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藏日喀则边防创建爱民固边模范村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8日07:47  法制日报

  曾经的昌果一村,人畜同居,臭气熏天,酗酒滋事治安差,一幕幕场景让人不堪入目。2007年5月,西藏日喀则边防支队昌果边防派出所将昌果一村确定为“爱民固边模范村”创建之后,该村逐步从“问题村”成为文明村,连续8年实现刑事案件“零发案”,村民人均年收入提高到了如今的2500余元。

  对于昌果一村的变化,当了20余年村委会主任的小达瓦深有感触地说:“昌果一村的今昔巨变,源于日喀则边防支队的决策和思路,源于昌果边防派出所的大力指导和帮扶……”2008年底,昌果边防派出所昌果一村警务室正式成立,驻村民警丹巴格西同时被任命为该村党支部副书记。针对昌果一村土地、草场纠纷较多,治安状况不好的实际,该所民警定期到村里为村民举办法律法规知识讲座,不断提高村民守法意识。同时,还积极推行治安警情通报、经常与群众座谈,与村党支部协商组建“护村队”,经常巡逻于村头巷尾。一年下来,村里的治安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

  为促进乡村文明和谐,昌果边防派出所还建立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协调村党支部成立“纠纷调解支部”,聘请声望高、协调能力强的村民为调解员,开通了“纠纷调解热线”。村民一有矛盾纠纷,只需一个电话,不出10分钟调解员就会赶到现场,及时协调解决纠纷。

  昌果边防派出所始终将走访群众作为民警的一项基本功,依托警务室为前沿阵地,采用“定时式”和“约访式”相结合的走访方式,把重点人口、高危人群作为必访对象。通过走访,民警村官详细掌握了昌果一村100户406人的基本情况,警民双向熟悉率均达到100%。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派出所把“帮扶”落实到“解源”上,该所党支部与村党支部结对帮扶,开展以“共学科学理论、共谋发展思路、共树文明新风、共保一方平安、共创辉煌业绩”为内容的“五共”活动。在派出所的努力下,协调萨嘎县农牧局的专家举办农牧养殖、蔬菜种植技术专题讲座,现场解答牧民群众的疑难问题,并购买了科学种养殖书籍放在村警务室图书室供牧民借阅。同时积极联系劳务输出,并利用新建派出所时机,鼓励村里青壮年在本地务工,积极为村里的推土机、大货车、拖拉机联系工程,千方百计为群众找收入。

  一份耕耘、一份付出,收获了沉甸甸的荣誉:2006年2月,昌果边防派出所被评为全区“三访四见”先进单位;2007年1月,被评为“全国基层建设标兵单位”;2008年8月,被公安部评定为“一级公安派出所”;2009年5月,被评为“全国新时期群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0年3月,被评为西藏自治区“爱民固边先进单位”。

  赵郁超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