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施(资料图片)
中广网北京5月13日消息(记者侯艳)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今天(13日)结束。建筑物和道路应当建设无障碍设施;城市公共服务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无障碍服务;残疾人可以按照规定携带服务犬出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些内容都将写入条例之中。
64人网上提意见 残疾人士:设计之初就应征求意见
中国目前的无障碍环境如何?条例将从哪些方便改善我国的无障碍环境?
杨青风:我们在建造无障碍设施的时候,无论是坡道、盲道,我觉得都应该邀请残障人参与意见,从设计之初就应该征求意见。
杨青风是一位盲人,他对于使用无障碍设施有着切身的体会。为了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国务院法制办从4月25日开始在其官方网站公布《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征求意见稿)》全文,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以通过写信或上网的方式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
今天是征求意见的截止时间,记者登陆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显示有64人在网上提出意见。中国残联是条例的起草单位之一,对于这个数字,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对了如下解读。
吕世明:实际上多是关注,少不一定是不关注,因为这个无障碍建设条例我们是历时几年,在此之前,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从县级以上的各级残联、各类专门协会,征求意见的范围和广泛性都很全很大。下一步我们还会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而且结合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其中要吸收合理的意见,更好地完善条例的内容。
无障碍设施(资料图片)
残疾人出行还有很多不便 应强调软件服务重要性
近几年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有了显著改善,特别是借助奥运会、残奥会、世博会、亚运会等大型国际交流活动,全国无障碍设施的普及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残疾人出行还是有很多不方便。
肢体残疾人白云峰:大家很多做无障碍吧都是在门口做文章,比如有坡道可以进去,但是进了一个建筑物里面行动起来还是很不方便,比如有时滚梯不太适合残疾人使用,包括商场里很多地面装修很滑,很多地方没有轮椅安排,很多残疾人不敢进商场,越大的商场越不敢进。还有比如北京的过街天桥很多,残疾人出门要过街是很费力的。
盲人听众杨青风指出了软件服务的重要性。
杨青风:其实我觉得现在的硬件比如盲道、坡道已经很常见了,但是我们的盲道无障碍状况还需要提高,比如盲道上有障碍物。另外一个,比如无障碍红绿灯,提示盲人是红灯还是绿灯的响声,有很多地方都不响,如果响的话有的声音也特别小。在硬件做好的基础上有很多软件需要完善。
根据意见稿,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和道路都应当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建设无障碍设施。
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对已建成的不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的建筑物、道路等等,由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了改造的中长期计划来分步实施。无障碍设施的改造由设施的所有权人或管理人来负责,同时列明了四类优先,推进无障碍改造的机构和场所。
无障碍设施(资料图片)
对条例出台残疾人朋友表期待 如何"落实"更重要
对于条例的出台,很多残疾人朋友表示期待,但也指出如何落实更重要。
白云峰:现在醉酒驾车有惩罚,我觉得从法律的角度是不是也可以对这方面,比如没有完成无障碍建设也有一定的行政处罚、批评、约谈等形式,让大家真正从脑子里认识这个事儿,而不是仅仅从道德上重视这个事儿。
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表示,条例对此也作了规定。
吕世明:对于法律责任这方面,条例明确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责任,促进新建设施严格执行无障碍标准,加快改造推进信息交流无障碍等等方面都做出了行政职责和规定。
盲人听众杨青风说,现在很多人觉得无障碍设施是专门给残障人建造的,这种看法有点片面。
杨青风:以往大家觉得无障碍设施是给少数人做的,是给残障人做的,我觉得这个概念其实是不对的,比如现在很多小区都有坡道,每天走的更多的是自行车、婴儿车,老人,所以无障碍设施并不是专门给哪类人做的,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用到这个设施,所以这些设施是非常有价值的。
无障碍设施(资料图片)
无障碍环境建设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还需大家更多努力
吕世明也完全赞同这一观点。
吕世明:因为无障碍建设和环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群,是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和社会成员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必然条件。
吕世明同时表示,我国目前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还需要大家更多的努力。
吕世明:特别是新建的设施不规范、不系统。全社会的无障碍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这需要我们加力推动,这需要立法、通过提升法规意识,人性化服务的意识,对推进无障碍条例的执行度都需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