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彭冲同志生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8日08:47  深圳特区报

  

彭冲同志生平
1948年,彭冲(前左)、江渭清(前中)、钟国楚(前右)等同志合影。新华社发
彭冲同志生平
1977年12月5日,彭冲同志和民工在上海市郊南汇县大治河工地挖土。新华社发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政治工作和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五届、六届、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彭冲同志,因病于2010年10月18日12时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彭冲同志,原名许铁如,1915年3月出生于福建漳州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少年时代的彭冲,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深为不满,并逐渐萌生改造社会的意识。在龙溪高等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开始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3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20世纪30年代前期,彭冲同志在漳州地区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先后担任中共漳州地区地下党团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在学生中秘密宣传马克思主义,吸收进步青年加入党团组织,组织领导学生运动,与反动当局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1934年,受中共漳州工委委派,彭冲同志加入由左翼知识分子组织的进步文艺团体虹桥文艺研究社,并逐步将其改造成为党领导的革命文艺团体芗潮剧社。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1937年,中共地下组织决定以芗潮剧社为骨干力量,在闽南地区开展大规模的抗日宣传活动。同年,遵照上级党组织指示,彭冲等同志恢复建立中共漳州工委,他任工委组织部部长,发起组织了民众救国服务团,参与领导漳州地区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10月,彭冲同志参加新四军,担任新四军第二支队政治部宣传队副队长。他领导宣传队抓紧一切时机,在部队指战员和群众中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使宣传队成为部队政治工作的得力助手和开展群众宣传工作的有力工具。

  1938年6月,彭冲同志任新四军第二支队政治部秘书。9月,任新四军高淳办事处主任。根据上级指示,他带领工作组在安徽当涂县开展群众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使党在当涂地区的影响日渐增大,群众基础日益雄厚。同年11月,中共当(涂)芜(湖)县委成立,彭冲同志任当芜县委第一任书记。1939年7月,任新四军第二支队政治部民运科科长。1940年之后,彭冲同志历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新三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6师18旅53团、52团政治处主任,独立团政治委员兼中共江苏泰州县委书记。

  1945年6月后,彭冲同志历任新四军第1师18旅、华中野战军第6师18旅和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8师52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期间,他带领部队转战南北,参加了苏中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为取得一个又一个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1947年9月,彭冲同志任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8师政治部主任。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第24军72师副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彭冲同志历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福建省委统战部部长兼龙溪地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部副部长。他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工作,为做好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建省和华东地区的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1954年8月,彭冲同志调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1955年后,历任南京市市长,中共南京市委第一书记,江苏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为江苏省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彭冲同志遭受了残酷的迫害。1968年3月,彭冲同志经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名参加学习班后,被任命为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分工负责抓生产。其间,他协助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苏省革委会主任许世友同志指挥建设南京长江大桥。经过7个多月顽强奋战,南京长江大桥主体工程顺利竣工,受到了国内外的瞩目。1974年11月起,彭冲同志任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兼南京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江苏省革委会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彭冲同志坚持原则,对林彪、江青集团的倒行逆施深为不满,以实际行动进行积极的斗争。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彭冲同志根据党中央部署到上海工作,从这时到1980年3月,历任上海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上海市委第三书记,上海市政协主席,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革委会第二副主任、主任,上海市市长等职。他倾注全力,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依靠和团结广大干部群众,争分夺秒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参加领导了及时粉碎“四人帮”在上海的亲信、骨干妄图发动武装叛乱的阴谋,积极参加领导了开展深入有力的“揭、批、查”斗争,有效摧毁了“四人帮”在上海的帮派体系,为迅速恢复上海的政治、经济、社会秩序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十分注重发展生产,领导筹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上海宝山钢铁厂,为改变中国钢铁工业的面貌、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作出了突出贡献。

  1977年8月,在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上,彭冲同志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78年3月,当选为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在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期间,他认真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为加强各党派、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推进新时期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78年9月,他作为中国党政代表团副团长,随邓小平同志访问朝鲜,回国后陪同邓小平同志视察东北。1980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任中央政法委员会第一副书记,协助彭真同志分管政法工作。1980年9月,在第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补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1年4月,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1983年6月,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1988年4月,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他在参与领导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期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积极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呕心沥血,为加强和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努力工作。他注重立法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先后主持起草和审议制定了大量的法律,为我国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3年3月,彭冲同志退出党和国家领导岗位后,仍然关心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坚决拥护党中央的领导,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进程。

  彭冲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

  彭冲同志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

  彭冲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事业。

  彭冲同志永垂不朽!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