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张竹君,1879年出生于广州西关官宦之家。1900年毕业于广州博济医院(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学班。先后创办禔福医院和南福医院,自任院长,开国内女界创办医院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她发起成立中国赤十字会救伤队,率医护人员前往武昌,并掩护革命党人黄兴、宋教仁随队同往,被称为“中国的南丁格尔”。其后,在上海疫病流行和灾害期间,她募资开设专科医院,救死济危。淞沪抗战中,她积极参与救伤。1964年去世。
夏日一天,艳阳高照,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一片繁忙。这所有着176年历史的中国最早的西医院,吸引着从各地慕名而来的病人求医问诊。
这里是孙中山学医及革命运动的策源地,也是培养南粤女杰张竹君的摇篮。走进古建筑博济楼的院史馆,翻看张竹君灰白的旧照片以及当年有她名字的同学录名册,记者感到如同走进时光隧道,这个超凡脱俗的女性的事迹恍如影像,在眼前重现。
■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文/图
开女界创办医院之先河
“张竹君是我们医院前身博济医院的优秀学员,为辛亥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给我们医院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史馆筹备负责人杨聘英说。
1879年,张竹君出生在广州西关,父亲是三品官员,家境富裕。广州是与洋人最早接触的地区,风气远较内地开通,可一个来自大户人家的“西关小姐”到美国传教士嘉约翰开办的博济医院医学班学西医,在当时看来仍是件离经叛道的事。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史馆保存的资料中,记者找到了答案。原来,张竹君不幸在七八岁时患上严重的脑病,半身瘫痪,当时的中医名医均束手无策。家人抱着“病急乱投医”的心态,把她送进博济医院住院,经过治疗竟痊愈了。从此,张竹君立志当一名西医。
早在1837年,当时的院长伯驾便招收了3名青年传授医术,开启了中国西医学教育的篇章。1866年,医院设立博济医学班,这是中国最早的西医学科,也是中国第一所男女共学的学校。1897年,张竹君入学,1900年以优等生毕业。
这时,张竹君有位闺中密友叫徐佩萱,也是富家女儿,后嫁给名门公子李晋一。夫妻感情深厚,可惜后来李晋一患急症去世,徐佩萱终日闷闷不乐。张竹君看着这位亲如姐妹的至交整天沉溺在沮丧中,常常劝慰她,拉她与自己合伙在广州荔枝湾开办禔福医院,开女界创办医院之先河。医院专为贫民治病,在病人交口称赞中,徐佩萱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两年后,张竹君又与徐佩萱在柳度桥开办南福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已故心内科专家刘泽生对医院历史颇有研究。她在论著《晚清广州博济医院的杰出学生》中,讲了这样一个小插曲:历史名人史憬然是张竹君在博济医学堂的同学,史憬然在两位哥哥影响下加入兴中会,为支持郑士良发动惠州起义而变卖家产。1901年,史憬然在广州染上霍乱,入住张竹君开设的禔福医院。张竹君对她看护备至,无奈史憬然病情过重,怀着对未竟事业的遗憾离开人世。好友史憬然的病逝,给张竹君沉重打击,也让她更加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
成立演说会宣扬新思想
“张竹君坐大轿——倒看洋书”,是以前广州流行的一句歇后语,从中可见张竹君的性格。
张竹君身材高挑,鹅蛋脸,高鼻梁,大眼睛,喜欢着洋装,穿高跟鞋。她把诊所开在广州市,每次从西关大屋出门,都坐四个人抬的敝篷椅轿,引得路人驻足侧目。她每次出门都会顺手带上精装洋书一本,在轿上看书,显得神情严肃。
“事实上,在轿子上看书,忽上忽下跳动不已,哪里看得下去,于是‘张竹君坐大轿——倒看洋书’在朋友中成为笑谈,并愈传愈广。”刘泽生记述道,张竹君还有一个大胆举措,即发起成立了演说会,针砭时弊,宣传维新思想,抨击封建纲常礼教,提倡男女平等,为妇女解放鼓呼。“每到礼拜的日子,她就演说,听的人一天比一天多。”
张竹君常说:“现在各国强盛的缘故,是在乎努力争求有用的学问,若稍懈怠一点,就难存留,故此中国该当人人专心有用的实学。国是众人合成的,人人该当想尽自己的职分。”“我们如今的责任,要紧是把西洋那些好规矩,好学问,慢慢栽下种子,后来就能够发达生长出来。”……张竹君的“宏论”,让人耳目一新,难怪听过她演说的人都惊叹:“二十三岁的姑娘,怎么高明到这步田地!”
张竹君的“奇谈怪论”不胫而走,当时不少社会名流如胡汉民、马君武、朱执信、周自齐、卢少岐等对她肃然起敬,成为演说会的常客。夏日来临,天气闷热,张竹君则长期租用一条大船,取名“紫洞庭”,邀请他们一同上船游弋珠江,大家侃侃而谈,大有同舟共济之慨。
“对三纲五常,尤其是男尊女卑,张竹君深恶痛绝,大力提倡男女平等。为此,她还身体力行,开办了一间专收女学生的育贤女学。她除了教医学外,还教天文、地理等。她每次讲课,说到国家艰难百废待兴时,总是悲痛叹息,其真情深深感染和打动了同学们。”杨聘英说。
机智勇敢两次掩护黄兴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心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说,张竹君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充分体现她的胆识。
1904年,张竹君到上海发展,几年下来,就开了几家医院。这期间,张竹君的好友徐佩萱去了一趟南洋,加入了同盟会,回到广州后,开了一家画店,作为联络站,改名徐宗汉,积极从事革命工作。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史称黄花岗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徐宗汉冒险为战士们送枪炮。起义失败后,她掩护黄兴化装逃到香港,经过一场生死患难,徐宗汉与黄兴结为夫妇。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黄兴、徐宗汉、宋教仁北上,但由于清朝关卡检查严密,无法到达武汉。
“他们千方百计绕道来到上海,徐宗汉找到了张竹君帮忙。张竹君明知前路危险重重,随时会掉脑袋,但她把生死置之度外,一口答应想办法把他们送到武汉。”王景峰说,几经商榷,张竹君组织医护人员成立中国赤十字会救护队,前往战场救助伤员。他们一行数十人,由张竹君领队,黄兴、徐宗汉、宋教仁也在其中,登上英商怡和公司的江轮溯江而上,果然躲过沿途的检查。
1911年10月28日,黄兴、徐宗汉和宋教仁抵达汉口。这时武汉的局势一片混乱,北洋精锐部队大举南下,黄兴立即担任了战时总司令,指挥若定,极大地稳定了军心,鼓舞了武汉军民的士气。
打退了北洋军队对武昌的进攻,岌岌可危的形势稳定下来,各省纷纷独立。1911年11月27日,清军反攻,汉阳失守,长江被清军封锁。张竹君借赤十字会的渡船,再次冒险护送黄兴和徐宗汉从汉阳渡江到武昌,让他们安全脱险。
出入枪林弹雨救治士兵
“躬率高足驰赴战地施展仁术,救死扶伤,志虑宏远,宗趣正大,南丁格尔之再见”。在1911年10月21日的《申报》上,上海五洲药房经理项松茂刊登致张竹君的公开信,称赞张竹君的义举,并积极捐赠物资。
杨聘英说,张竹君率领的中国赤十字会的宗旨是“本人道主义,救护因战受伤之人,不论何方面人,视同一体。”救伤队在武汉枪林弹雨中工作了一个月零三天。伤员多,工作量大,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120多名会员克服了超乎常人想象的困难。
张竹君也几次遇险:1911年11月 10日,她在汉口登船去武昌,清军突然而至,向她开枪,幸亏小船疾驰而去,一连7枪都躲过了;1911年11月15日,她率队去汉阳作救护工作,因劳累过度无法步行,只得由轿子抬着前行。队员们都佩着赤十字臂章,队列前后都打着赤十字会旗,可就在他们通过汉水浮桥时,清军竟向他们开枪,见没打中恼羞成怒,朝刚登岸的轿子开炮。幸亏有人听到炮弹的呼啸声,猛然将张竹君连人带轿推倒在地,才逃过此劫。
在一次手术中,张竹君的左手被划破,伤口感染化脓,高烧不止,但仍然坚守岗位。她率领中国赤十字会救伤队,出入枪林弹雨,救疗受伤士兵1300余人,不仅受到中国人的敬仰,西方报刊也多次报道颂扬,被称为“热心办事,可为中国四万万人模范。”
张竹君回到上海的时候,各界举行了迎接英雄凯旋式的盛大欢迎会。起义军授予张竹君“巾帼伟人”匾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又授予她“立国纪念勋章”、“赤金红十字军功勋章”及“中华民国忠裔纪念章”,以表彰其功德。
王景峰说,中华民国成立后,张竹君早年的好友,多在民国政府担任要职。但她却专心致志地在上海新加坡路南市医院当院长,很少在公共场合出现。后来,淞沪抗战中,年过半百的张竹君还积极参与救伤工作,其爱国爱民的精神至今让人敬仰。
人物访谈
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沈慧勇教授谈张竹君的成长环境:
博济医学班革命志士众多
“在张竹君的成长历程中,博济医院医学班的校友们对她影响很大。”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沈慧勇教授说,该班杰出学生很多,孙中山就是其中之一。
据医院史料记载,孙中山入学时20岁,全班男生12人,女生4人。他虽然学习仅一年,但孙中山却给院长嘉约翰提过不少建议。例如当时受“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影响,教室中男女同学座位间都设有帷幔,而且男生不可参加妇科的临床实习。对此,孙中山提出要撤销帷幔,并让男生参与妇科实习,理由是“男医生以后也会遇到妇科病人”,嘉约翰欣然接受。
1895年,孙中山在广州发动首次武装起义。事败,他潜入博济医院,在校友协助下乘船脱险,由澳门赴日。据统计,在1911年、1912年和1916年的革命战争中,有超过600名伤员在博济医院得到救治,孙中山一直与博济医院保持联系。
郑士良与孙中山同班,时常聚在一起谈国事,日后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广州起义失败后,他和孙中山一起避走日本。1900年,乘北方义和团运动之际,奉孙中山之命指挥惠州起义。
沈慧勇说,“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康广仁、革命女杰史憬然等,均是博济医院医学班的学生。当时在博济医院医学堂学习的学生多是有志西学的年轻人,比当时一般醉心科举考试的青年人更关心国事,更有探索中国问题的精神。他们在接受科学启蒙的同时,也必然接受思想的启蒙。
“他们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热心学习西医,积极参加戊戌维新运动和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张竹君在博济医学班学习,在思想上自然也受到了熏陶,毕业后也践行了“救人救世救国,医人医身医心”的宗旨,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
专家评说
传奇女杰 独树一军
官宦之闺、西医之优等生、女权运动者、多家西医院院长、辛亥革命健将,集于张竹君一身,这在百多年前的中国,其色彩确实传奇。
1900年,张竹君毕业于广州博济医院医学(西医)班,与徐佩萱(后改名徐宗汉)在本土西关创立禔福医院,执女界办医院之先鞭;为倡行男女平权,张竹君身体力行,发起演说会,鼓吹民权新理念,针砭时弊,抨击封建纲常礼教;又创立育贤女学,登台讲授医学、天文、地理等课,为妇女解放鸣锣开道,以扶国势之维新。
与徐佩萱结义,张竹君默默践行“救人救世救国,医人医身医心”的信念。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汉上革命党人群龙无首,呼唤革命党领袖黄兴驰赴前线督战。为掩护黄兴、宋教仁等人冲破关卡尽早赴汉,张竹君智慧与肝胆迸发,自任领队,发动上海医护人员数十人,使黄、宋混迹其间,组成“中国赤十字会救伤队”奔赴武汉战场,为辛亥革命谱写了“暗渡陈仓”的惊天之笔。随后,她言与行俱,率领救伤队,等闲枪林弹雨,一月救护千余伤员,赢得国人乃至西方媒介的敬仰与颂扬。
民国以降,“巾帼伟人”张竹君之忘年至交,多入政府要职,而她乐当医院院长,孜孜以求于事业。淞沪抗战事起,年逾半百仍救死扶伤,英姿不减当年。旋至息影家园,其救国医人之楷模,终其一生。
旁边故事
马君武为张竹君写传记
马君武是中国近代学者、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他精通英、日、德、法等国文字,写得一手好诗,曾用旧诗格律译拜伦、歌德、席勒等人的诗篇,编译了《德华字典》等书。他还是第一个翻译并出版达尔文《物种起源》的中国人。其后半生致力于科学教育事业,先后任上海大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中国公学校长,1927年在梧州创办广西大学并任校长。他和张竹君之间有着一段浪漫的故事。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宣传拓展科副科长王海芳告诉记者,她查阅过大量资料,看到对现代文学史料颇有研究的蔡登山等人曾写过马君武和张竹君的故事。1901年,马君武在广州英文夜馆任教期间,认识张竹君,对她的言论非常佩服,从此每逢张竹君演讲,马君武必往“捧场”。久之两人渐熟,马君武表露出爱慕之意,但张竹君早已和东莞富绅卢宾歧的儿子卢少歧来往甚密。
马君武在对张竹君百般暗示都得不到明确回答的情况下,便用法文写了一封求婚信,词藻典雅,情意纯真,张竹君看了感动不已。可张竹君不愿伤卢少歧的心,便给马君武回了一封信,大意是:希望马君武多为国家社会尽些力量,一旦结婚以后,不但为家务所累,也将受儿女牵缠,所以婚姻问题,暂时不要作考虑。后来,卢少歧理解张竹君的纠结情绪,黯然离去。
马君武经此打击,离开广州而远走南洋,追随孙中山到了日本。可马君武总不能忘情于张竹君,曾以“马贵公”的笔名,在1902年的《新民丛报》上写了一篇《女士张竹君传》,称她是“中国之女豪杰”,文末附赠竹君诗二首:其一为“沦胥种国悲贞德,破碎山河识令南。莫怪初逢便倾倒,英雄巾帼古来难。”其二为“推阐耶仁疗孔疾,娉婷亚魄寄欧魂。女权波浪兼天涌,独立神州树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