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河北献县境内墓葬群有“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去年下半年开始,河北考古工作人员对此展开调查及野外勘测。
昨日记者获悉,省文物保护部门初步勘测这一墓葬群现存37座汉墓。有专家推测,当地有名的“云台山”便是当年“凿壁借光”苦读的汉代丞相匡衡的墓地。
此外,这一汉墓群还包括倾财力搜集孤本善籍、续接断代中华文化的河间王刘德的陵墓,以注释《诗经》出名的“小毛公”——毛苌的陵墓。
据了解,为系统保护这一汉墓群,今年当地拟申报建设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考古勘测
■37座古墓为两汉墓
昨日,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献县汉墓群调查及勘测工作的领队白晓燕介绍,献县墓葬群早前有“七十二疑冢”的说法。上世纪90年代,该墓葬群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去年下半年开始,考古人员对这一墓葬群展开调查及野外勘测。
“历时半年的调查中,我们利用GPS卫星定位设备等技术手段,初步勘测这一墓葬群保存到现在、有较完整封土的为37座陵墓。”白晓燕说,通过搜集野外文物标本,可确认献县墓葬群主要为两汉陵墓,该墓群被称为“河间国两汉魏晋王陵区”更确切,是河北境内最大规模汉墓群。
■申请试发掘8座墓
白晓燕介绍,在献县汉墓群中,倾财力搜集孤本善籍、续接断代中华文化的河间王刘德的陵墓,以注释《诗经》出名的“小毛 公”——毛苌的陵墓,当地县志及相关史料记载了具体方位,墓主人身份可确认,但“很多墓葬仍为疑冢状态”。为此,省文物保护中心已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对其中8座墓葬进行试探性发掘。
“试探性发掘的目的是为了搞清楚墓葬本身的形制、墓室情况及墓葬边缘等信息,进而为保护整个墓葬群提供依据。”白晓燕透露。
记者探访
■“凿壁借光”的匡衡或葬献县
献县汉墓群保护现状如何?有何“重要人物”葬在那里?就此,本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出献县县城,往东10公里左右,便是当地有名的“云台山”。山高20米左右,山顶尽是苍松翠柏。
献县文保所所长张长虹介绍,“其实,这座‘山’是一座汉墓。因为封土高大,周边陵墓设施早已无存,才被误认为山。”。
对于墓主人的身份,有专家推测,该墓便是当年“凿壁借光”苦读的汉代丞相匡衡的墓。
不过,多年从事献县汉墓群研究的张长虹认为,“这一推测目前还缺乏史料印证”。
看来,只有期待将来通过考古发掘“眼见为实”了。
■汉武帝二哥的墓封土保存完好
出献县县城,往东5公里左右便是“献王陵”——刘德与其王后的陵墓。
史料记载,刘德是汉武帝刘彻的亲二哥。时间回溯至2000多年前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纵情淫乐,墓里随葬了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等稀世珍宝;与其为邻的河间王刘德却“修学好古”,倾财力搜集整理孤本善籍,续接了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的断代中华文化。
记者看到,整个陵区面积达百余亩,已不见了当年的祭祀场所、牌坊等地上建筑。陵区中央,一座高大的坟茔便是刘德与其王后的墓。虽然历尽千年,但封土依然高有四五米。
文物保护
昨日,记者获悉,献县有关部门正积极申请将境内汉墓群打造成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以更系统地保护及开发利用这一资源。
“河间王刘德被史学家赞为‘实事求是’,献县成为这一成语的诞生地。献县汉墓群打造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后,刘德献书故事及如何‘实事求是’也将得到充分展示。”张长虹透露,目前,当地有关部门正申请“献王陵求是广场”建设项目,拟今年开建。
“献县文广新局已开始申建‘汉墓群传导监控系统工程’。”张长虹还介绍,“建成后,80个传导探头将常年在各汉墓周围‘站岗’。”
昨日,记者获悉,献县有关部门正积极申请将境内汉墓群打造成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以更系统地保护及开发利用这一资源。
“河间王刘德被史学家赞为‘实事求是’,献县成为这一成语的诞生地。献县汉墓群打造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后,刘德献书故事及如何‘实事求是’也将得到充分展示。”张长虹透露,目前,当地有关部门正申请“献王陵求是广场”建设项目,拟今年开建。
“献县文广新局已开始申建‘汉墓群传导监控系统工程’。”张长虹还介绍,“建成后,80个传导探头将常年在各汉墓周围‘站岗’。”文/本报记者高其伦 摄/本报记者张雅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