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信息化“沙漠”走出来的信息化建设“尖兵”

  今年8月间,屡经大难的映秀镇又一次遭受泥石流灾害,而奔波于映秀抢险救灾的各路救援大军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动用3辆军用通信车,使用精密的通信设备,在通讯中断的映秀孤岛上将灾情信息通过专用电台、卫星系统、无线宽带传出岷江峡谷。

  这支队伍,来自四川某预备役高炮师。他们使用的是在师长陈志勇带领下刚研制成功的应急应战指挥系统。但有谁知道,5年前,预高师全师竟没有一条军用电话线,全师干部中懂高炮的仅有7人。如今,这支队伍研发了20多项信息化成果,建立了一个云集通讯、电子、光学、卫星遥测等各路精英的人才库,连年跻身“军事训练先进单位”行列……

  这些变化,离不开师长陈志勇,这位时刻心系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指挥者。

  招兵买马 有了28项信息化成果

  2005年初,四川某预备役步兵师改建为高炮师,陈志勇担任师长。一上任,他就提出要在全师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

  军事科技在作战中的重要性是陈志勇从戎34载的切实感受。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全师干部振奋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

  统一思想认识后,陈志勇马上开始“招兵买马”。因为他看到,刚改建的预高师缺人才缺装备。通过多种渠道,陈勇为全师“挖”来了70多名“高炮通”和信息化专业人才,使现役干部专业对口率达到93%,团、营、连三级指挥员专业对口率达到100%。又通过一次次打报告,一次次到上级主管部门软磨硬缠,陈志勇很快补齐了全师的主战装备。

  此后,陈志勇又发现,分布于各个行业的预编单位蕴藏着丰富的信息技术资源、设备资源和经济资源,那如何让这些地方资源为我所用?陈志勇开始四处登门求助。向这家科技公司借来技术,向那家研究所要来淘汰设备,向地方政府寻求财政支持……

  在软件和硬件的全方位保障下,陈志勇开始带领大家大干一场了。5年来,陈志勇共组织参与研发了28项信息化成果,预高师连年跻身“军事训练先进单位”行列。

  实战检验 信息化成果发挥作用

  陈志勇一直认为,信息化建设要想向打赢聚焦,必须经得起实战检验。2006年,预高师刚完成全面改建任务,陈志勇就提出把部队拉到千里之外接受实战检验。

  而这支部队在实兵实装实弹战术演习中,取得命中12具航模拖靶、3个“空中开花”的优异成绩。2007年8月,他带着刚刚研发的“天网I号”作战指挥系统赴云南参加军区汇报演示。空情预警、捕捉目标、诸元计算、攻击发射......官兵依托“天网I号”作战指挥系统,打出了一连串漂亮的数字化“组合拳”。

  5年来,陈志勇组织参与研发的28项信息化成果,在部队执行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应急维稳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和5次重大军事演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部队战斗力得到了提升。

  南远景 刘励华 李大勇 补鹤龄 成都商报记者 余文龙 实习记者 王梅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