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学者称中美关系历经风雨 友好合作是大势所趋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1日17:17  北京青年报

  40年前的今天,尼克松成为第一位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的美国总统,1972年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始。40年后的今天,在尼克松访华40周年纪念之际,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已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全球经济流通的重要动力。

  友好与合作是大势所趋

  从尼克松访华看四十年来的中美关系

  尼克松总统对中国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已过去整整四十年了。四十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非凡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抓住机遇,作出决断,实现了这震撼世界的访问,打破了两国关系中的坚冰,也给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带来了最大的地缘政治变化,使此次访问成为“改变世界的一周”。访问是两国关系的转折点:使两国关系从二十年的对抗和隔绝向着解冻、正常化转变,中美关系由此揭开了新的一页。访问为此后四十年中美关系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中的名言“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仍然是美国“一个中国”政策的经典阐述。现在美国政府和学者要讲“一个中国”的政策仍然要回到《上海联合公报》来,而“一中政策”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

  四十年来的中美关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中美关系却冲破障碍,克服困难,不断向前发展,当初最乐观的观察家也估计不到四十年后的两国关系会这样广泛、这样丰富。这四十年大致可以分作四个时期:从1972年到1978年两国决定建交是艰难的正常化时期,由于台湾问题,由于国际形势的影响,由于两国的国内政治,正常化用了七年时间;从1979年到1989年是两国关系得到初步的却是巨大发展的时期,两国各个方面的关系尤其是军方关系大幅度提升;从1989年到2000年是冷战后两国关系重新正常化时期,在后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经历了寻求新的战略基础和共同利益的转变;本世纪以来是两国关系建设性合作的新时期,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全球化趋势的深入,两国关系中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全球的内容,两国关系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四十年过去了,但当初使尼克松访问取得成功的基本历史经验今天对中美关系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要站得高,看得远,从大局看待中美关系,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大方向。中美关系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当初中美两国领导人是从国际政治和世界格局来看待中美关系的,现在更需要这样。如果拘泥于一些中美关系中的具体问题、争议,可能就会偏离或失去了大方向;把握了大方向,一些具体问题就会比较容易解决。

  要彼此尊重核心利益,照顾对方的关切。中美关系是利益驱动的。这两个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情非常不同的国家走到一起,根本原因就是有共同利益。美方很清楚中国领导人的关切,所以基辛格1971年7月第一次来就主动向中方就台湾问题交了底,尼克松更清楚地阐述了他的对台湾政策,由于美方尊重中方的这一核心利益,才使访问取得成功。今天仍然如此,各自采取的政策和举措要考虑对对方的影响,对方的感受,要设身处地为对方想一想。

  要求同存异。当初中美两国经历了二十年的对抗和隔绝,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中,两国的差异是非常非常大的,但双方把这些差异搁置了起来,以共同点为基础开辟了新的关系。《上海联合公报》就是求同存异的经典,它也因此成为世界外交史上一个杰作。现在两国的共同利益大大超过分歧,但分歧依然存在,而且以后也会这样。双方要正确处理分歧,不要让分歧把两国关系驱使到对抗的道路上去。

  要培植互信。当初二十年不打交道,双方的互信极其有限,而互不信任是很大很大的,因此一开始双方都非常谨慎地进行试探。但经过长时间坦诚、深入的交谈,双方都摸到了对方的底,也就有了基本的互信。可以说,当时中美领导人之间是有互信的,在后来中美建交时两国领导人之间也是有互信的。今天,中美双方更要多接触、多交流,诚挚、坦率、平心静气地进行讨论,把各自的战略意图、各自的政策和关切谈清楚;同时要继续扩大合作,在合作过程中逐渐积累互信。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四十年来的事实证明,中美友好与合作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美关系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陶文钊

  精心准备的撼世“握手”

  40年前的今天,一个凛冽的冬日,北京。美国总统尼克松走下舷梯,微笑着伸出手,和中国总理周恩来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卫星把这一幕传向世界,也让人们看到了“改变世界的一周”精彩开幕。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握手”,从外交博弈到秘密谈判再到宣传策略,中美双方一系列的精心准备,才“导演”出这震撼世界的历史性一幕。

  ■老帅“智囊”建议缓和关系

  在资深外交官丁原洪看来,尼克松能实现访华,既和国际形势演变相关,也有领导人战略决策因素。

  丁原洪告诉本报记者,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在不同场合发出要和中国改善关系的信号;而在中国,当时周恩来总理按照毛泽东主席的意见,请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四位老帅研究国际形势。老帅们经过大量调研后判断:在中美苏三大力量较量中,缓和中美关系对中方是有利的。此后不久,高层决定恢复中断多年的中美大使级会谈。

  1970年5月,中美大使级会谈因为美国入侵柬埔寨再次中断。正当中美关系似乎蒙上迷雾时,这一年10月1日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邀请美国记者斯诺和他站在一起,并请斯诺转告华盛顿:“如果尼克松到北京啦,我愿意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

  由于斯诺患病,未能及时传达消息。不过,美国稍晚通过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领导人转达了尼克松的口信,希望派高级人员与中方会谈。当中国表示美方要有解决台湾问题的意愿和方法时,美方给予了积极答复。1971年,中国利用日本名古屋世乒赛的机会,邀请美国队访华,“乒乓外交”使中美关系获得突破性进展。在这种背景下,经过双方的准备,时任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在1971年秘密访华,来敲定尼克松访华事宜。

  ■公告突出尼克松访华愿望

  1971年7月16日,中美双方发表了公告,宣布了尼克松将访华的消息。这份公报的内容也是经过反复推敲的。

  当时,美方希望表述为尼克松是应中国之邀来访问的,而中方则希望体现出美国是主动的。最终的公告是这样写的:“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这样就突出了访华是尼克松的愿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黄平表示,在当时复杂背景下,能够实现中美之间高层的直接接触,与毛泽东远见卓识的战略思想和周恩来高超的外交能力是分不开的。

  ■尼克松1959年即有访华念头

  美方披露的信息显示,其实尼克松担任副总统期间,就有了访问中国的念头。当年为尼克松撰写演讲稿件的詹姆斯·休姆斯回忆说,1959年12月21日在副总统尼克松家中举行的员工圣诞晚会上,尼克松就曾对他低声嘀咕说,“哪天我去趟中国?”后来,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一次记者会上否认了这种可能性,不过,访问中国的想法已经在尼克松的头脑中萌芽。1967年,尼克松在美国《外交》杂志上撰文,称“美国不能永远把中国排除在国际大家庭之外”。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关于 尼克松访华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