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骗子是内行,文博单位要当心

  昨日,省文物局给本报记者发来一则“紧急警示”: 近日,我局接获省内不少文博单位报告,有人冒充省文物局主要领导在系统内进行诈骗活动,案主手机号码13867179506,另有冒充省文物局文物考古与保护处杨姓工作人员(手机号码13738196371)共同谋案。我局特紧急向全省文物系统各单位提出警示:要求切实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如有要求与通话人见面时,请求助当地公安机关配合,协同破案。

  记者昨日急忙赶往省文物局了解相关情况。

  以领导之名

  拿资金当诱饵来行骗

  省文物局文物安全处沈坤荣处长正在全力调查该事件。他告诉记者,目前,已有朱炳仁铜雕艺术馆、宁波博物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以及宁波一家民营博物馆4家单位接到诈骗分子的电话,诈骗分子是直接以“省文物局鲍局长”或“文物考古与保护处杨处长”的名义,以“省里面现在有资金和项目”为诱饵,诱使对方回拨电话,再选择地点行骗。

  朱炳仁告诉记者:“前天上午,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省文物局鲍局长,他对我说最近政府有一批文物保护资金,也知道民营博物馆的困难,问我有没有兴趣,有兴趣的话可以‘到我办公室坐坐’。不过省文物局的鲍局长我接触过,这个人的声音根本不对,手机号码也不对,我就没再理他。”

  同样,骗子还把电话打到了宁波博物馆。在宁波博物馆,骗子演的是双簧,先是“文物考古与保护处杨处长”电话告知宁波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鲍局长’要找你们馆长谈点事,让你们馆长回个电话过来。”随后,宁波博物馆馆长褚晓波打给真正的鲍局长求证,发现“鲍局长并没有找我”。

  行骗人对文博系统

  “颇为熟悉”

  沈坤荣告诉记者,这些年来,随着文化产业成为热门产业,以“文化系统领导”为名的行骗事件屡有发生。沈坤荣说,两年前,有人以“文化部副部长”的名义去省内某城市视察,要求某部门出面接待,在该城市的一家豪华饭店里,骗子先与该部门的人一起入座,随后以“看看部长快到了没有”为借口起身离开,去总台拿了价值几万元的香烟后溜之大吉。

  “想不到现在,骗子又盯上文博系统了。去年我们也曾有零星关于诈骗的投诉,但像这次一天之内连骗4家,而且是直接以文物局局长的名义,他们的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沈坤荣感慨。

  沈坤荣分析说,从行骗人选择的时间、说话的内容、选择的行骗对象看,不像是一般的骗子,而是对我省文博系统颇为熟悉。

  首先,这个季节正是政府部门做下年财政预算的时候,也就是说,基层文博单位的项目能不能拿到钱,就在这个时间点上,骗子选择这个时候行骗,显然是看准了时机。

  其次,骗子不但知道省文物局局长的名字,而且还知道有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也了解民营博物馆的生存情况,显然不是外行人。

  沈坤荣说:“其实,鲍局长经常去下面地市的基层文博单位指导工作,跟基层的文博工作人员都是熟悉的,所以这次骗子的算盘没打准。你看,骗子打完电话,这4家博物馆马上就把消息反馈到我们这里了。”

  沈坤荣表示,接下来,省文物局将给各基层文博单位发文,让各单位提防类似的行骗事件。记者在省文物局结束采访后,拨打了行骗人员的手机号码,不过,这两个号码均已关机。而公安机关表示,由于这两个行骗人员未能造成诈骗的事实,因此暂时还不能立案。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