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60周年 金话筒 从普通工人到主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04:48  东方今报

  □今报记者 邱延波/文 沈翔/图

  各位听众,您现在“收听”的是,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建台60周年特别节目。

  当一个个美妙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波萦绕在耳边时,多少人如醉如痴。听众通过声音,感受悲喜人生,体味社会万象。很多人甚至节目结束时,仍然不愿关掉收音机,“曲终人未散,余音犹绕梁”。河南电台在60年风雨历程中,涌现了大量优秀人才,有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有全国“金话筒”奖获得者、全国优秀青年演播艺术家、全国“十佳”传音能手等杰出人才。他们,为中原父老奉献着天籁之音。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60周年金话筒

  “采访任长霞,曾让我无从下笔,无从开口;报道任长霞,曾让我一次次心潮起伏,泪流满面 …… 任 长霞,一个被百姓泪水浸泡着的名字……”

  ——常志霞

  ●饭桌上的新闻敏感

  “采访任长霞,曾让我无从下笔,无从开口;报道任长霞,曾让我一次次心潮起伏,泪流满面……任长霞,一个被百姓泪水浸泡着的名字……”河南电台新闻广播副总监常志霞回忆自己采写任常霞逝世的消息时,仍然充满感情。

  2004年4月15日晚,常志霞的一位外地朋友无意间透露了一个信息:他刚处理了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车祸事故现场。

  获悉任长霞殉职,常志霞凭多年养成的职业敏感,马上意识到,作为我省乃至全国公安系统的一个老典型,这是一个新闻。第二天一到编辑部,常志霞和同事就开始联系有关方面投入先期采访。“要写好任长霞的报道,困难重重。”常志霞说,任长霞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这样的一个典型人物,要做出有新意的报道使之成为精品难度更大。

  作为一名一心为民深受百姓爱戴的公安局长,任长霞任期内侦破大案要案1000多件,亲自受理3000多件百姓来访。仅中央电视台就分别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东方时空、半边天等栏目中多次报道她的事迹。对于这样一个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报道如果停留在一个先进典型概念化和先进事迹陈列的层面上,完全没有深度。

  为了让任长霞的报道成为精品,常志霞和同事们拼命采访和搜集素材。最终,从各种渠道采访到手的文字资料达上百万字、录音素材达七个多小时,还有记者在登封、郑州市公安部门细细看过的十几盘录像素材。

  ●跳出常规套路,写出女儿本色

  面对重重困扰,常志霞和同事们经过多次探讨,确定了如下思路:要突破、跳出典型报道的套路,打破惯常的模式。

  常志霞和同事们迅速投入新闻现场,挖掘出更深刻的内涵。文章以两条线展开,一条以任长霞在登封的工作历程和与百姓的感情为主线,另一条以任长霞与父母、丈夫、儿子的感情起伏为辅线,共同围绕着一个关键语:女儿本色,两者并行,相辅相成。报道的标题就叫《女儿本色》。

  常志霞说,这个题目就是想从看似平淡无奇的视角,去说一个荡气回肠的真情故事,忆一个壮美丰厚的人生故事。“要想让报道打动人,自己得先有真情实感。”常志霞说,在采访制作这期节目的日子里,她和同事们无数次被深深感动,常常热泪盈眶。

  常志霞和同事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女儿本色》获得了政府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等七项殊荣。

  常志霞从事新闻工作以来,采编稿件1万多篇,300多万字。共有139件次作品获奖,其中26篇获全国奖。这些作品,通过电波,像天籁之音,传进了中原大地的千家万户。

  ●一台收音机改变命运

  1988年,20岁的张军红被分配到郑州工程机械制造厂热处理车间做仪表维护员。平淡的日子只因办公室里一台旧的台式收音机的存在而变得有声有色。从小就喜欢写作、朗诵的她被广播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在广播的感染和熏陶之下,她聆听着里面美妙的声音,渴望着成为电波那端的人,让自己的声音也能通过电波传递给他人。

  为了实现梦想,她不断地学习,并开始在厂里的广播站工作。

  1994年的金秋,26岁的张军红顺利地通过了全省招聘,如愿以偿地踏入了河南电台的大门,命运从此改变。

  广播人的苦和累是不为外人所知的。为了听众拧开旋钮后那如期守候的一句亲切问候,他们迎着星光上路,伴着晨曦下班。

  张军红说,每当她感觉劳累的时候,一想到收音机旁热心的听众,一想到小村茅舍里盼闺女一样盼听自己说话的老大娘,所有的苦累和汗水都化作阵阵雾霭继而烟消云散……

  张军红家离单位有10公里,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坚持骑摩托车上下班。长期骑摩托车,让她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病。饱受病痛折磨的张军红,必须一年四季戴着护膝。因为这个原因,当别的女孩在夏日里穿起美丽的裙子时,张军红只能在心里想一下。她的衣柜里,早就没有了裙子。不仅如此,她还必须忍受阵阵钻心的疼痛。

  十几年来,她从未因疾病耽误一天工作,相反,乐观、爽朗的笑声却天天在电波中回荡,始终萦绕在听众耳旁,如天籁之音。

  ●细心耐心浇铸金话筒

  2005年,命运让张军红再次转身。由于工作安排,她将直面一个全新的业务领域——担任戏曲节目主持人。

  戏曲是集文学、音乐、舞蹈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门类,戏曲本身更是具备“兼容并蓄、博大精深、艺无止境”的特点。

  为了适应新工作,张军红每天在单位输入唱段资料,聆听南腔北调,体会流派区别;夜晚带着光盘回家,边看剧目边记录剧情;采访戏曲名家及专家学者更是她学习的大好机会,为了弄懂一个术语、一段唱腔,她拜采访对象为师,努力学习戏曲表演中的“手、眼、身、法、步”。

  几年来,张军红对采访到的数百位名家学者,留下了详尽的笔记。这些第一手采访资料,使她做起节目来更加得心应手。如今,张军红已经被业内人士和戏迷听众誉为“专家型主持人”。

  2006年,张军红获得“中国播音主持作品金话筒奖”。金话筒奖是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张军红的获奖,填补了十几年来河南省播音主持行业在该奖项上的空白,为河南电台赢得了荣誉。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