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师节,谁给代课教师献花

  洪信良 本报特约评论员

  今年这个教师节,人们议论最多的是要不要给老师送礼,家长为难的是给老师送什么礼。只是,谁给那些已边缘化的代课教师献花呢?是否还记得那些被“清退”的代课教师?

  教师节前夕,一个“师道寻路——关注代课教师研讨会”在广州举行。广州的报纸上也有令人欣慰的消息:经过两次“代转公”培训考核,以及专门面向代课教师的招录考试,广东全省58660名代课教师中,有25849名被招录为公办教师,占总数的44%。该省欠发达地区仍在岗的近2万名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大多数已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普九”就是一项巨大的民生工程。由“扫盲”到“普九”,真是完成了一个历史性的跨越。但穷国办教育,教育资源自然捉襟见肘,在早早取缔“民办教师”后,仍有几十万“代课教师”一直遗留在偏远贫困地区,在无人肯去的角落,默默地为孩子们点亮知识的明灯,为“普九”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记得我初中时就读的农村中学,教我的有一小半是代课教师,大多是学校的教学骨干,比如就像我这么没理科脑子的,在化学代课老师调教下,中考化学考了99分。即便不是骨干教师,有些临时代一下课的,也“身怀绝技”,像一位代语文课的老先生,在课堂上“吟诵”白居易的《卖炭翁》,可叹那地道的吟诵现今已失传了,成了学生耳朵里一辈子的绝响。在知识贫乏的年代,在贫困落后的乡村,是这些代课老师尽心尽责,使得文化薪火相传。

  让代课教师退出历史舞台,至少得让他们走得有尊严。在广东“师道寻路——关注代课教师“活动中,记者遇到了广东雷州市南兴镇山尾村78岁的原代课教师苏华文,在过去的十年中,他四处奔波,希望讨回按47年教龄补偿给他的1.2万元辞退费,但直到现在依然未果。现在他贫病交加,只能用废弃的广告布做被套。一个育人无数的教师,就因为是“代”字辈的,晚景凄凉如此,让人心寒。

  “尊严”是要有物质作支撑的。代课教师与正式教师,就因为差了个“编制”,就同工不同酬,干一样的活,却只拿三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薪水。而教了十年二十年书,在其他职业方面的竞争力已弱化之后,一下子连书也没得教了,真把他们逼到了绝境。

  今年教师节,温总理特意到河北偏远的山村学校看望师生,他强调,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逐步形成激励机制,让广大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而广东2.5万名代课教师成功转正,占总数的44%。这两则消息合起来看,给代课教师以尊严,就是一种“激励机制”。“尊严”是献给农村教师最美丽的花。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