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氏后人吁建姓氏文化博物馆
名称:林石家塾(区家祠)
地址:越秀区中山四路芳草街48号
性质: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程度:★★★★
■阳光社区记者 邓毅富 通讯员 周欢欢 文/图
新快报“让阳光照进老房子,寻找身边的古书院”征文活动开始以来,越来越多的读者报名参加。这回我们来说说中山四路的区家祠,它多年来一直处于荒废状态,近日传出了修缮活化的利好消息。区氏后人则向阳光社区记者表达了希望办成广府姓氏文化博物馆的愿望。
【记者走访】
外墙修缮一新 院内杂草丛生
在农讲所的右侧,有一条宽四五米的小街,叫做芳草街,区家祠就在离街口一两百米的地方。它是广州地区区姓族人祠堂。
记者在区家祠看到,门的两边分别有一块石碑,左边标示着“区家祠”,右边则写着“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内部控制待公布”。这块牌子于1994年由广州文化局设立,表明当时有关部门已决定保护区家祠,遗憾的是至今仍然没有确定保护措施。
进门后,便看到书院的主体建筑,大门石匾有“林石家塾”四个大字。而书院的主体建筑就面对着一块不小的空地。据说旧时曾是一个很大的池塘,后来为了做小学操场,便用石英板填平了。书院的左右两边各有一条巷道,如今还有街坊居住于此。
记者看到,祠堂的大门和外墙已修缮一新。书院屋顶的飞檐也被重新雕刻、油漆过,上头的漆画栩栩如生,色彩鲜明。走进书院,里面的三进大殿框架保存良好,但内置构件全无,天井下的石板上竟长着比人还高的杂草,失修荒废之景令人唏噓。
【街坊建议】
区姓后人建议设广府学堂
60多岁的区炳全是区姓后人,近日他提出了将区家祠打造成广府姓氏博物馆的建议。他告诉记者,包括区氏在内的岭南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区家祠可以通过陈列名人事迹、姓氏族人变迁史,研究推广姓氏文化。“通过这种寻根活动,可以提升广府文化的凝聚力。”
相比之下,区姓后人似乎更关注区家祠作为古书院的功能。“最初区家祠就是学堂,并且一直文脉相传,屈指一算已有120多年。”区炳全建议,在区家祠开办平民化的广府学术讲坛。他说,区家祠前面的农讲所就是以前的番禺学宫,过去是大型官办学校,而“林石家塾”是小型的私人学校,两者相得益彰。而广东省文史馆馆员曹磊也认为,“将广府文化与尊师重教结合起来,会给民间传统教育提供很大的空间,也是古书院活化的有效方式。”
据了解,越秀区有关部门从8月份起公开征集区家祠文化项目合作方案,致力于将区家祠活化成“越秀文化新名片”。
【书院历史】
百年古书院文脉相传
区家祠建成于清朝光绪九年(1883年),又名“林石公祖祠”、“林石家塾”,名称来自于区氏家族的六世祖区册(号林石)。据考证,区册是“唐宋八大家”魁首韩愈的得意门生。据记载,区册晚年在乡里教书育人,嘉惠后学,族人景仰他的德行教泽,特地建了“林石家塾”,为区姓族人弟子读书应试之用。
在民国时期,区家祠做了海珠书院,祠堂里面便是学堂。到了1949年,这里成为芳草街小学,直至2001年芳草街小学并校撤走。2006年,它出租给一家餐厅。2009年,被政府收回。
征集令
让阳光照进老房子 寻找身边的古书院
如何让老房子能生存、受保护、能利用、可发展?从即日起,阳光社区发起“让阳光照进被遗忘的老房子”的活动,你可以报料、拍照、写稿,将你发现的认为有价值的老房子与大家分享。我们也将邀请专家们前去鉴定,并作报道推广。
阳光社区与古粤秀色本土教育网站(www.gyxs.net)联合举办“寻找身边的古书院”征文比赛,详情可进入以上网址查询,欢迎中小学生和广大街坊积极参与。
投稿邮箱:ygsqxkb@126.com
报名电话:85180844 13902246423
新浪微博@新快报阳光社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