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22年前那个“最热夏天”,高温热死411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5日02:21  现代快报

  

22年前那个“最热夏天”,高温热死411人
22年前那个“最热夏天”,高温热死411人
22年前那个“最热夏天”,高温热死411人

  截至昨天,南京已持续一周高温,这让不少市民想起了1988年夏天。那一年,罕见高温持续17天,没有空调等现代化降温设施,甚至连电扇都很稀缺,人们只能“硬扛”高温。南京城一下被高温夺走411条生命。

  专家说,1988年在历史上不算酷暑年,“热力”比不上1994年,最高温度也没有达到历史极值,但却成为20多年来公认的“最热”的一个夏季。因为,正是从这一年起,“中暑”成了人们常挂嘴边的一个词。

  7月4日~20日

  高温持续17天最高温度38.5℃中暑4500人

  重症411人

  死亡411人

  高温持续17天

  最高温度38.5℃

  中暑4500人

  重症411人

  死亡411人

  1988年夏天,报纸对高温天气的相关报道:《38℃高温下……》、《南京市政府部署救治工作》、《“火炉”城里战高温》

  资料摄影

  快报记者 施向辉

  那年夏天“热死”的人真多啊

  夏先生告诉记者,1988年夏天那真叫一个热,印象中从月头热到月尾。关键是那一年中暑的人太多了,后来的1994年、1998年虽然都挺热,但条件好了,中暑的人也没那么多。

  据专家介绍,1988年从7月4日到20日,高温整整持续了17天,其中最高温度达到了38.5℃。但1988年的高温还是很奇怪的,17天连续高温过后,天气就一直很凉爽。也正因为如此,1988年高温日只有17天,居然还不是酷暑年。实际上,这年热力还不及1994年,1994年南京的高温日达到了30个。

  现在,气象专家回顾1988年,都将那次高温酷暑形容为热浪。专家说,1978年和1988年是解放以来出现的两次最严重的大范围高温天气,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1988年,我国江南大部地区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热浪滚滚,7月份高温天气几乎持续了20多天。闽、浙、赣、湘、鄂、豫、苏、沪、皖、川东、黔东、陕南、粤、桂等地的日最高气温普遍达35℃~39℃,淮河及长江中下游不少地区的气温高达39℃,有的地区甚至超过41℃。

  据江苏省气象台统计,1988年、1994年、1995年及1998年四年中南京市区中暑病人达1万之多,其中重症近千人,重症中暑死亡率分别为30.2%、7.8%、6.1%、10.7%,60岁以上老年人重症死亡率占50%。可以看出,1988年,因中暑导致死亡的人数,在20多年里排第一位。据公开的资料显示,1988年,南京中暑人数达到了4500人,重症总数411人,死亡人数达到了411人。

  报纸说一天就“热倒”450人

  记者到图书馆查阅了1988年7月份的报纸,当时的《南京日报》就刊登了这么一条新闻,标题是《我市中暑人数超过4500人》,内容说,到18日为止,我市中暑人数已经超过4500人,仅17日一天,就有450人中暑,令人担忧的是,前些天中暑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而近两天,中暑病人中青壮年也有所增加。另外一些家住高层楼房顶楼的居民受不了高温蒸晒之苦,纷纷病倒,居民密集的城南地区,中暑人数明显增加。

  由于高温,那一年高考也颇受影响,1988年7月8日南京日报的头版刊登了《我市万余考生冒酷暑参加高考》。1988年7月7日,那一年南京市参加统一高考的有12449名考生,分布在全市23个考点,没有空调、甚至连电风扇都是稀缺产品,学校连夜清扫教室,准备酸梅汤、白开水,尽可能配置电风扇。“中华中学考点,工作人员大清早用三轮车拉回了大冰块,开考前送进了考场”。而对于特殊照顾的考生,只能是一台特供电风扇。文中写道“在雨花台中学,一位考生刚动过阑尾手术,刀口还没有拆线,学生和家长一再要求参加考试,学校专门调出一台风扇供他使用”。

  从1988年7月4日“出梅”以来,《新华日报》几乎每天都有关于高温的报道。那时报纸版面很少很金贵,但在7月13日用了两个版面,报纸一半内容都在报道7月高温。当中就提到“在灼人的阳光下,(公交车)驾驶室内的气温高达60℃”。

  7月中旬这段时间,还有多家报纸的国内版面报道了江苏的旱情,“出梅以来,高淳县只下了30毫米的雨,是全省降雨最少的地区,5600户人家饮水都遭遇到了困难。”

  十年后,专家推出中暑指数

  正由于那一年中暑之多,引起卫生部门的重视。10年后,根据1988年等热夏年气象资料,1998年南京市卫生局和气象局联合推出了气象中暑指数,从那以后,重症中暑、轻度中暑、先兆中暑也逐渐被人们耳熟能详。

  专家说,他们后来将1998年、1988年两年气象资料对比,高温程度和时间差不多,但重症中暑人数相差甚远,1998年重症中暑的人只有232人、死亡24人,专家说,一方面是由于生活改善降温设备增多的原因,但是中暑指数预报及时和宣传得力,以及人们的防范意识增强也是一方面原因。到了2010年,虽然持续了一周的高温,中暑的人也有不少,但死亡的人数再也不会像1988年那么多了。

  快报记者 孙羽霖 刘峻

  最忙的人·1988年

  [医生护士]

  高温期间,医院无奈“关刀”

  一天来了40个重症中暑

  “那一年的夏天仿佛就在昨天,中暑的病人那叫一个多。”昨天,鼓楼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沈红回忆,1988年,她还是急诊科的一名护士,那些抢救场景历历在目。

  沈红告诉记者,那一年,从月初热到月中旬,每天晚上,都能看到满天的星星,预示着第二天是个大晴天。持续高温可真把南京人热坏了,最多的时候,一天能送进来40多个重症中暑患者,送来的患者,大多数已经昏迷,而且抽搐,口吐白沫,让人看着很是着急。从人群来说,多是老人和建筑工人,那个时候家庭条件都不怎么好,电风扇还没有普及,空调更是稀罕之物。年轻人上班后,老人独自一人在家,也不太知道中暑知识,不怎么喝水,儿女回来后,发现老人已经不行了,有的还没有送到医院就死亡了。很多中暑都属这一类。那个时候交通也不是很发达,很多中暑病人来医院,都是担架抬着来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抢救室里,到处都是中暑病人,有的担架抬进来后,大小便已经失禁,人昏迷不醒,医生跪在地上实施抢救,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

  最着急的是降低室温

  那个时候,鼓楼医院算是南京医疗条件最好的医院之一了,而且是在城区,因此中暑病人都往那里送,但是20多年前,医院硬件条件比较简陋,“现在已经看不到老急诊大楼了,当年急诊楼的屋顶就是石棉瓦,冬冷夏热,冬天输液室的很多病人都要盖被子挂水,而到了夏天像是个大蒸笼,那时候只有电风扇,没有空调,为了降温,每年高温时,都要在医院自己的冷库制作冰块,提供给科室使用。”但即使这样,冰块仍“僧多粥少”,室内温度仍然非常高,一天班上下来,医生要出好几身的汗水。病人也吃不消,因此高温期间,医院都是“关刀”,也就是说除了急救手术外,一般的手术都得停了。

  1988年高温来到时,医生最着急的就是室温,一般中暑病房要求室温在18℃~22℃,这样的温度才有利于抢救病人,但当时无论怎么降温,室内仍然是热烘烘的,加上人多,抢救室的气温一直让医生很着急。最后市政府的领导过来,看到这样的情况后,特批了三四台空调,才解决了大难题。“那个时候空调只有窗机,尽管比现在落后了很多,但还是很管用的。”

  最紧急时用自来水降温

  1988年,由于中暑病人太多了,空调还没有运到时,室温非常高,如何让病人体温降下来,真是让医生大伤脑筋,除了覆盖冰块外,最紧急的时候,用自来水冲洗患者表面皮肤,然后再做进一步的处理。“现在想来都有点不可思议,但科技就是这么发展的,现在的抢救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与20年前的中暑急救相比,现在的急救水平已经很高了。沈红告诉记者,如今中暑后,有120急救车运送到医院绿色通道,专家会用小冰袋覆盖在中暑患者的腋下等部位,帮助降温,同时,医生会给病人输4℃的盐水,保证体液正常。如果病人高烧不退,还给患者戴上“冰帽”,防止大脑受损,如果病人出现呼吸困难,还时刻监测生命体征,随时插管抢救。

  [殡葬工]

  出一趟车要接运4具遗体

  当年最忙碌的还有殡葬工人。“我记得很清楚,1988年的夏天真的很难熬,38℃的高温持续了十几天,让人吃不消啊!”1987年,张鲁平加入南京市殡仪馆接运组,正式成为一名灵车驾驶员,不管严冬酷暑,刮风下雨,或者是白天黑夜,一个电话,他就出发了,开着披挂着黑纱、播放着哀乐的灵车,到医院太平间、死者家中或者是不知名的荒郊野外,把遗体“请过来”,就是他的工作。

  张鲁平回忆说,1988年的夏天,中暑猝死的不少,尤其是老年人,每天他们接运组都要出去接40多具遗体。当时火化炉也没这么先进,真是有点措手不及啊。“那个时候,接运遗体的车辆是沈阳等地产的面包车,没有空调,驾驶室的温度简直有60℃,人都快晕过去了,别说接运遗体了。哪像现在每台接运小车里都有空调了。”张鲁平说,按照常规,出一趟车只接一具遗体,但是因为突然去世的人多,他们接运组忙不过来,最后是出一次车接4具遗体回来,接运车就没有歇下来的时候,他们接运组也是24小时待命,有时一天工作20多个小时。经常碰到中暑死亡的独居老人几天后才被人发现的情况,尸体装在车子里,会臭得让人受不了。回到单位后,就连衣服上也会有令人无法忍受的臭味。

  张鲁平说,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因中暑猝死的情况很少见,夏天倒成了他们的淡季。现在每天平均接运遗体量也就二三十具,11辆接运车(红旗、别克车)还有三四辆能空闲下来。

  通讯员 刘宁春

  快报记者 项凤华 刘峻

  专家亲历

  预报“高温结束”

  市民不敢相信

  20多年前的天气预报,可不像如今这样发达,但就是靠着手绘气象图,气象专家硬是提前24小时预报了高温结束。专家说,现在看来不怎么稀奇,但是在当时,那可真是向全市人民传递了一个好消息。

  江苏省气象台总工程师周曾奎今年已经76岁,当时是气象台副台长。他告诉记者,1988年的高温印象太深刻了,当时很多工厂已经停产,市民也苦苦期盼高温结束。据观测当月20日北方有冷空气南下,当时气象台就在考虑,是不是高温就结束了呢?但是根据气候规律,一般7月中下旬,北方冷空气虽然南下,但不一定就能到达南京。专家会商时,也有人坚持不同的意见,认为高温还要持续。但最后综合考虑,还是报告21日高温结束。许多市民看到20日报纸后,还不敢相信,而且拿到报纸的时候,天空万里无云。结果,20日下午3点多的时候,雷雨出现,气温一下就下来了,高温结束。快报记者 刘峻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