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北大有11个校长助理!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5日10:48  都市快报
北大有11个校长助理!

  近日,网友“摆古论今”微博透露,北京大学官网公布的校领导机构设置中,包括11位校长助理、5位副校长在内共有27人(2人兼任)。这位网友直呼“北大沦陷”,并评价说,“你们让胡适、蔡元培、严复,这些老领导汗颜啊!”

  这条微博引发网友对大学“衙门化”的一阵声讨。有教育学者认为,高校行政化日趋激烈,去官僚化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高校校长牛过部长?

  一个副部级的高校校长都拥有11位助理,那么中央政府各部委的部长们又有几位助理呢?对此,记者专门查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门户网站,发现各部委部长助理的数量都很少:其中最多的是商务部和财政部,均为4人;其次为教育部和公安部,均为2人;再次是文化部,仅为1人。

  此外,记者发现,清华大学的校领导机构没有设置校长助理,但是各级别的校领导总数也达到23人。中国人民大学的校长有6位助理,但是校领导机构的人数比北大和清华要少,仅为16人。

  “搞教育的人都忙着去当官了”

  在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看来,无论是北大的27人,还是清华的23人,或者是人大的16人,实际上都太多了,“早在几年前,中国的高校领导机构人数仅为13至14人的时候,我就已经发现了这种弊病”。

  他还透露,国外的高校,校长级别的领导一般也就3至4人,反观国内,往往是一个校领导就能出20多个副局级以上的干部。高校的行政化和官僚化往往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师资有限,人的精力和资源也有限,本来是搞教育的人都忙着去当官了,必然会对学校的教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面对当前中国的教改难题,高校的去行政化、去官僚化是当前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据此前媒体报道,尽管“高校去行政化”的呼声不断,但很多专家和高校人士认为,目前高校在这方面没有实质进展,取消行政级别也多停留于喊口号。

  北大回应:校长助理不占行政资源

  针对媒体的报道,昨天,北京大学在官方网站上作出回应,认为“其表述的部分内容与北大实际情况不符”。

  根据北京大学新闻中心发布的声明,北大的11位校长助理是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的服务性岗位,大部分校长助理在学校是兼职服务的,他们或是某个院系的教授,或是某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北大的校长助理的设置不同于其他国家行政机关的“部长助理”职位,职位的设立并不占有专门的行政资源和岗位级别,并非所谓的“校级领导”。

  声明中还说,北大校长助理的本职工作还是教学和科研,他们兼职协助分管校长处理相关事务,这在北大是常态。学校感谢媒体对北大的关心和关注,同时希望有关媒体能够遵守新闻规律,如实进行报道。

  综合广州日报、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