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庭月入1.3万也申请保障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8日07:42  深圳晚报

  ●记者接举报:有申请人为某知名牛扒公司总厨,月薪逾万元,其妻月薪逾3000元

  ●市民建议邀请媒体一起对被举报者深入调查

  深圳晚报记者易红梅报道“两兄弟同时申请保障房,其中一人还是一知名连锁餐饮企业的总厨,这感觉有点玄乎。”昨天,有市民给本报记者发来邮件举报南山区两名兄弟申请人,并对其收入申报提出质疑。无独有偶,记者在龙岗区的申请名单中,记者也发现一对兄弟申请人。对于两兄弟同时申请保障房的情形,市住宅售房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称,只要他们各自有家庭,符合申请条件就可以。但也有人觉得不理解:“两深圳户籍兄弟,收入都在中低水平,还都符合申请保障性住房,挺难接受!”

  1

  名单出“巧合”两对兄弟提申请

  有市民以“tiaoci”为名给本报记者发来邮件举报称,在此次复审名单中,编号SL4070011000096的申请人王某华大概4年前就已在白石洲下白石买了一套3房2厅的小产权房,这在他们那里都成为公开的事情。对王某华填报的人均收入,“tiaoci”也提出质疑,200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685元,平均每月收入4671元。其认为,王妻蓝某任职的酒店月均收入不低于3000元,王某华则是深圳一家知名牛扒公司总厨,“总厨这一行,每月应不低于10000元,他能提供个人所得税单证明,应该是公司帮他少交税,工资分两部分发,一部分从银行发放(按最低扣税),另一大部分发现金。”

  “tiaoci”进一步报料称,王某华的弟弟王某球此次也通过保障房复审,申请编号为SL4070011000080,住址在白石洲洲西二坊502,tiaoci认为,这可能就是王某华买的小产权房。“tiaoci”最后表示,自己之所以举报就是希望让真正有资格的低收入家庭享受应得的福利。

  王某华和王某球兄弟申请的保障性住房并非个案,记者昨天在龙岗区保障房复审公示名单中,也意外发现两兄弟,与王姓兄弟申请编号相隔甚远不同,这两兄弟在申请表中“紧邻”,弟弟龚某利编号为SL6010101000025,哥哥龚某明的编号为SL6010101000026。之所以能区分他们是兄弟,只因两人身份证号分别为3504211978、3504211976,居住地同为横岗街道深圳市龙岗区横岗深惠路坳背路口信义汽车城1138号某公司,两人的孩子均在福建省石狮市上学。

  2

  区住建局:举报将上报 市住建部门:各区须自查

  因为逐个浏览各区申请人名单工作量较大,到昨天下午为止,记者只发现以上两对兄弟同时申请保障性住房。对于兄弟同时申请保障性住房的情形,龙岗区住建局的工作人员建议记者采访该区的新闻发言人或者市住建局。

  南山区住建局的工作人员在接到记者对王姓兄弟的举报后,表示会报到市住建局,由住建局统一安排。记者提出,全市申请人那么多,市住建局怎能调排各区的“嫌疑”申请人?该工作人员的回答不置可否。对于记者所提出的作为举报人,他们是否能向举报人通报调查结果,该工作人员也给予了否定答复。而福田区住建局的工作人员则表示,只要举报人需要了解调查结果,都可以进行通报。

  深圳市住宅售房管理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对两兄弟同时申请保障房的情形并未给予否定,她说:“两兄弟是两家,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申请。人家能提供合格证明,我们怎能能拒绝?”但至于会不会重点核查同时提出申请的两兄弟,她表示,各区均为自行调查。

  3

  应该深入调查

  最好邀请媒体

  对于两兄弟同时申请保障房的情形,有市民表示理解,也有市民表示“情感上不能接受”。市民丁先生说,两兄弟或两姐妹都是深圳户口,并且还都处于低收入阶层,都来申请保障性住房,这也太巧了吧?他认为,保障福是造福于低收入人群的,只要存在一点可疑,都是值得深究的。

  市民王先生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都持续关注本报对保障房申请复审名单的报道,他昨天给本报记者发来邮件称,对怀疑作假的保障房申请人应该深入调查,调查过程中可以邀请媒体记者共同参与,实事求是地反映申请人的真实生活状况。

  网友“深圳人戴M”则用邮件强烈呼吁:保障房是用纳税人的钱建的,为了真正地用在实处,体现政府关怀低收入的家庭,也是纳税人的钱用在恰当之处,建议不要将保障房卖给个人,从而阻拦有钱一族为争保障房房价之差的利润。他进一步建议,廉价租住,产权国有,控制住房面积,按收入进行分配租价,合理照顾进行补助,这样才会激励一部分人努力生活、积极向上,为了将来拥有自己的大屋。其实,最底层连吃住都难得到保障且无钱治病的阶层才是需要政府重点关注的。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