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官员难道就不能有“杰出贡献”?

  □鲁宁 上海 资深评论员

  曹书记作为一名基层官员,只要其工作业绩足够过硬,同时符合评选组织方设定的参评条件,其参评资格应该不成问题。

  网上网下,除去针对曹良柱个人和当下干部队伍的偏激声音,反对曹参评的理由不外乎:官员造福一方乃法定职责,曹没资格沾这份奖项的光;官员群体受纳税人供养,承担公共管理与服务做好了应该,做不好还该严厉问责;好事不能都让官员们独占。

  上述理由言之凿凿,看似公允却难掩其内在的逻辑漏洞。现实中,基层官员既是承担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具体行为人,更系担当着为辖区民众谋福祉的领头羊。领头羊终究也是“羊”,为何民众的领头羊就必须被剥夺其成为一头“羊”的资格?这在逻辑上说不通。

  现实中,官员也是民众之一员,其身份差异主要体现于社会分工差异,绝非“治人”与“被人治”的差异。若将官民作人为分割划线,无异于在本已存在且成因复杂的官民裂痕中打入新的楔子。这与官民共建社会和谐的历史大趋势是直接相悖的。

  所以,无论于逻辑关系、国家政制还是化解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曹书记作为一名基层官员,只要其工作业绩足够过硬,同时符合评选组织方设定的参评条件,其参评资格应该不成问题。

  然而,部分反对曹参评的声音也当引起评选组织方的应有重视。作为参评组织方背后的政府,更当清醒把脉和正视夹带在反对意见背后若隐若现的,习惯于情绪化表达且日趋“泛化”的仇官心态的持续蔓延。无论是政府、社会各界乃至普通民众,只要具备基本的政治洞察力,掌握辩证看待和评估社会现象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都不能不承认,听任仇官心态继续蔓延发酵,它将成为官民共建和谐社会最具杀伤力的“敌人”。

  仇官心态作为客观存在,从历史进程角度加以考量,与国家和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有关。转型的本质是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再造”;仇官作为可怕的社会思潮,其直接诱因在于利益分配的失序和失衡,其本质成因则在于发展与改革长期脱节所导致的一系列制度约束的滞后所必然带来的社会心态的整体性失衡。

  解铃要靠系铃人,政府是解铃的主角,媒体则是解铃必需的公共话语媒介。上月28日,成都商报发表反对曹书记参评的群众来信可谓非常必要,同时就此连续组织公众讨论,引导广大读者就如何化解社会仇官心态各抒己见,推动政府从各个方面加快解铃努力,这非常好。如是,“曹良柱事件”就多了一层本真的社会价值。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