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彰显历史文化特色(图)

2012年11月02日01:46  华商网-华商报

  

  十月二十五日,西安市市长董军(左)刚刚开完一个工作会议后,就在会议室接受了华商报社总编辑鲍剑的专访本报记者张杰 摄

  西安市市长董军的日程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此次访谈时间几经调整才终于敲定。10月25日,华商报社总编辑鲍剑对董军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专访。

  对话中,董军谈吐坦诚,在描绘西安未来发展蓝图时,他会提醒,这是在传承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思路。提及具体工作,他又会强调,他只是在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和部署。

  他对西安的爱体现在对西安发展的不断思考中。谈到西安的发展,他用全球的眼光审视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他认为,这个大都市要有高端化的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广泛性的国际交流、包容性的文化氛围、开放性的公共治理和个性化的城市特色。

  谈蓝图:

  西安应有高起点和高定位

  鲍剑:在来你这儿之前,我们已完成了陕西其他9个市市长的专访。每个市长都有自己的特点,你也是!我注意到你有军人的背景和气质。董军:对,我当了26年兵,空军。

  鲍剑:开过飞机吗?

  董军:没开过,但当过作训参谋,训练过飞行员,呵呵。

  鲍剑:开飞机是每个男孩的梦想,我小时候也有。我把专访你放到十个市市长的最后,不为别的,只因为西安这个城市很特别。放在全国的平台上,比起同规格城市,西安的资源、优势和特点体现在哪里?

  董军:华商报的系列专访我都看了,兄弟城市的市长谈得都很好,他们的很多思路和想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西安在全省这个大盘子里,与其他市一样,都是省里的一个行政区域。当然,作为省会城市和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西安发展应该有更高的起点和更高的定位。

  国务院2009年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西安定位为国际化大都市,这带给西安的既是机遇也是压力。按照目前公认的说法,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有4大类41项指标,西安现在的实现程度只有64.2%%,与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

  谈差距:

  将吸引更多的全球高端企业落户

  鲍剑:差距在哪儿?西安要建设什么样的国际化大都市。

  董军:一提到西安,大家都知道是历史文化名城,知道兵马俑和华清池,“历史文化”就是西安这个城市的最大特色。西安的长项就在于历史底蕴深厚和文化特色明显,但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仅靠这些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在以下6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努力:第一是高端化的产业结构,第二是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第三是广泛性的国际交流,第四是包容性的文化氛围,第五是开放性的公共治理,最后是个性化的城市特色。

  按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我们的差距还很大。以产业结构为例,像刚刚入驻西安的三星电子这样的高端产业我市还很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尽管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改善,也有些发展和进步,但还很不够。三星落户西安是个好开端,对提升我市产业结构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鲍剑:在高端化产业方面,我们与国内其他14个副省级城市比,西安的情况怎么样?

  董军:和其他14个副省级城市比,我们差距也挺大。在其他城市,特别是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世界500强企业分支机构都在两三百家以上,有的市本身就有世界500强企业,而在西安的世界500强企业加上办事联络机构,现在才133家,这显然不够。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局面,吸引更多的全球高端企业落户西安。

  谈基础:

  计划建设改造1700公里排水管网

  鲍剑:西安的城市骨架正在拉大,未来将跨越渭河,将渭河变成城中河。但是,城市越大,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今年7月发生的北京内涝就让人扼腕叹息。

  董军:是的。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还得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这是全面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的关键,也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硬件”基础。在这方面,西安近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了明显的进步和变化。但客观地讲,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多欠账。比如你刚才提到的地下管网建设就相对比较滞后。好在前些天,(西安)市政府已经研究通过了《西安市“十二五”城市污水全收集管网建设改造方案》,计划建设改造1700公里排水管网,着力解决城市排水、污水处理等问题。

  鲍剑:这个什么时候能完成,完成后会是什么效果?

  董军:计划在2015年,完成后会比现在的情况有很大的提升,一般情况下,不会再出现城市内涝的问题。

  谈个性:

  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鲍剑:西安是旅游名城,境外游客量应该不会比其他副省级城市差。

  董军:西安是历史名城,又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因此每年来这里旅游的境外游客还是不少的,今年有望突破100万。但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距离国际化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结构需要调整。目前,来西安的游客更多的是休闲和观光,商务游客占的比例比较低。但我相信,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对外开放交流的深入推进,来我市进行政务、商务、科研、文化等方面交流与合作的客人将会有大幅度的增加。

  鲍剑:境外游客来得多了,就需要城市更有包容性。一个外地创业者来西安发展,能不能得到接纳,这似乎是个大问题。怎么体现一个城市的包容性?

  董军: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必须有包容性的文化氛围。一个缺乏包容性的城市,不可能跻身国际化大都市的行列。从盛唐开始,西安文化的包容性就很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都可以被接纳、包容和发展,这种博大、包容、自信的文化传统,已经沉淀为西安城市发展的文化基因。我们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就必须继承和弘扬“包容并蓄”的优良传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让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包容共存、和谐共生,这也是我们贯彻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举措。

  鲍剑:世界上凡是有名的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你认为西安的城市个性是什么?

  董军:西安最大的特点是历史和文化。因此我们的城市定位是: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鲍剑:你去过平遥吗?那里的城市特色保持得很好。但是苏州,我8年前去过,这次再去,感觉不太像了,现代味太浓。中国很多城市都形成了同样的一副面孔。

  董军:个性化的城市特色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不仅仅是我们这一届政府,历届西安市委、市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都很注重保持城市特色。西安之所以让人觉得不一样,就是因为她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这里有全球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有非常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承。我们的城市特色是世界上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

  谈发展:

  突破工业短板 建设渭北工业区

  鲍剑:我提问的时候将西安与省内城市比,或者与全国其他副省级城市比,现在看来我问窄了,你站位比较高,和全球著名城市比。董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西安当前最大的机遇和课题。最近出台的省委6号文件提出“省市共建大西安”的战略任务,省上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了西安诸多扶持政策。国家有这样的要求,省上也寄予厚望,但目前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差距。如西安的经济总量偏小,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在全省的大盘子里只占三分之一。最近,赵正永省长在调研“省市共建大西安”问题时,对西安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切实抓好落实。

  鲍剑:你在履新时提到了“两块短板求突破”,工业是其中的一块短板吧?

  董军:是的。影响西安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相对薄弱。工业增加值偏低和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偏少,比如一些副省级城市规模以上企业已经达到两三千家,而我们只有898家。我个人认为,西安要实现率先发展和创新发展,关键是要把工业这块短板补上去。同时,我们的县域经济也不够强,还有很多贫困地区,这与我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很不相称,因此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鲍剑:工业这一块我们西安怎么发展?

  董军:西安是内陆城市,几十年发展形成了现在的产业结构。既然落后了,就要寻求突破。(西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规划建设渭北工业区,这是我市突破工业短板的重要举措。8月16日,渭北工业区已正式挂牌建设。规划面积851平方公里,分三个组团,分别是高陵装备工业组团、阎良航空工业组团和临潼现代工业组团。产业定位为重点发展汽车制造、航空制造、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努力建成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工业承载区和产业支撑区、西安经济发展的战略增长极和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20年,渭北工业区工业总产值将超过7000亿元,年均增长30%。

  谈民生:

  想方设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鲍剑:有人把你叫“民生市长”,民生可是天大的事情。

  董军:不敢当。但民生问题确实是我平时思考最多、下气力最大的事情,虽然目前的工作还不能尽如人意,但这些年,按照(西安)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坚持把每年新增财力的80%%用于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努力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发展成果,得到更多实惠。

  鲍剑:这么多的钱投入民生,是否影响了用于发展的资金?

  董军:这并不矛盾。民生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钱看上去不是直接补贴给老百姓,但和群众的生活却息息相关。我们今年做的10件惠民实事,都和改善民生有着密切关系。比如我们新建了106所标准化幼儿园,有效缓解了“入园难”问题;实施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30万农村群众的“吃水难”问题;推行的校车试点工作,已经惠及36所农村学校、7300多名学生。再比如,我们计划在11月初全线贯通的全市农村二级公路网化工程,全长610公里、连接10个区县、404个行政村,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我市农村的交通环境,有力带动沿线农村经济的发展,让更多群众得到实惠。另外还有就业、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涉及面很广,政府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但只要是老百姓想的、盼的,我们都会不遗余力,努力做好。

  鲍剑:在你心中最希望解决的民生问题是什么?

  董军:想方设法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在全省范围内,西安的“两个收入”一直在快速增长,今年1-9月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收入这个东西越多越好,越快越好,越高越好。只有群众收入提高了,生活才能改善,才能活得更有尊严、更具幸福感。

  谈缓堵:

  不能用简单的限制来缓堵

  鲍剑:从媒体角度对民生的判断和理解,几乎所有城市都会有城市病,堵车就是一种。董军: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会带来很多现实问题,比方说出行难,不仅仅是西安,在全国所有大中城市,几乎都是如此。

  我们既要承认出行难确实存在,同时还要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问题。今年初,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台了《西安城市三年缓堵方案》,提出43条缓堵措施,并将缓堵保畅列入今年的10件惠民实事之中加大力度解决,经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市区交通拥堵有了一定改善,但问题依然很多。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既要有工程措施,就是要新建、拓宽、改造一批道路,有了路,才好分流。还要有管理疏导措施,比如说教育宣传群众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提倡文明出行等。另外还要有一些技术措施,如智能交通的技术应用,包括经常见到的红绿灯合理设置等。交通缓堵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不能单靠一个方面解决,需要多措并举、综合治理。

  鲍剑:最关键的方面在哪里?

  董军: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同时也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如现在西安每天新增汽车超过1000辆,而道路增加却很有限。最近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包括地铁建设、现有道路拓宽改造等等。

  鲍剑:很多人在等待最终是否会出台单双号限制令。

  董军:综合因素造成的复杂问题不能靠简单的方式来解决,必须综合分析综合解决,不能单纯靠限制来解决。

  谈生态:

  让八水润城 护秦岭碧绿

  鲍剑:(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八水润西安,我们听了很激动,这是宏大的民生工程,好像丢了千年的梦就要圆了。开玩笑说,北方城市命里缺水,我们非常期待。这方面安排是基于什么考虑,西安会变成什么样?董军:我们更多是从“宜居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很多人一提起西安或者西北,就想到黄土高坡。西安缺水是事实,但近年来有很大改善,特别是有了黑河饮水工程后就好多了。我们通过水系不断完善,使得西安生态建设在现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历史上有“八水绕长安”的美誉,我们现在不仅要让“八水”环绕西安,而且要通过引汉济渭工程、渭河治理等措施,让这些水系滋润西安。

  鲍剑:这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秦岭是父亲山,是西安的绿肺,我对秦岭的敬意超过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意。关于秦岭的保护,有什么前瞻性想法?

  董军:秦岭对西安非常重要,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7.9%%。保护好秦岭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根据省上有关法规,西安市两年前就把秦岭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成立了西安市秦岭生态管理办公室来统一实施管理。秦岭保护一方面要政府大力推进,也需要全体市民共同参与。尤其在当前如何更好地保护好秦岭的生态环境,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们已有规划,关键是要把规划落实好。

  谈影响:

  与其他城市相互依存

  鲍剑:这次访谈,好几个市长都说要“傍”西安,如商洛、渭南、咸阳、铜川等,发展思路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与西安配套,有些城市的发展甚至离不开西安。平时,你见到其他市的市长时,相互间是怎么样聊的?

  董军:不能说其他城市离不开西安,我认为西安与省内兄弟城市是互相依存的。省委、省政府要求西安率先发展、创新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全省各市的配合和帮助,如陕北的煤、气、油为西安消费型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西安不可能孤立发展,也不可能只发展自己,必须放在全省大局下通盘考虑。比如“大西安”就包括西安市辖区、咸阳市主城区和西咸新区,只有各组团发挥各自优势,同心协力,才能共促大西安跨越发展。再如省上提出“渭南东大门”建设,我和渭南市长就谈了两个市要进一步密切衔接,寻求各自发展机遇。另外铜川离西安近,与西安也有很强的互补性。从一定意义上讲,西安也离不开各市。

  鲍剑:西安的磁场太强大,投资吸引力更大,离西安太近了,有些方面也许受影响。如宝鸡是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好多项目被吸引到了宝鸡,天水市心情就不爽。西安和周边城市是否也有同样的矛盾?董军:现在确实存在这方面问题,这是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毕竟西安有教育、医疗、市场等多方面优势资源,很多外地人送孩子来西安上学,也有很多人到西安就医,还有更多的客商希望到西安来发展。但现在各地都在发展,我想这个问题会逐步解决。按照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西安是中心,另有6个副中心城市,这6个副中心城市会逐渐形成很强的凝聚力,成为区域中心,届时人们就不一定凡事都来西安,人家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谈未来:

  率先实现“三强一富一美”

  鲍剑:今天谈的话题基本都是围绕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我国有几个城市可以称为国际化大都市?董军:据我所知,目前从国家层面上明确定位的国际化大都市只有三个:北京、上海和西安。其中北京、上海可以说已经建成或基本建成,而西安要真正达标,还有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实现这个目标。

  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基本框架;第二步,到2030年,在综合实力、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功能、城市管理、生态建设、人居环境、国际影响力等方面显著提高,建成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初步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基本齐备的国际化大都市;第三步,到2050年,全面实现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鲍剑:假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在那个时候逛西安,她能看到什么?

  董军:那时候西安是什么样,用一两句话还无法准确描述。但我相信,那时候人民群众生活会更加美好,城市面貌会更加靓丽,经济社会发展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三强一富一美”(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宏伟目标一定会在西安率先得以实现。

  本报记者王卫平杜鹃整理

  (原标题:西安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彰显历史文化特色(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智库报告建议2015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
  • 体育NBA-哈登首秀37分林书豪12+8 火箭逆转胜
  • 娱乐微博吐槽两泡妞神器:王石烧肉PK李晨心石
  • 财经网传王石妻子离婚声明系伪造
  • 科技一号店员工内外勾结泄露客户信息
  • 博客白灵:我不是同性恋 秘制红烧肉(图)
  • 读书解密:彭德怀为何提议将毛岸英葬在朝鲜
  • 教育57万大学生待业在家 10余万人“啃老”
  • 育儿女子因遭家暴闷死3岁儿子后欲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