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水患”提醒大家关注地底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04:53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水患”提醒大家关注地底下

  天幕阴沉,过境台风“莫兰蒂”似乎余威尚在。9月11日清晨,杭州的一场强降雨,搅乱了萧山、滨江市民的清梦,尤其把新区滨江的一些小区灌成了泽国。(详见本报昨日2、3、4版)

  □本报首席评论员 王国荣

  一场暴雨致一个区“十路九断”,还伴发局部泥石流灾害,尽管滨江区相对整个杭州地区而言雨量特别大,但不能不说,也反映了城市基础设施对抗自然灾害的脆弱一面。

  不知人们有没有注意到,昨天杭州几张报纸上的那幅水灾新闻大照片——“滨江区伟业路与滨盛路交叉口成了一个孤岛”,十字路口三个方向的车道都是积水。积水最多,也就是沿江一带,那里是成排的高层楼房和密密麻麻的楼群,而滨盛路上沿路是水泥丛林,如此大规模的集中建设,想过没有,大地要承受多少“生命之重”?就生活排水一项,就够地下受的。

  我们只看到地面建设的繁荣,知道不知道地底下是什么状态?大片的地底下都是打桩后的一个个水泥墩子,被夯得坚实的土地早已没了“呼吸”,也就失去了吸水功能。而原先,有大量的田地、植被、河流、水塘,它们可以容纳、吸收、排泄大量天上降下来的雨水,现在这些“肾功能”早已衰竭了。

  当然,人类发展离不开建设,但是,不能光顾着造房子,忽视了地底下的网管设施建设,以至于那配套建设的、可怜的一点排涝等地下基础设施,根本抵御不了骤时的强降雨。当雨水无处排泄时,只能往地势低洼处流,只能向小区地下车库和住宅底层倒灌。

  在原有的土地吸水功能受阻的情况下,能承担起城市排泄的功能的就应该是大量的配套设施,完备的排水系统。作为一个新城区,滨江不但应该在城市面貌上领先一步,更应该在排水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上领先一步,显然,在这场大雨中,滨江区暴露出了它的不足。

  滨江区建设局局长、区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傅国庆的一番话,就是一个印证:“正因为是新区,所以新开建的工程也比较多,这也是导致这次积水的一个原因。”新开建的工程虽然多,但是地下管网可以早一步建设到位;如果工地泥沙容易造成淤积,那么日常的管理、及时地疏通就显得非常重要。

  “水患”虽然有天灾的因素在内,但是,面对一次次大自然的“报复”,人类不能不反思自己的过错。为什么一次强降雨可以使一个地区成泽国?像之前广州的那次“水患”,像每次大雨后都严重积水的某些铁路桥涵洞。这些“水患”的背后,其实很难说不是开发建设“顾上不顾下”、“顾脸不顾腚”留下的后遗症。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