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媒体关心是好事但切勿炒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2日02:31  现代快报

  

媒体关心是好事但切勿炒作
语文教材文本的每次变动,都会引发轩然大波 CFP

  回顾我国基础教育的历史,不得不承认,语文课本需要承载的东西太多:千秋家国梦、人性真善美,熏陶、教诲、感化,缺一不可。某个篇目的存废、某位作家的取舍,“语文”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扬州大学教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委徐林祥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媒体关心是好事,但别炒作。

  “去政治化”,媒体的炒作

  柒周刊:苏教版收入了一些当代作家的作品,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

  徐林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必修部分收入了韩少功的《我心归去》和周国平的《直面苦难》。这两篇均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新增的篇目。其中: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收入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漂泊的旅人”板块,文章描写作者出访国外时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和由此引出的思考。周国平《直面苦难》收入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苦难中的尊严”板块,文章围绕怎样面对逆境的话题,肯定了逆境的价值。这两篇文章对于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有帮助的。前文寓哲理性思考于富有抒情色彩的意象,后文则以诗一般跳跃的语言和具象化的语句直接表达思考的结果,这两篇文章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也是有益的。

  柒周刊:作为一份最广泛使用的教材,人教版收入了曾被鲁迅骂过的梁实秋的作品,有看法认为这是释放了“去政治化”的信号,您怎么看?

  徐林祥:这似乎是一个不是新闻的新闻。媒体报道“梁实秋作品进入中学教材”,是指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选用了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该教材自2004年5月由人教社出版,并从2004年秋季开始在部分实施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使用,至今已有五个年头。

  教材选什么文章作为课文,要根据课程目标来定,叶圣陶先生就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当然,教材的选文也涉及到编者的眼光。同样是高中新课程语文教材,不同版本的编者可以不约而同地选用某一篇文章,例如,人教版和苏教版都选用了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也可以有选文的差异,比如,人教版选了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其余几种版本就都没有选。所谓人教版收入了梁实秋的作品是释放了“去政治化”的信号,我以为,这不过是媒体的炒作。

  柒周刊:后经澄清,鲁迅作品并非是删除,而是将必修改为选修,总量并未减少。但也有声音对淡化鲁迅作品的这种方式表现出不满。

  徐林祥:鲁迅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鲁迅作品作为新的文化经典的地位也是不可动摇的。鲁迅至今仍然是入选语文教科书最多作品的一位作家。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必修教材五本共收录课文113篇,收入作品最多的是鲁迅和司马迁,各3篇,鲁迅作品为《祝福》、《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选修教材共16本,《鲁迅作品选读》是其中之一。现在很多声音对淡化鲁迅作品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也不能说与一些媒体不符合实际的误导无关。

  六十年修订史:从“双基”到“三维”

  柒周刊:您怎么看60年来中学语文教材的修订史,或者演变史?

  徐林祥:“语文”作为教材名称,始于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出版的一套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本》。这套教材的《编辑大意》指出:“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因此,这套课本不再用‘国文’或‘国语’的旧名称,改称‘语文课本’。”

  六十年中学语文教材发展史,可以分为前后两个三十年。前三十年又可分为五个时期:建国初期的语文教材是在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编审的《中等国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提倡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五十年代中期,推行汉语、文学分科试验,初中分《汉语》、《文学》,高中只有《文学》(当时设想初中三年完成汉语的教学任务);五十年代后期,受大跃进和政治运动的影响走了弯路;六十年代前期,教材重视工具性,注重“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文革”时期,又受政治运动的影响,走了一段弯路。后三十年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前期是拨乱反正时期,重提工具性和“双基”;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末,提倡编审分开,一纲多本,教材逐步走向多元,注意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更是出现了多种与新课程相配套的,体现新课程精神,特别是注重人文熏陶的语文教材。总的说来,这六十年,语文教材由重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到重汉语、文学知识的传授,到注重“双基”,再到强调素质教育,直到体现新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虽说走了一些弯路,但总体上是在曲折中前行的。

  “语文知识”的问题还没解决

  柒周刊:您觉得现在语文教材还存在什么问题,哪些方面尚需改进?

  徐林祥:我曾说过,一套理想的中学语文教材,至少要具备这样两个条件:一是作为语文学科的教材,要能很好地体现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选文文质兼美、适合教学,安排符合学生学语文的规律,有助于学生养成热爱并规范使用祖国语言的习惯和能力;二是作为国家认可的教材,要能很好地体现国家意志、社会主流意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应该说,现行的人教版和苏教版在这些方面都是做得不错的。

  至于现行语文教材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觉得教材中的语文知识倒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张志公先生曾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指出,不重视知识教育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四大弊端之一。五四前后,特别是三十年代,语法修辞知识编入教科书,成为现代语文教育区别于古代语文教育走上科学化道路的重要标志。然而,从建国至二十世纪末,人们对“语文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一直没有科学的界定。虽然1962年上海江苏语文教育界对语文知识作了有益的探讨,将之概括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个方面,并得到全国语文教育界的普遍认可,被称之为“八字宪法”;但是从1978年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首次讲“语文知识”这一概念起,语文教学大纲关于“语文知识”的表述,要么是以“包括……等”的形式来说明,要么是在“教材内容”或“教学内容”部分列举出若干项来说明。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表述既未揭示概念的内涵,也不具备揭示概念外延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即“周延性”。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语文知识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从已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来看,惟独两份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内容标准”部分。一方面既有的语文知识系统,不能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要求,不能满足语文教学实际的需要;另一方面新的语文知识框架尚未重建。虽然近年来人们已经开始自觉地追问与反思语文知识到底指什么,以及语文知识到底包含哪些的问题,但至今为止,语文知识到底有哪些,特别是对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十分重要的语文程序性知识有哪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新闻链接

  近年语文教改风波和争议

  ●200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曾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入选,因小说中含有一些关于性的描写,引起家长的担忧。

  ●2004年,深圳市育才中学语文老师严凌君编写《青春读书课》中学生系列人文读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丛书中收录的崔健的歌曲《一无所有》、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书》杂志的编辑手记《请国人温习常识》等篇时,引起较大反响。

  ●2004年11月,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和金庸的《天龙八部》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传言已久的“金庸入选语文教材”被印证,引起激烈争议。

  ●2005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本(试验本)印有关于奥运冠军刘翔的照片及新闻特写。同年,罗大佑的歌曲《现象七十二变》被列入高教社新版《大学语文》诗歌篇。

  ●2007年8月,北京9区县语文教材中,鲁迅的《阿Q正传》、《药》、《记念刘和珍君》被撤下,而金庸的《雪山飞狐》则被编列在教学参考书单,由此引发“金庸将要取代鲁迅“的广泛争议。同时被剔除的还有《六国论》等近20篇传统古文篇章。

  微博调查

  你选谁的文章替代谁的文章

  假设课文调整征集民意,你会选谁的文章替代谁的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风鬼:反映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本精神的课文不能少,中国的教材绝不能成为无原则地传播西方价值观的工具,所以,用谁的课文或换谁的课文都可以,只要符合上面两条原则就行。

  @陶立夏 :我都不记得在教科书里读过多少名家的作品,最喜欢的是鲁迅。他的文章代表着一个重要的时代,比历史书还生动。如果可以,我希望增加点阿城、苏童的。

  @孟秋:可以加上塞林格的《献给爱斯美的故事》、海明威的《印第安营地》、马尔克斯的《巨翅老人》。

  @小号鲨鱼:对修改语文教材的看法:1、被删去的有好文章;2、新添加的也有好文章;4、教材不是唯一阅读范畴,更不是唯一的营养来源。那种觉得改了个教材便会让学生如何如何,或不再如何如何的观点,纯属杞人忧天。

  @船头草:叙事文比如杨绛给钱钟书《围城》写的那序,也可以选,教教小孩子怎么讲故事。

  □快报记者 陈曦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