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张一力谈温州金改招才“难” 提三剂良方助招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5日15:35  温州网

  核心提示:

  【温州网•原创报道】熟悉张一力的朋友,都知道他酷爱打羽毛球,每周一次几乎从不间断。可最近这段时间,他在球场上总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5月18日,温州市金融研究院成立,面向全国发出悬赏招聘令,公开招募执行院长1人、学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8人。可过去一个多月了,负责“招才”的温州大学商学院常务副院长张一力说,到目前为止,还只有20多人报名应聘。

  高薪厚禄仍是良将难觅,这让研究院“管家”张一力忧心重重,连打球也提不起了往日的激情。谈及这一个多月的“招才”工作,他深有体会得用了三个字“非常难”。

  眼睛一亮的人才难找

  随着这几年,各地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特别是金融方面)研究人才的需求极为旺盛,使得“招才难”成为客观存在的难题。

  而对于温州的这场金改来说,其择才难度又更为突出。民间金融在国内原本就是空白,它与正规金融人才的知识结构间仍有一定差距。

  张一力说,从这一个多月时间报名的情况来看,报名的人数、人才的知识结构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大多数报名者均偏重于数理,金融工程专业占据了大部分的名额。对金改中的温州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能设计出多少金融产品。急需的还是注重金融创新、金融组织、金融监管等方面的人才。

  但要解决这个难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寄托于金改的推进,国内更多高校能开设出民间金融研究方向的学科,培养出更多的博士,硕士。而这样的背景下,也造成能让我们眼睛一亮的人才并不多,使得招聘工作速度相对滞缓。

  高价不是招才唯一筹码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被认为是吸引人才最好办法。

  求贤若渴的研究院也是不断加高价码。以执行院长为例,之前给出的是“年收入30万-60万元”,现在已经改成了“年收入不低于60万元”。但一段时间下来,这一招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这几天,研究院正在积极与一名外籍华人接洽,该名华人目前在北京一家国际金融机构任职,从事小贷领域研究,很符合温州实际,是研究院看重的执行院长人选。从前几次的谈话结果来看,对方十分满意研究院开出的条件。

  但在乐观的同时,张一力仍有顾虑:“成功率大概只有60%,另外40%要取决于他来温州实地考察之后。”

  张一力说,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吸引人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从宏观、中观、微观来全面理解。宏观讲的是环境建设;中观讲的是产业发展;微观就是单位、企业对人才的看法,三者缺一不可。这也是一个综合的工程,就像一个产业必须要有完整的产业链,不是多加5万、10万或是喊喊口号可以解决的。坦白来讲温州招才的力度很大,但是留住人才的环境并不理想。

  招才还需看金改进程

  在一个多月的招才过程中,温州本土“海归”博士俞中建是研究院已招人才中比较满意的一位。能招到这样合适的人选。张一力笑称,这是托了金改的福。

  其实,早在去年初,俞中建就曾与温州商学院接洽过,想到学院任教。但受到种种体制约束,洽谈最终还是不了了之。温州金改启动后,借着春风他又再次归来,不过这次有了“金改招才”这块金字招牌开路,双方是一拍即合。

  张一力说,能招到俞中建得益于温州金改的快速启动,但反过来说招才进度缓慢,一部分原因也是受困于目前金改进程相对缓慢。

  张一力认为,对于金改100天要理性看待。一方面,不能抱太高期望,金融是很系统也是很严谨的话题,金改更是一项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期望在100天内出什么成果,这不现实也不可能。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及时梳理,把该出台的加快出台,该试的先试一试,步子再大一点。按照周小川行长的说法,金改要服务基层、服务实业,如果一直把支持实体经济停留在口号阶段,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能解决,势必影响到老百姓对金改的支持热度。

  而从招才的角度来分析,只有金改进程越快,做的越有声色,吸引的人才才能越充分,吸引的人才越多,那金改也就越容易改出成效。

  三剂良方助招才

  困难再谈还是困难,关键是要想出方案来解决。针对如何突破局?张一力开出三剂良方。

  第一剂:温州的金融人才不能光靠招才而招才,还要通过引进机构来招才。

  张一力说,金改人才的培育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比如说券商,投资银行、投资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等机构都是产业链里的重要环节。

  眼下温州建立了这么多的总部经济园,完全可以在这些总部中腾出点地方,无偿提供给大的机构使用,全国一流不行,省内或是华东地区比较好的也行,这样的机构一旦引进来,他们配备的人才自然会过来。这比光引进几个人才,而又缺失人才生长的“沃土”来得更为理想。

  而且这样的机构进驻之后,通过与温州本土企业之间的接触,能了解到温州企业最真实的需求。解决了本地人可能对温州很了解,但是对金改的政策吃得不透;外地人可以对金改政策吃得很透,但是对温州本地实际情况不了解的尴尬。双发达成双赢,设计出相关的组织、产品、制度来推动金改。

  第二剂:要拓宽招才思路,只要为我所用,并不一定要把人才困在温州

  张一力说,招才的思路还要拓宽,静待人才上门经实践证明效果甚微,可以改变策略,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请’相结合,要是面向大陆还太窄,还可以面向台湾、香港等地招才。而且对人才条件也可以再放宽,改变只有长期留在温州的人才,才叫引来的人才这一狭隘观念。

  比如台湾,他们也曾经历过与温州类似的发展经历,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可以由市里牵头,聘请一些做金融实务的专家、学者为温州金改把把脉,或是聘请他们作为我们长期的顾问,把他们的经验带到温州,做成实在的成效。这里并不一定要限制他们一定要长期居住在温州本地。

  第三剂:要注重在改革过程中培养自己适用的人才。

  张一力说,一方面在改革过程中要注重让企业家的金融知识更加系统和普及。这好比奥康本来是做鞋的,一开始金融知识肯定是不够,但现在要做小贷公司,就会培养一批人去运作,经过几年,这些人也能成长为本地的金融人才。

  另外一方面要注重让引进来的人才对温州民间金融特性有更多了解。不断帮助他们完善自身的经验、知识结构,最终成为适合温州金改的适用人才。(记者 黄国强)

分享到:

 
  • 新闻张春贤考察驻疆反恐部队参与实弹射击
  • 体育NBA重磅消息-纳什将入湖人携手科比
  • 娱乐汤嫂突袭提离婚 阿汤哥措手不及
  • 财经石油三巨头借原油反弹推高成品油价
  • 科技阿里交出反腐答卷:原聚划算总经理被刑拘
  • 博客马未都:中彩票应示众 日本为什么没乞丐
  • 读书文史观天下:阿波罗登月"骗局"与真相(图)
  • 教育揭秘大学生“校园婚姻”:用婚姻守住爱
  • 育儿2岁男童吃手指饼被噎身亡(图)
  • 健康自查你肝脏正常与否 自测是否情绪中暑
  • 女性二手爱马仕价格下跌 明星7月卖萌私服
  • 尚品“涅槃重生”Dior高定秀 男生时髦马甲
  • 星座12星座离奇事件 12星座恐婚的理由
  • 收藏10亿打造曾国藩景区 万人吟李白打造景区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