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快报以另一种姿态救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2日03:03  现代快报

  

快报以另一种姿态救灾
记者

  郑春平

快报以另一种姿态救灾
记者

  赵守诚

快报以另一种姿态救灾
记者

  顾元森

快报以另一种姿态救灾
记者

  赵杰

快报以另一种姿态救灾
记者

  泱波

快报以另一种姿态救灾
7月28日,南京爆燃事故现场 快报记者 赵杰 摄

  7·28,快报发出最强音

  面对南京突发的惊天爆燃,面对同城媒体的集体失语,我们用对新闻的热情和理想,用我们对职业道德的坚守和执着,用我们的智慧,再一次发出了只有快报才能发出的声音。网上读者的热帖,报摊上快报的脱销,是对我们最好的评价。

  @现代快报

  @ 22岁的贾小姐也是在公交车上受伤的,破碎的玻璃将她身上多处划伤。她跌跌撞撞地从车子后门下来,想去医院却拦不到车。她只能徒步往迈皋桥方向走去。这时一个骑电动车的中年女子经过这里,连忙招呼她,“姑娘,来坐我的车!”有了这位阿姨相助,她免去原本至少走十几分钟的艰辛路程。一路上由于颠簸,她还忍不住呻吟,阿姨一边尽量骑稳,一边给她打气安慰,让她坚强一点,放松一点。

  @ 中北公司出租车驾驶员徐昌海一次救出了两名伤者。早上10点10分他正好带客人到迈化路附近,正准备掉头走的时候,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大呼救命,回头一看,是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满身是血,胳膊无力地耷落在身边,扶着他走路的是个20来岁的小伙子,头上脸上也是血迹斑斑。徐昌海二话没说,扶他们上车,发动车子,仅仅用了10分钟就开到了迈皋桥医院,送他们进了急诊室,才匆匆离开。

  @血库告急!得到消息的市民纷纷赶至各献血点和血液中心捐献血液,甚至不符合献血年龄的十几岁的孩子和六十几岁的老人都积极要求参加。昨天,省血液中心和市血液中心共接到1100多人献血,累计献血量35万毫升左右,血液中心工作人员说,这是自汶川地震以来,出现的又一个献血高峰。

  转发 | 收藏 | 评论

  我就是何源:看来还是《现代快报》最有勇气。

  张东生:除了现代快报,其他都很无语。

  红楼386:向《现代快报》致敬!

  吕岚V:想起“9·11”那年中青报的头版设计,堪称经典!

  杨锦麟:呵呵,多半属于王顾左右而言他,现代快报的版面,估计今天的销量不错。

  江苏省新闻出版局阅评员:现代快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做好舆论引导,既宣传救灾过程中的亮点,也批评事故直接肇事者,更指出施工安全管理缺失的主要原因,为事故的处置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快报社评:南京的“7·28”,我们感动地看到,一种“大救援精神”不请自到,惊天泣地,压趴了那狰狞的黑烟,降伏了那腾腾的火焰。这精神,穿越万木葱茏的紫金山,进入石头城的每一缕阳光,每一丝微风,给创痛中的人们洒下慰藉。

  微直播:爆炸物在面前飞过

  那日的惊天巨响,在我脑海中冲击出最强烈的三个字:去现场!熊熊火光中爆炸声接二连三,奔跑的人们满脸惊悚,有的伤者一路流着鲜血。然而,我在感叹灾难破坏力的同时,更接连感受到爱心的博大与力量:无偿救助伤者的车主们,烈日下长长的献血队伍……灾难面前,我是亲历者、记录者;大爱涌动南京,我是一名感恩的见证者。

  突发爆燃,考验南京,也考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面对几十层楼高的熊熊烈焰和滚滚浓烟,面对层层封锁的警戒线,我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冲到第一现场,把所见所闻、把事件真相公布于众。虽然7·28这天的午饭晚饭均是面包加矿泉水,但我通过了记者职业生涯的这次大考。

  爆炸当天,我来到了爆炸点中心区域,现场满目疮痍,泄漏点大火仍未扑灭,路边到处都是被炸毁的车辆和门面房,消防、武警、公安、急救部门展开抢险和救助……奔波在现场和医院,我顾不得浑身汗水湿透,获得了第一手采访资料。

  那天,当我踩着碎玻璃迅速进入爆炸现场时,眼前的景象如同战场,刺鼻的气味让人喉咙发干发痒,面部被烘烤得越来越热,还不时有爆炸物在面前飞过……现在回忆当时在现场采访的场景,还心有余悸,若再次面对灾难突发时,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冲在第一线。

  当我顺着冲天而起的滚滚浓烟以几乎从没有过的速度冲进警戒线,一步一步靠近现场、举起相机,站在满地的瓦砾上,充满取景框的是不断燃烧着的熊熊火焰,16毫米广角镜头根本装不下整个现场,这一刻,惊呆了,却丝毫没有退缩,只想离现场近点,再近点……

  #新闻链接#

  #1月5日 大丰儿童血铅中毒#

  这不关你的事,我们会处理好。

  ——对于企业当初选址时提出靠居民区太近的担忧,当地一位招商官员这样回答

  #3月23日 南平血案#

  我不明白记者为什么总要将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大陆人说得如此“坚强”,好像无论是发生大地震,发生特大事故,发生群体性事件,他们都能平静如水。或许在记者看来,这是在歌颂中国人,而在我看来,这是在贬低中国人,表面上在夸中国人坚强,实际上在说中国人麻木。

  ——中青报冰点时评

  #7月12日 南京大雨问责#

  花神大道雨水积压,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和生产秩序,除天气等客观因素外,相关责任单位和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

  ——南京对雨花台区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通报问责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