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打工者子女的暑假生活

  

打工者子女的暑假生活
院子里的小孩们在一起玩游戏
打工者子女的暑假生活
父母不在家,三姐弟相互照顾
打工者子女的暑假生活
孩子们一起学习
打工者子女的暑假生活
陈星为弟弟妹妹打扇

  2008年,我省农民工子女在父母务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在校学生已达33.4万人。在学期内,他们同其他学龄孩子一样在校就读,但一到假期,当城里同龄的孩子们忙着参加各类培训班、夏令营时,这些外来打工者子女的尴尬就凸显出来了。

  由于没有经济条件或其他原因,这些孩子不能参加各种培训班、夏令营,甚至游乐园、公园、快餐店都很难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似乎无法真正融入这个城市的生活。

  院坝大床成三姐弟的“游乐场”

  8月3日,成都市第57实验学校外(该校是专门招收民工子女的学校),11岁的陈星对身后的弟弟指了指学校铁门内的一栋灰白色的房子说:“那就是我的教室,暑假一放完,你也可以进去读书了。”

  这所学校是专门为他们这样的娃娃开设的。4年前,陈星从老家宜宾长宁县被接到成都来,第一次走进教室时,惊得她张大了嘴巴,她没想到一个教室居然坐着60多名同学。同学都来自农村,父母都是进城务工者,这让陈星很快融入进去。

  南三环路川藏立交附近一个年代久远的小区里,2栋1单元3楼2号,是陈星的爸爸用每月500元的价格租下的。50平方米的面积,一架大铁床占去了不少空间,虽然这张床是陈星和7岁的妹妹、6岁的弟弟共同拥有的,但它足以让陈星感到骄傲,因为在班里的同学中,她家的床是最大的。

  在漫长的暑假里,小区内的小院坝和家里的大床变成陈家三姐弟的“游乐场”。

  爸妈打工挣钱三姐弟相互照顾

  离家不远的一家小工厂里,正埋头干活的杨大姐是三姐弟的妈妈。虽然只是临时帮工,但她仍抽不出时间回家看一眼娃娃。

  10多年前,杨大姐和丈夫就开始在机投镇附近打工,3名儿女先后出生让这个家庭开始拮据起来。3年前,为让全家过得更好,丈夫去了100多公里外的城市工作,那里的收入要高些。

  本来打算全家也跟过去,但丈夫听说娃娃转学多了不好,而且对他们一家人来说,“在哪里都是外地”,于是,一家人便开始了聚少离多的生活。尽管老公一再叮嘱杨大姐只管在家带孩子,但面对一天天增长的开销,再看到日渐削瘦的老公,杨大姐还是背着老公找了份临时工作,多少可以补贴些家用。

  每天杨大姐早上刚一出门,陈星就立刻变成了大人,招呼着妹妹、弟弟起床、洗漱。中午她把冰箱里妈妈头一天已做好的饭菜拿出来热一热再吃,然后洗碗、写作业。睡午觉到下午,等屋外的太阳变得不那么毒辣时,三姐弟开始在院子里呼朋唤友玩耍。

  院子里住的孩子很多,姐弟都有各自的朋友,但陈星姐弟觉得,只有住在3单元的小丽才算自己真正的朋友。小丽和陈星姐弟一样,是这个院子里的少数,因为除他们外的其他孩子都是城里的。

  太阳要落山的时候,玩累了回到家,三姐弟在那张大铁床上打闹一番,等妈妈回家做饭,等着等着就睡着了。华西都市报记者刘亮摄影报道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