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吃花生壳长大的猪明年上餐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8日06:17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吃花生壳长大的猪明年上餐桌

  研究这项技术的俄罗斯科学家昨获“浙江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通讯员 袁继新 牟琳琳

  本报记者 洪慧敏

  硬邦邦的花生壳,竟成了嘉兴300多头肉猪的“美味佳肴”。昨天,首届浙江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大会在杭州开幕。“花生壳”猪饲料之父——白发苍苍的俄罗斯人拉亚霍夫·尼古拉·萨哈拉维奇,也因为给浙江带来的杰出科技贡献,而获得了浙江省政府颁发的“2010年浙江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明年年底,首批吃花生壳长大的浙江肉猪有望摆上餐桌,让大家尝个鲜。

  全球每年产生百万吨农业垃圾

  翻看浙江省科技厅提供的资料,拉亚霍夫教授,头衔很多,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秘书长……

  “非常感谢浙江省政府对我这么高的评价。昨天,当他拿到“浙江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红色的证书时,满脸喜悦。

  花生壳能做成猪饲料?谈到自己的新发明,拉亚霍夫马上神采飞扬。“现在看来,这是非常正确的研究方向。”

  几十年前,拉亚霍夫来到西伯利亚,看到西伯利亚的土地上,到处是丢弃的松针。而在俄罗斯一些近海城市,螃蟹壳、虾壳也是触目可及。

  拉亚霍夫查阅资料发现,每年地球上产生的花生壳等农业废弃物不少于百万吨。

  这些农业垃圾最后去了哪里?人们往往用火来烧掉它们。这种处理办法,会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不环保。

  作为化学博士兼教授的拉亚霍夫,觉得自己有责任来研究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首批浙江肉猪尝到“花生壳”饲料

  为了能给这些农业垃圾找个好出路,拉亚霍夫跟团队不断研究,尝试了无数种办法,终于发现用一种特殊的研磨机,能把花生壳、螃蟹壳等农业废弃物,研磨成一种接近纳米那样细小的粉状颗粒。

  这项技术叫“微纳米级高能机械活化设备制备技术”,经过处理或,能制成“新型节粮型饲料”。

  而在研究者们看来,不管是花生壳,还是粮食,还是棕榈……它们植物细胞组成成分都差不多。

  经过研磨等机械化学技术等处理后的花生壳,就像咖啡一样,放在杯子里,倒点水马上就会融化。

  目前,嘉兴的4家养猪场,每天都把这些特殊研制而成的“花生壳”饲料加到猪槽里,成了300多头猪的美餐。

  “花生壳”猪比一般肉猪多长肉

  嘉兴科创中心还特地做了一组肉质实验,这种肉猪的瘦肉率等5个衡量猪肉质量的指标,都比一般的养殖生猪要高。

  “我们把猪肉质量分成5级,级别越高越好。实验显示,花生壳喂养的肉猪,肉质达到2.0-2.5级别;而一般生猪的肉质,都在2.0以下。” 实验人员说。

  实验显示,吃花生壳的肉猪,比一般肉猪能多产肉10%—12%左右,口味也比较鲜美。

  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等该项新技术成熟后,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