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最臃肿收费站”为何由网友来发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8日02:35  现代快报

  据《钱江晚报》10月27日报道,浙江温州苍南县灵龙公路收费站,近日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臃肿收费站”。因为这个小小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竟然有职工113人,其中事业编制68人,还向其他企业借用了45人。

  网民们总能发现一些令人惊诧的事情,比如局长的烟和表,市长的年龄和论文,以及书记县长的伞谁来撑、剧协主席的泪为何流。如今,则又爆出了网友发现“史上最臃肿收费站”的新闻,我们在感叹网友们敏锐、敢言的同时,不得不对一些机构及其人员说——你们究竟是神经麻木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还是已经人情练达到了宁肯憋死也不说话的境界?

  发现“史上最臃肿收费站”,没有任何技术难度,因为收费站的资料明晃晃登在苍南县政府的网站上。就算当地官员都不上网,或者是上了网也善于假装看不到,很多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收费站“一年的效益一千万,工资却要三四百万”,管钱的机构绕不过这个问题;收费站“有个点撤了6年,人却动不了”,管人的机构不能说自己不清楚;收费站员工有没有领导的亲属,站长说“一个没有我不敢保证……”,管纪律查歪风的机构总应该“关心”一下吧……可“史上最臃肿收费站”的最终“被发现”,居然还是归功于网民。

  网友的监督也是监督,但外部监督不能也不应该取代正常的内部监督。在内部监督滞后乃至缺位的时候,外部监督尽管也能起到提醒、纠偏的作用,但发现问题会更晚,解决问题会更难,损失会更重。但现在,外部监督总是显得更能发现问题,造成这一局面的关键,与其说是外部监督的发达,倒不如说是内部监督实在不争气,“网络反腐热”就是这一状况的最好说明。

  那么,在“最臃肿收费站”事件中,负责监管的机构和人员有责任吗?我感觉有,但事实上,却从来都是没有。(李辉)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