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肉搜索”也可以这样可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9日13:18  新闻晚报

  □司马童

  一位长沙游客在上海世博会弄丢了相机,捡到相机的女孩被相机里温馨的全家福感动,女孩和表哥花了近两个月时间,通过网上发帖、网友“人肉搜索”找到主人,将相机寄回长沙。失主和好心人从未见过面,但跨越1000公里的距离,双方被彼此的真诚感动。 (10月28日 《潇湘晨报》)

  网上发动“人肉搜索”,成为找到千里之外相机失主的重要辅助,这样的好人好事,让人感动之余,更能令人由衷生发感慨:这是科技力量和公民素养相结合的一次完美体现。

  “人肉搜索”,原意是指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寻求所需信息的一种机制,实际上就是通过其他人来搜索自己搜不到的东西。可见,让现实中某些人“闻肉色变”的这一网络手段,其实与知识搜索的概念差不多,只是更强调了搜索过程中的合作互动而已。然而,不必讳言的是,长期以来,网民们“人肉搜索”的负面事件、负面人物,几乎成了“主流”甚至“唯一”内容,久而久之,便渐渐在不少人心目中打下烙印,认为凡是能够让网民热衷去“人肉搜索”的,便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或好事情。

  部分公众对“人肉搜索”存在片面认识倒也罢了,但现实则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出,在局部地区和一定范围,某些官员及管理机构,出于“维稳”或尽力不给所辖地盘“捅娄子”的念头,同样对“人肉搜索”的恐惧与日俱增。甚至时不时地,总有一些人物或声音,争取一了百了地解决这种“忧患”——提议以立法设规的方式,严控网民进行“人肉搜索”。这样的“拉大旗作虎皮”,以期减少官员负面形象曝光率和网民舆论监督的图谋,除了让潜在 “虐猫女”、“周久耕”或“林大人”们拍手称快外,对公众参与监督社会道德和行风政见的渠道,必然增加了有言难发、有事难说的障碍与不便,自然是不得人心之举。事实上,也很难真正被采纳和实施。

  千里还相机的 “人肉搜索”尽管少见,但有了这样的一次感人尝试和成功实践,谁能断定将来不会出现更多的正面 “人肉”?而这一事件的真正价值则在于,与其说是好心人费尽周折归还了一部相机,更不如说是“归还”了一个公理:该恐惧的不是“人肉搜索”,而是某些平时隐藏深深、暗地原形毕露的 “假恶丑”。一言以概之,所谓对 “人肉搜索”的不放心和恐惧感,根本就是一个 “伪命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