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社论]食品安全首入绩效考核,监督跟进当更有力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5日10:49  南方都市报

  摘要:国务院近日出台《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首次明确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决定》规定对于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地方,在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评优创建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同时要求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的具体规定,确保责任追究到位。

  国务院近日出台《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首次明确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决定》规定对于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地方,在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评优创建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同时要求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的具体规定,确保责任追究到位。(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一个以食文化自豪的民族,却在吃得是否放心的问题上一再表现出高度的不自信,诚如副总理王岐山在人代会上所说,食品安全“这件事我们很不好意思”。不自信、不好意思不但不需要讳饰,相反这种态度更像曙光之初现,因为“知耻近乎勇”,只有正视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和决策层历年来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和担忧一致,国务院新出台的这个《决定》没有丝毫的讳疾忌医。《决定》一开头就坦诚地指出,“当前中国食品安全的基础仍然薄弱,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制约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并称“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决定》的上述判断,至少让公众明白,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远非一些专家所说“其实我们吃得还不错”,也不像某种论调所归纳,“一些引起热议的食品安全话题都有杜撰成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心缘于媒体的炒作。相比于《决定》中显示的清醒,视而不见或者伪装没有看到显然只会阻碍食品安全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公众相信,随着《决定》的出台,当下那些似是而非之谈所造就的迷雾必然消散,共识将由此而生。

  围绕监管体制、诚信体系建设、相关保障措施等多个环节,国务院的这个最新《决定》颇多亮点,但正如媒体对这条新闻的处理所显示,最受关注者当在于“食品安全首纳地方绩效考核”这一点上。

  高度关注这一规定的理由,实因为通过绩效考核逼出地方官员对食品安全守土有责的意识,堪称时下健全监管体系之关键。众所周知,在新修订的刑法中,一方面规定食品安全犯罪情节严重者可处死刑,另一方面还单独列明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渎职的刑事责任,其既要加大食品安全犯罪成本以震慑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又期望有力制约监管者的立法意图十分明显。结合此前的一些制度,可以认为中国目前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提升监管水平的制度已经相当完备。然而,现实的环境又决定了,如果主政一方的官员责任意识淡薄,所有的制度建设就可能留下一个无法弥补的漏洞。能不能让地方官员像追逐GDP一样重视食品安全监管?这样一个问号之所以始终在公众心头徘徊,道理就在这里。

  《决定》将食品安全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这于地方官员而言,无异一道紧箍咒;提升食品安全议题的等次,使之能对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评优创建活动一票否决,更是对那些热衷政绩工程的官员的警示:让民众吃得放心才是最有面子的事情。(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背负绩效考核的压力,地方官员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有望增强。但由于绩效考核向来的封闭性,人们又不能不对考核是否真实有所疑虑。鉴于将食品安全问题归咎于媒体之炒作是一种驾轻就熟的思路,言之成理的担忧是,如果一个地方明明发生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却能够通过种种操作手法,营造出“天下无贼”般的繁荣表象,那么将来的绩效考核到底是以表象还是以实质为依据?因为食品安全有一票否决的价值,关系自身之政绩,这会不会反而驱使地方官员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之后致力于拼命捂盖子呢?

  破解以上困局,似乎只能寄望于《决定》中提到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食品安全万众瞩目,只要给监督力量以发力的空间,出了任何纰漏都不可能消解于无形,这是打破绩效考核封闭性的利器。如此一来,国务院的这个关于食品安全的最新《决定》之收到实效岂非指日可待?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