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被免市长为啥这么“吃香”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8日10:03  大众网-齐鲁晚报

  口刘洪波

  四川省简阳市原市长段成武,因违法批地被调离岗位。一周后即获任命,担任简阳所属地级市资阳市的财政局局长。

  段成武因违反程序批售土地6000亩被追责。按照规定,受调离岗位处理的官员一年内不得提拔。段成武被免去简阳市委副书记,调离市长岗位,出任资阳市财政局长,未见报道党内职务,行政职务也非提拔。

  这当然是一个巧妙的处理,对规则的利用可以说达到了最大化。不过,如果客观地看待这件事情,资阳市对段成武的任用,也未必不可谓“实事求是,不拘一格”。

  官员被追责,有可能因为行政上的失误,也有可能是因为个人行为有亏。行贿受贿、买官卖官、贪污挪用、包养二奶等等,属于个人行为有亏,这类官员遭到处理,将难以得到原谅,重返政坛。而纯粹的行政失误,包括真正的失误以及官场关系不协洽导致被弹劾,则起起落落,在所多有。

  在现代行政制度下,一个民选官员是否能够东山再起,直接决定于民意;一个非选举官员,受到追责后是否再获任用,何时再受任用,决定于任用者如何判断政治影响,例如上级权力是否认可,或者是否影响到民众今后的投票行为等等。

  在报道中可以了解到,段成武受到追责,在于违规批售6000亩土地。违规之处,是未经省政府同意。而违规的动因,在于简阳市大力推进三岔湖区域开发,以“向死而生”的决心,推进与成都的一体化,三岔湖开发包括在四川省新五大精品旅游区之中。

  这里,可以看到,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的严格管理,与地方政府谋求自身高速发展之间,有着内在矛盾。违规批地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简阳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一个缩影。按照“上级服从下级”的原则,站住一个立场很容易。但客观来说,涉及的恐怕是权力在不同层级如何划分。毕竟,每个地方的发展,主导因素在于地方,主要责任在于地方,这就是为什么改革之初,放权、分权等调整上下级权力的措施不断推出。

  被称为“新特区”的成渝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已是国家战略。成都以及简阳、资阳等各级各类城市,意图趁机而行,大干快上,并非不可理解。段成武批售土地违规受到追责,对简阳市的发展未必不是创造机会。大干快上在中国正是一种普遍的风习,谁都怕慢了,谁都想更快,违规行为处处可见。调离简阳,赴任资阳,是否官官相护,当地是否民心大忿,恐怕要再行调查。

  人民网在报道段成武异地为官时,认为段成武违法批地显示简阳这样的城市依托大城市发展面临的“征地与规划难题”,而且只是这类难题中一个“稍显尴尬的小插曲”。我想,这是恰当的认识。一个地方怎样行事,有来自上头的各种规定,但这些规定未必没有问题,违规自然要追责,但地方毕竟有着自求发展的根本动力。唯一的问题是,地方应该有“实事求是”的更大权变,但最大的决定应该由地方民众作出,否则地方的权变还真有可能变得蛮横,就像过多的权力集中在顶头,容易使权力变得僵化一样。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