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五届拉萨国际半程马拉松挑战赛侧记(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2日17:23  中国新闻网
第五届拉萨国际半程马拉松挑战赛侧记(组图)
9月12日,选手们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第五届拉萨国际半程马拉松挑战赛侧记(组图)
9月12日,选手们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第五届拉萨国际半程马拉松挑战赛侧记(组图)
9月12日,选手们在比赛中。

第五届拉萨国际半程马拉松挑战赛侧记(组图)
9月12日,选手们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中新社拉萨9月12日电 题:用脚步丈量西藏的变迁

  ——第五届拉萨国际半程马拉松挑战赛侧记

  中新社记者 徐长安

  第五届拉萨国际半程马拉松挑战赛12日在布达拉宫广场前起跑,来自海内外的4641名运动员在海拔3600多米的圣城拉萨展开角逐。青海赛员苏伟以1小时12分36秒夺得男子半程赛第一名,西藏选手努增旺姆以1小时27分08秒夺得女子半程赛冠军,旦增罗布和央宗分获男子和女子5公里迷你马拉松冠军。

  比赛的名次虽然令选手们激动不已,但比赛的精彩之处却远超出比赛本身。

  银发族:挑战高原极限

  本届拉萨国际半程马拉松挑战赛人数超过往届,达到4641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只有13岁。

  12日清晨,早早来到布达拉宫广场起跑点的广西77岁的老先生孙天恩立刻开始了赛前热身。老人家银髯飘飘,成为媒体追捧对象。

  本届比赛是孙天恩第二次参加,他本人并不担心自己能否适应高原环境。“前几天我已经进行了试验跑,成绩还不错。”即便如此,对于能否在比赛日跑完全程,老人家还是相当谨慎,“现在还不敢说,我会力争到终点”。孙天恩并一再重申,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活百岁。

  相比而言,北京的王秀兰女士则充分体现了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王秀兰今年68岁,第一次到西藏,本人有跑步的习惯,进藏旅游时,闻听西藏撒下英雄帖,招募马拉松参与者,毅然报名。“我不知道自己行不行,争取跑下来吧。”

  参加当日比赛的“银发族”还有不少,他们或在赛道上相互鼓励,或落单慢跑,各得其乐。

  国际友人:坚持到最后

  第五届拉萨国际半程马拉松挑战赛参赛选手较上届增加不少,其中不乏国际友人。

  1965年出生的奥地利选手杰夫,曾经3次参加拉萨国际半程马拉松挑战赛,是这一赛事的铁杆“外援”。他是这次挑战赛中第一个到达终点的外国选手。

  “我现在的感觉就是非常累,但是我很享受这项运动。”杰夫说他是一个热爱并始终享受体育锻炼的人,而在西藏参加长跑竞技,有一种挑战极限的感觉,令他痴迷。

  为表彰杰夫,大赛组委会给杰夫颁发了特别贡献奖,并由西藏自治区副主席为其颁奖。

  当日赛事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国际友人亮相拉萨的舞台。在起跑前,布达拉宫广场上各种肤色、各种身形的外国友人比比皆是。美国人艾琳带着她的朋友们到拉萨旅游,闻讯也赶来参赛。“我经常来西藏,每年都来五六次,这次是坐火车上来的,大家身体能适应,没问题。”艾琳作为领队,对团员非常关心,“身体不舒服的就没让来。”艾琳用还算流利的中文不好意思地说,“我们也就只能跑个两三百米”。

  观察者:用脚步丈量西藏变迁

  12日上午的比赛,选手们按照大赛组委会设计的路线,途经布达拉宫、西藏博物馆、罗布林卡、拉鲁湿地、色拉寺,终点为西藏赛马场,沿途均是拉萨著名景点。本次比赛裁判长刘建华此前曾表示,今年比赛和往届相比,在线路上做了较大变动。

  选手们途径的这条线路既是拉萨的文化景点线,也是西藏社会变迁线。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曾经是旧西藏政教合一政权的建筑代表,而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供人参观;西藏博物馆建成于1999年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是当下西藏的文化地标;拉鲁湿地则见证着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步伐;色拉寺本月11日刚刚启动世纪大修。

  有鉴于此,在接近终点站赛马场的街道上,有细心的观察者打出醒目横幅,激励参赛选手。横幅说,这场比赛是“用脚步丈量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完)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