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决“血荒” 别忽视公众情绪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9日09:58  生活新报

  张楠之

  血荒!昆明血荒,青岛血荒,南京血荒……北京近日也出现了用血紧张状况。在一些地方,医院接到了“省着点用”的限血令,全国大面积凸显的用血告急,让血荒这个长久存在的现象,再次引发公众关注。

  批评者尽可以认为公众献血知识缺乏,说现有的采血条件可以百分之百地保证献血者的安全,但即使公众的这种担心毫无来由,也必须作为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予以足够重视,因为这种被看作“没有来由”的担心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公众的献血积极性。

  而对自己献的血会被拿去牟利的担心更是由来已久。谁都知道,在医院输血往往花费不菲,而采血却是免费。血液采集、加工、储存肯定需要一定的费用,但这些费用是不是抬高血液使用成本的主要因素则很可疑。不透明必然产生猜疑,猜疑必然产生不满——当不满情绪弥漫时,也就难怪公众的献血积极性会降低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血荒”其实是公众对医改和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质的呼唤,同时反映出公众对医德现状的不满。经常见诸媒体的一些医疗纠纷事件显示,如果病人或家属没有交齐足够的用血费用,即使病人已经被推上了手术台,也有可能被晾在那儿。从“不送红包缝产妇肛门”到“孕妇流产时因为钱不够被晾在手术台上3小时”,无不反映出现今的医务工作者中存在着严重的医德缺失问题。凭什么拿着我免费献的血去养肥那些医德沦丧的人?公众的类似抱怨也就有了存在的合理性。

  无论是担心献血时被传染疾病,还是担心献的血被拿去牟利,无论担心的理由有没有合理性,公众的情绪都不能一概批评了事。在“血荒”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担忧的事实的情况下,卫生及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强宣传,更需要做的是从脚踏实地解决现实问题入手,使公众对献血过程的安全性更放心,使血液采集、加工、储存的成本更透明,更重要的是,必须从制度上使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质,并提升医疗工作者的整体道德水准及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只有让公众更放心,献血才会更积极。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