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镇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8日03:33  现代快报

  

镇江
镇江
镇江金山寺一角资料图片
镇江
镇江
部分镇江方言词汇
镇江
镇江著名的西津渡口

  ■为什么这里的复姓人口比例这么高?跟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有什么关联?镇江人的性格中包含哪些特色?

  镇江是个姓氏复杂和奇特的城市,在城市268万多人口中,有姓氏1072个,其中单姓1055个,复姓17个。在所有姓氏中,排名前20位的大姓王、张、陈、朱、李、刘、吴、徐、周、杨、孙、赵、蒋、黄、丁、戴、胡、许、马、潘,共有人口1429436人,占全市人口的53%。而与这20个大姓就占了全市一半多人口形成极大反差的是,镇江有504个姓,这些姓氏的人数却只有个位数。其中有264个姓是最“孤单”的,因为这264个姓就是264个人,他们在整个镇江地区也找不到一个“本家”。比如“月”姓、“天”姓。

  在全国的范围内,现存的复姓有81个,而镇江就存有17个。其中姓欧阳的有2572人,姓司马的有1413人,姓诸葛的有382人,姓端木的有285人,属于镇江复姓人数较多的。其他的复姓如上官、尉迟、宗政、申屠、仲孙、宇文、司徒、轩辕、令狐人数不多,只有几十人或几个人。

  造成镇江姓氏复杂和复姓人口如此高的比例和这个城市与历史上几次大的移民潮有关,可以说这个城市的起源与兴衰都与移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本版主笔 徐苏(镇江人,现为镇江市图书馆副馆长、研究员)

  编者按:最近,一位镇江朋友给《发现》周刊透露了一个奇怪的消息,他说镇江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因为这里的复姓人数非常多,可能在江苏13个省辖市中比例最高,但具体不知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得知这个消息,编辑也感到奇怪:镇江的复姓人数比例真的是全省最高吗?如果是真的,为什么镇江的复姓人数会这么多呢?于是编辑就到江苏省公安厅去查询相关数据,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真奇妙,镇江的复姓人口比例果然在全省最高。编辑查到:南京的复姓人数最多,有7045名,镇江排名第二,有5717名,徐州第三,有4437名,苏州第四,有4205名。但如果按人口比例来讲应该是镇江最高。南京的总人口有700多万,而镇江是座不大的城市,人口才200多万。

  问题来了,这座城市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复姓人口?他们来自哪里?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座江南小城而不是别的地方?编辑于是请当地的文化名人为大家答疑解惑,看一看在这片依江而建的江南小城里,究竟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三次大移民造就镇江独特的姓氏结构

  镇江位于长江下游的江南沿江地带,先秦时期处在江浙吴越文化的影响范围圈内,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密不可分。“移民多则城市兴。”从先秦到近代,北方移民南下的状况一直持续不断,在南北文化的互相交流与撞击中,不仅产生了特定的移民文化现象,也改变了当地人口中外来人口的构成比例,其中有三次移民潮对镇江的姓氏影响最大:

  第一次移民潮发生在商末周初时期。来自西北的一支移民南下,把周文化带到了吴地,与这里的荆蛮文化结合产生了吴文化,镇江是吴文化最初的源头之一。

  吴国的建立,人们通常认为是从商末时期“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勾吴”开始的,泰伯为避让王位带领部下来到江南,在这里耕作繁衍,形成了今天的吴文化。吴国的兴起,促进了镇江这座城市的形成和发展。1954年在镇江丹徒烟墩山考古发现的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宜侯矢簋。这一铜器铭文记载了西周分封制的事实和过程,并记述了西周开发江南(宜)的真实情况。如果镇江是宜的属地的话,这个城市的历史就有3000年之遥了。

  镇江这座城市最早在史籍记载上的古地名叫朱方,距今也超过了2500年的历史。《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5年)的记事之中,说当时齐国左相庆封逃亡到吴国,后来又引发了楚国率领中原列国联军攻打朱方,活捉并处死庆封,这便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朱方之役”,以后不断围绕朱方的北伐南征更使朱方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出来。这里的北人与当地土著的交往就愈加频繁。特别是这些人口的迁播,自然也就带来了姓氏的增加。

  第二次大的移民潮发生在六朝时期。因受战乱影响,迫使北方人民纷纷南迁,以躲避战乱。这次迁徙的持续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形成了三大支流:其中一支迁居于今山东、江苏、安徽,被称为“青徐流人”,东晋以至南朝宋、齐、梁、陈政权的上层人物多出于这一支移民。

  到了永嘉元年(307年)时,京口的侨寓人口超过了22万,几乎占到江苏侨寓人口的9/10,这里成为有名的侨民城。

  第三次大的移民潮发生在唐后期到宋金对峙的时期。大量的黄淮人口呈规模性的南下,使本地的人口姓氏更加复杂。

  镇江各大复姓的来源

  三次移民给镇江带来大量的复姓。其中姓欧阳的最多。

  欧阳的来源:欧阳本身就是一个大姓,此姓出自姒姓。相传欧阳姓为禹王的后代。欧阳氏在越国灭亡后向北方迁移,后来又开始南下。先是到了浙江、江苏、山东,又自山东分散到江南各地,《路史》“欧条”上记载说:“越王无疆次子,封乌程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欧氏和欧阳氏一样,据说都是春秋时代越王勾践的后裔。

  司马的来源:仅次于欧阳复姓人数的司马复姓出现在镇江据史料的推测应在东晋时期,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不少北方世家大族率其家族、乡里、宾客、部曲渡江南下,镇江便是他们落脚的第一站。到了元朝,又有了一批司马宗族的人移民镇江。他们来自淮南,在司马鸿基的带领下,迁到了镇江的属县丹阳,定居于横塘家下村,后来又叫司马村。到1948年时,这支司马氏已历22世,族人遍及各地。司马族子孙在此代代相传。

  宇文的来源:有一些复姓,他们在镇江基本就是一个家族,如镇江复姓宇文的有20个人,其中19个人都来自一个家族。魏书《宇文莫槐传》云:“匈奴宇文莫槐出于远东塞外,其先南单于远属也,世为(鲜卑)东部大人。”说明了宇文氏出自匈奴,居住在(鲜卑)的东部一带。在晋时,宇文氏移民到了中原,后又延伸到了江南,在民族融合中逐渐成为了汉姓。

  尉迟的来源:镇江复姓尉迟的也属于一个家族,共有3人,分别是儿子、父亲和姑姑。他们的户籍资料显示,其祖籍来自吉林。尉迟原来是鲜卑族部落的名号,后来把部落的名号作为部落内各家族的姓氏。

  另外,夏侯、巫马、呼延、第五这些复姓,镇江就只有一个人了。

  镇江的方言

  吴方言区的镇江方言却有着北方韵味

  因为镇江是个移民城市,人口复杂,所以这里的语言形成了一大特色。很多人可能很奇怪,镇江的方言明明属于吴方言,但又和吴方言有着很大区别,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镇江的方言是怎么形成的?要弄清这一点,还是要从镇江的移民说起。

  大批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到镇江后,很快融入当地社会,带来了人气和文明,并使原处在吴文化圈内的镇江在人口结构、生活习俗和语言使用方面发生了北化现象,并一直影响至今。唐代诗人张藉说过:“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他说的就是在语言方面发生的北化现象。

  镇江方言的用语是生动有趣的,言谈之中常让人感到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如方言中“歹怪他就不听我的”句子。这里的“歹怪”,意思是“偏偏”。话的意思是他偏偏就不听我的。如“火豆我就过来”。这里的“火豆”意思是一会儿,等会儿,马上。话的意思是我马上就来。还有“来丝”和“结棍”,都可以表示比较好,很不错的意思,“你蛮来丝的迈”,就是夸奖你的人不错;“你这个人蛮结棍的”,就是说你这个人蛮有本事的”。这些话语如果脱离了镇江这个环境,对外地人来说,也就如“外语”了。

  镇江方言是当地人民世代累积的文化积淀,一些儿歌民谣、民间故事、地方戏、竹枝词、小说散文、评话说书、吉语讳词等等,都蕴藏着丰富的方言文化信息。用来吟诗作词也是可以的,虽然用方言描述时,可能文字看上去不如普通话那样精美,但朗读起来的效果绝对不比普通话的韵味差。如镇江籍文字训诂学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胡邦彦用镇江方言写的竹枝词活泼有趣:“新买布鞋待旅游,三朝脱底没人修。天花乱坠千般好,广告原来绿踏油。”“咬文嚼字性偏耽,脸肿头青兴尚酣。板板居然六十四,真正出了幺二三。”词中引用的“三朝”“绿踏油”“板板六十四”,都是镇江特有的方言,叙事状物,惟妙惟肖,老镇江人读起来是津津有味。

  镇江方言是如何“北方化”的

  到了清代,镇江的方言有了较大的变化,它的发音比扬州话似乎更接近北京话。主要表现有:“儿”尾名词多于“子”尾名词;见、系、细音字声母多念j;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调型曲线与北京话平行。这种变化可能是京口旗营出现的缘故。

  由于旗营的存在,镇江城区中出现了蒙满人同汉人之间相互影响、互相共存的局面。这种居民成分的变化也导致了方言性质的变化。

  八旗兵在镇江城内的大规模驻扎,少不了要与汉人打交道,这些旗人原籍多为蒙古,但是语言基本上是“京腔”。这种“京腔”对镇江方言的影响还是随处可见的。有这么一个现象,镇江话中一般是没有儿化音的,但却有儿化的动作,比如:明天,镇江话叫“明厄”,这个“厄”是入声,连在一起,有点像北京话的“明儿个”,因为镇江人的发音习惯,发不出那个儿字,所以简化成了“明厄”,这个明显是受旗人说话的影响。

  辛亥革命后,镇江方言又受到了江北移民的冲击,大量的江北移民流入镇江,增强了苏北话的影响力。受苏北话的影响,镇江方言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如“儿”的尾名词逐步被“子”尾化,如“兔儿”已渐为“兔子”所代替;家已多念gā了。现在一些镇江人到南方去,常常一开口,便被外地人称之“江北佬”,这与他们镇江话中杂有苏北话的腔调是有关系的。

  如今,想听到一口完整流畅的镇江方言,已经有相当的难度,不过镇江方言中一些最生动的词汇还是不绝于耳的。如饭桌上赞刀鱼鲜美,年轻人也会说“清蒸刀鱼透鲜!”小孩子形容“铅笔削得很尖”,也不时地冒出“铅笔削得雪尖”的字眼,至于形容一个食品的“脆”,相信这里的大多人仍喜欢用“蹦脆”“蹦蹦脆”“脆蹦蹦”来描述,确实“蹦”字一用,妙趣无穷,仿佛脆得如闻其声。

  即使是外地的游客,只要在镇江这个城市呆上几天,所到之处,也总免不了要听到一些镇江人的“成语”,如“小小不言”“走头六怪”“黑却麻污”“一铺狼烟”等,若没有当地人解释,自己去猜想的话,知晓答案后往往会捧腹大笑。如当地人说“这个人走头六怪滴”,绝不是说这个人长得不好看,像个妖精似的,而是说这个人很不听话,脾气不好。

  一些镇江方言词汇中的代词,对外地人来说最新鲜,模仿得也快。他们常常喜欢模仿镇江方言的代词,如“这块”“那块”等,一些其他的常用词,什么“假吗假吗的”“鼻塌嘴歪的”,也会从他们的嘴里冒出来。不过总的说来,都像我们说外语,不太正宗。

  镇江人的个性

  镇江人遇到不平之事不喜欢开打,而喜欢找人评理

  镇江的这些文化背景,也造就了镇江人独特的文化性格。在某些外地人的眼中,过去镇江人不知是口音的北化,还是穿着上的“土”气,常常会被他们称为“江北佬”,这里面可能有肯定镇江人古直的成分,但也不乏轻视的味道。现在这种说法已经极少听到了,可能跟镇江人的普通话水平和有钱人越来越多有关。

  总体来说,镇江人的性格既有南方人的温婉细腻,又不乏北方人的开朗豪迈。

  比如镇江人遇到不平的事,不像北方人那样还没说话就开打,而是多喜欢找年长的人出来评理,讲讲道理,然后私下里把矛盾解决。只要双方是讲理之人,都会有较长时间的辩解论理过程,虽说双方的言语听上去不如苏州人那样的声调平缓,而是语速稍快,激动时也会吼上几句,但很少出现一上来不讲理就拳脚相向,以武力压制对方的事。

  这种遇事讲理之风源于镇江人古朴通情达理的个性。早在旧《图经》中就说镇江人“本泰伯之化,有谦让之风”。元代《至顺志》就说得更清楚:“乡党之士,平居习寓先生长者之言,崇道义、尚廉耻……谓非风俗之淳美,可乎?或以京口在昔用武之地,而称斗力为所长者,亦浅浅耳。”

  但凡事有好有坏,这种喜欢讲理的风气做过了就成了“坐而论道”,作风漂浮了。《江苏省乡土志》中批评这种人是“长于持论,短于有为,勇于发端,怯于临事。”真正遇到需要自己出力的事,这些人就“小鬼晒太阳,没影子”,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当地人把这些人称为“醒得早,起得迟”的人,是一批动口不动手的“评论家”。

  贾子彝在《江苏省会辑要》中对镇江人个性的另一方面,也有准确的评价。他说:“然因此而后世之演变固执,不易转移,故镇江人士守旧思想,过于他邑”。认为多数镇江人对新事物的出现,适应性不够,存在着守旧、固执的一面。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位画家,不仅精于山水人物画的构思,他对镇江人性格的剖析也是入木三分的。

  这一点可能跟镇江人的“小码头意识”有关。

  镇江人“小码头意识”的来源

  由于水运的发达,镇江人的“小码头意识”是比较强烈的,就是山头主义,相互拆台的现象比较普遍,有消极和危害性。

  由于镇江紧靠长江,运河又很发达,越来越多的镇江人喜欢上了经商活动,尤其是民国初时,他们或三五成群到外地去学徒,做小生意,开小商铺,借此起家的大有人在,如大银行家陈光甫就是其中的成功人士;或凭借自已的手艺到外乡去谋生,那时到上海、无锡去开理发店的特多。

  有了钱后,一些商人就如同暴发户,摆阔的陋习相当普遍。俗话说:“扬州的盐商,镇江的木客”。木客指过去经营木业的商人。过去镇江城内的鲇鱼套一带是存放木材的天然仓库,木材堆积如山。因此,镇江的木客不仅多,而且同扬州的盐商一样的富有,民间常把木客同盐商相提并论。有关木客行贿和摆阔的传说不少。据说清道光年间,镇江有个木客老板想要知府大人放宽一点自己经营木号的税收,趁知府大人的太夫人80大寿的机会,让自己的太太送去厚礼。不说厚礼之重,单是太太从大门下轿到后厅,一路上都铺了绿色的绸缎,其摆阔的气焰,令人惊讶。

  “小码头意识”也影响了镇江人的创新精神,使镇江人个性中的消极作用显现出来,危害性不小。不少人满足于小打小敲,缺少突破意识,弄不出大名堂。

  特别到了清末,镇江人原有的开放精神开始退化,这种守旧和固执的性格,影响了这个城市的进步。以当时修建津浦铁路为例,原来的计划是津浦铁路一直修到镇江的,可是镇江的一些商人担心火车运输会影响、分流镇江码头的水运业务,就到北京去找关系,游说有关的官员从中作梗,取消了火车直达镇江的计划。而同样有水运优势的南京,却抓住时机,促成了此事,这一短视的行为,使镇江丧失了一次发展的良机。

  镇江人也不乏知错就改、讲义气的豪迈

  不过,镇江人知错就改和讲义气的性格也很突出。这里有个典故。

  从前剪子巷内有一个专门做剪子的工匠,人非常聪明,手艺也不错,打制的剪子许多人都来买,生意相当红火。这个剪子匠还有一个特长,他的棋下得很精,开铺子以来没有人赢过他。

  据说他能够一面做剪子,一面下棋,做到娱乐生产两不误,剪子巷里的一班同行都佩服他的本领。日久天长后,这个剪子匠开始骄傲起来,自以为天下无敌,竟然在他的铺子门前挂上了一块木牌,上书“南车北马”四个大字,意思是说:南方的棋手和他下棋,他可以让一个车;北方的棋手和他下棋,他可以让一个马。招牌挂出后,几年内确实也相安无事,仍然没有棋手胜过他。

  后来一个远方有名的棋手听说了这件事,就从很远的地方赶到剪子巷和他对局。开始这个工匠并不在乎。可是走了几步,手里的铁锤开始停打了;又过了几招,自己就拿下了门前的木牌;接着又下了几着,他就把木牌放到火炉里烧了。这个剪子匠下棋失败后,非常后悔,明白了天外有天的道理,第二天就关门,搬到外地去了。剪子巷内的其他剪子匠也很讲义气,都先后搬走了。从此巷名依旧,可里面再也找不到一个剪子铺了。

  链接

  有镇江网友在网上用方言取乐,出了一张镇江方言四级考卷,有一题是翻译,就是将著名诗人骆宾王的咏鹅诗用镇江话翻译一下。

  原诗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翻译后为:窝则,窝则啊窝则,昂着歪歪扭扭的颈康,对则天桑则叫则叫地,血白血白的窝毛,滂在鳖落鳖落地髓桑。红通通地爪则,在髓里头则划则划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