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吕四进士府风雨飘摇中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7日03:37  现代快报

  

吕四进士府风雨飘摇中
吕四进士府中厅屋顶大面积坍塌 本版摄影 快报记者 陈泓江
吕四进士府风雨飘摇中
进士府后厅外墙多处严重开裂
吕四进士府风雨飘摇中
进士府后厅基本保持了当年格局
吕四进士府风雨飘摇中
吕四进士府风雨飘摇中
中厅和后厅外墙墙皮大多脱落

  由清末进士李磐硕所建的吕四进士府,是一座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清代古建筑,于2001年的启东市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并被列为启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十年过去,饱经风雨的老宅,建筑主体残破不堪,令人堪忧。

  李磐硕何许人也?他是清代南通地区的108位进士之一,也是当时启东唯一一个进士。他与清朝最后一个状元张謇情同手足,在张謇的通海垦牧实业和创办近代教育中,成为张謇的得力助手。

  “进士府是李磐硕留给家乡后人的最后一道风景。它不只是一处简单意义的古民居,更是先辈围海造田的见证者。”据吕四籍文化人士介绍,启东成陆较晚,历史短暂,有价值的人文景观和古迹寥寥无几。保护吕四进士府,对于丰富当地旅游资源和人文底蕴,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李磐硕的后人及当地人士呼吁启东政府部门能重视吕四进士府的现状,尽快予以保护修复。对此,启东相关部门表示,保护修复进士府已被提上日程,将把进士府打造成当地的一处旅游景点,供后人凭吊瞻仰。

  破败的百年进士府

  “吕四进士府?没听说过!”“在老街?老街有这一处古建筑吗?”日前,记者来到启东市吕四港镇寻找吕四进士府。在镇上多处打听,但不少居民都不知它身在何处,该进士府的昔日主人也已鲜为人知。

  当记者提及进士府曾是桂林小学所在地,一位老者这才有些印象,但并不知道那处古建筑就是吕四进士府。后在吕四昔日另一望族陶氏后人的带领下,记者方在吕四老街的背后找到了进士府。

  “进士府原本临街的,后来由于诸多历史原因,临街的古建筑被划归私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遭到拆除,建起了多户民宅。”从老街走进一巷道,记者在巷口看到一处仅剩半人高的青砖老墙,陶氏后人陶建国说,进士府原有三厅,这是前厅所剩的遗迹。

  沿着残墙前行,记者发现仅剩的青砖黛瓦中厅、后厅和围墙的粉刷层大部分脱落,开裂的墙体随处可见,房顶上长着许多小树和其他植物。特别是中厅,部分屋顶坍塌,开了多个天窗。后厅的迎面全是木结构,局部有雕花,但也已腐朽不堪,破旧的古建筑与周围民宅显得格格不入。

  “前厅没了,也就没了正门。”陶建国带领着记者绕到西侧偏门,只见西门是安装铁栅栏的拱形门,院内种植许多花木和盆景,多棵粗壮挺拔的松柏似乎在诉说着庭院的往日热闹。陶建国介绍,现在院内的花木是桂林小学一老师种养的,该老师也偶尔来后厅居住养护盆景。

  为何进士府如今是一位老师在照看?陶建国说,进士府的主人李磐硕辞官回吕四办过学,解放后,该府第归政府所有,被老桂林小学用来作为教师办公室、校长室,也做过教职工宿舍。“目前,依然由学校保管。自从学校搬迁后,进士府就被锁了起来。”

  在中厅北墙下,记者看到了一块“启东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落款日期是“2005年7月”。陶建国说,除此之外,在府内再也找不到其他任何关于进士府的文字,真可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斯楼依在,主人已矣。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在里面读书上课,感觉这进士府非常大,现如今很多建筑早已不见了。”进士府还留下了吕四不少老人的童年记忆。附近居民、77岁的吴功信就是其中一位。

  吴功信指着后厅西侧一幢居民楼说,中厅和后厅西面原来还有一排古建筑,大约七八间,也就是进士府原来的厢房,供家仆或来人居住。解放后,进士府的厢房曾做过教室,大约七八十年代拆除,后来被建起了教职工宿舍楼。

  旅居他乡的吕四籍人陈晓东,热衷挖掘吕四历史文化,对吕四进士府颇有研究。他介绍,进士府始建于清穆宗同治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873年。该建筑为硬山顶,三级踏跺,八架前檐廊砖木结构,硬木地板,琉璃窗格,具有典型的清代营造风格。原建筑格局为“三厅二园”,其实不仅有西厢房,而且还曾有对称的东厢房。“东、西厢房都早已难觅历史遗迹了。”

  主人是张謇的得力助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进士府是‘张謇文化领域’的重要景观之一,是启东人文故居的典范。”陈晓东称。

  原来,青年时候,李磐硕就与南通才子范当世结伴而行,四处游历,增长了阅历,也感受了清末社会的动荡和民生的艰难。光绪二十年,与张謇同期上京赴考,在恩科殿试中,张謇中状元,李磐硕中进士。两人志同道合,情同手足。清光绪二十六年,李磐硕父亲李芸晖病故,被追赠中宪大夫。张謇亲撰《清故中宪大夫李公墓志铭》。

  光绪年间,清廷腐朽,国事日非。新科状元张謇辞官回乡致力于实业救国。1900年,李磐硕在京任翰林院修撰和军机处章京时,得悉父亲病危,便请求告老回乡。获批准以后返回吕四,再也没有返京。

  他在张謇“实业救国,重文育人”精神感染下,积极协助张謇在吕四沿海一带围垦造田、创办实业、教书育人,成为张謇的得力助手和挚友,是当时南通地区著名的开明绅士。

  张謇曾经多次莅临吕四进士府与其商讨垦牧事宜。士为知己者死,李磐硕利用自己家族在吕四地区的声望,联络吕四的豪门彭氏,为张謇的实业救国筹措巨额资金,不遗余力。1909年,李磐硕在吕四病逝,张謇痛哭不已,书写了挽联:“名心到死难灰,病榻长潭,佳传犹留身后托。诤友平生略尽,遗书重读,高歌谁是眼中人。”送到李府以示悲痛之情。

  3年以后的民国元年,面对垦区的欣欣向荣,张謇发出了“地下若逢磐硕,为语潮流宁顺,行看界海渐成田”的感叹。

  后人呼吁保护修复

  “进士府是李磐硕留给家乡后人的最后一道风景。它不只是一处简单意义的古民居,更是先辈围海造田的见证者。”陈晓东告诉记者,启东成陆较晚,历史短暂,有价值的人文景观和古迹寥寥无几。保护吕四进士府,对于丰富启东旅游资源和延展启东人文底蕴,都具有重要意义。

  陈晓东称,原来进士府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余下的中厅与后厅建筑面积合计才310平方米。他不由为进士府的未来感到担心,“由于年久失修和人为居住的破坏,现在后厅外墙皮大面积脱落,青砖裸露,部分木构件也已腐朽。”今年2月份,他和李磐硕的曾孙李甲三共同凭吊了进士府,在目睹了古宅之凋零后,更觉保护修复的重要性。

  李甲三现在是上海的一名资深律师。他告诉记者,“祖宅现在虽是文保单位,但破落不已,心里很难受,我愿意出资保护并修复进士府。”

  李甲三透露,在计划出资修复保护的基础上,他还计划组建一家进士府文化传播公司,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发扬光大。

  政府部门:修复后将成为旅游景点

  关于吕四进士府的保护问题,启东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黄一彬介绍,进士府是2001年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发现时即是如今的格局,只剩下中厅和后厅。“原来一直有人居住的,当时当地学校的一名潘姓老师住在其中,现在钥匙还是由这位潘姓老师的家属保管。”

  黄一彬说,政府部门对文物保护方面还是很重视的。尽管属于托管,一般遵循“谁使用谁保管”的原则,但是仍然每年有空就会前去察看,主要看其有没有危险性。他透露,现在进士府的产权属于吕四港镇政府,最近吕四港镇政府正在编制该镇经济、旅游规划,其中有个点就是吕四进士府。根据该镇的整体规划,吕四进士府将会作为一个景点进行保护。修复时将遵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并尽可能恢复原貌。

  当记者告知其李氏后人有意向出资和政府共同出力保护进士府时,黄一彬直称“很欢迎。”

  吕四港镇政府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吕四港镇的规划,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吕四港镇的北边,以海洋文化为主,另外一部分则是镇南边,围绕千年古镇,将以文化为特色,“规划之后将进行改建,文物的保护肯定以恢复原貌为主”。

  该负责人表示,镇政府很欢迎李氏后人前来一起商讨进士府的修复,共同做好进士府的保护工作。

  相关链接

  李磐硕其人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李磐硕,名安,后改名审之,字磐硕。1850年生于吕四一个世代书香的显赫门庭,祖父李璞圃是附生,父亲李芸晖(公元1827-1900年),同治十三年以贡生身份在京为官。李芸晖晚年目睹官场险恶,遂辞官返回故里,创办鹤城书院。

  李磐硕自幼聪慧,读书过目不忘,有“智灵神童”之誉。18岁时,李磐硕通过县试,成为当地最年轻的秀才。有关人士整理的李磐硕《年谱》记录了李磐硕从求学到为官的轨迹。

  清光绪十一年,李磐硕考取拔贡,保送入国子监。

  清光绪二十年,李磐硕参加礼部会试,录为贡士。同年殿试被取为二甲十八名进士,赐进士出身。朝考后被授予户部陕西司主事。

  清光绪二十二年,李磐硕参加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招聘考试,与唐文治、汪大燮、张元济等被录取,担任总理衙门章京,处理外交文书事务。

  □快报记者 陈泓江 何洁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