提出不少建设性的意见。

  调查显示,41.9%的人认为,批评性言论更有价值;35.6%的人表示,负面评论多,表明中国网民的维权意识增强。

  此外,49%的人表示,网民喜欢发表批评性言论,是因为有利于维护权益,惩恶扬善;22.8%的人表示,部分负面评论有利于促进社会健康运行。

  网民在网络上发表和分享负面信息,64.3%的人认为原因是“网络适合发泄情绪”;59.5%的人表示是“网络之外的现实渠道不通畅”。

  45.5%的人觉得,网上很多评论不客观,是冲动言论;37.8%的人指出,大量不真实的评论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后果。

  现代快报:这么大比例的网友“喜欢负面评论”,您觉得深层次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在参与评论包括跟帖问题上,怎么缺少了所谓的“建设性”氛围呢?很多人宁愿以“愤青”面目示人,而不愿“安静”说话。

  竹立家:现在,社会变化的幅度大、起伏大,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较多,大的社会环境、诚信度和权力的责任度不是太好。

  网友大多是年轻人,对一些社会问题形成了印象,产生了怨气、不满和焦虑,受负面信息的刺激特别大,也由此引起话题和反思,想在跟帖等行为中寻找消除社会问题的出路。

  现代快报: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

  竹立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反映了人的心境,心态变化速度快,社会变化快,心理变化也快,往往习惯性信仰未稳定就变化了。

  现代快报:超过四成的网民认为批评意见更有价值,这样的话有道理吗?

  竹立家:人们小的心理环境受到了冲击,预示着有更多的负面信息出来。这是部分社会环境、某些制度使然,要改变这么多网友喜欢负面评论的现象,就必须下大力气深化改革,消除这些现象背后的矛盾。社会发展有其规律性,消除一些现象必须从根源着手。从这个意义上说,批评话语提醒社会变革,不是件坏事。

  现代快报:有人认为,一个敢于批评、宽容批评的社会是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一个不惧批评、擅于纳言的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对网民较多的“负面评论”,要不要更多地包容?

  竹立家:从心理学来说,负面的刺激要大于正面的刺激。人们的心理结构来源于社会结构,不是包容或不包容的问题,而是要正确看待这种现象,看到这些现象所反映的矛盾,和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现代快报:跟帖成为一种非常热门的现象,很多网络媒体也喊出了“无跟帖不新闻”的口号,看起来很煽情,实际上却透着一种潮流。不过,网友的跟帖确实有很多是充满情绪化,甚至不是很客观公正的,这恐怕不光是没有深入了解事实,也有不够理性的原因。

  竹立家:任何一个网帖,只要引起共鸣,就证明不是偶然的现象,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也引不起这样的共鸣。发帖虽然是个人的行为,代表个人的看法,但是却往往具有普遍性。

  现代快报:但是现在跟帖也需要有一定的克制,比如前一阵“仇子明事件”中,有转帖人被抓。我们网民怎样更好地注意发言的合法性?

  竹立家:网络是一个自由世界,谁也控制不了,在信息传播透明化的状态下,不是每个人发网帖都能做到公正客观的,但是对这种情况仍然要宽容对待,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不构成社会危害,都应该允许。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发帖人,也要慎重作出决定。

  快报记者 刘方志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