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民进党历史上的两岸路线大辩论

2012年11月03日07:44  台海网
揭秘:民进党历史上的两岸路线大辩论

  ▲对比许信良1998年带领民进党进行两岸路线大辩论,苏贞昌目前的保守态度让党内有识之士无奈(资料图)台海网11月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燕子)自从10月初谢长廷成功“登陆”完成“开展之旅”,民进党内关于两岸路线转型的讨论就开始发酵,党内不少有识之士都认为,新的两岸路线大辩论已不可逆转。事实上,两岸路线大辩论在民进党内也不是第一遭,早在1998年,民进党内四大派系就针对两岸问题展开过公开的电视辩论,2006年陈水扁也曾指示时任党主席的游锡组织开展两岸路线大辩论,但后来因故流产。

    谢系要求大辩论 硬被党中央压下

      要求民进党内进行两岸路线大辩论,并非谢长廷“登陆”之后才出现的呼声。早在年初败选之后,民进党内就有一股思潮,希望针对蔡英文所说的执政“最后一里路”进行研讨。今年7月,民进党举行全代会之际,谢系“立委”赵天麟就提出,希望新的党中央举行两岸路线大辩论,进行大鸣大放的讨论。

      民进党内一众求新求变的有识之士,在苦等了新任党主席苏贞昌4个月之后,迎来的不是期待中的两岸路线研讨、转型,而是苏贞昌的“无为而治”。“天王”级别的谢长廷终于在10月4日踏出勇敢一步,毅然“登陆”访问。自此之后的20余天,民进党内特别是谢系人马,希望党中央“趁热打铁”的呼声更加高涨,赵天麟直接叫板苏贞昌要求举办大辩论,并强调这是“作为党主席起码要为民进党做的事”。甚至前扁办主任陈淞山也异口同声,狠批党中央“冷处理、扯后腿”。

      岛内媒体也对民进党内要求两岸路线大辩论的风潮高度关注。《联合报》就评论认为,绿营左右分歧的路线之争有待磨合,党内新生代也会不断要求两岸路线大辩论,“这场论战恐怕势所难免”。《中国时报》也认为,苏贞昌陷入自己形塑出来的“政治牢笼”,这种思维只能让民进党在两岸问题上虚拟敌人、草木皆兵。

      10月底,民进党发言人代表苏贞昌发话表示,党中央的基本立场是等“中国事务委员会”成立后,党内可在这个平台上讨论、沟通两岸政策,但民进党中央不会举办辩论。而不办辩论的理由,正是苏贞昌认为的“免得杀来杀去,这样不好”。

    有争议就辩论 是民进党历史传统

      谢系要求党中央举办两岸路线大辩论,可谓其来有自。事实上,自从1998年2月的“中国政策研讨会”以来,每逢两岸路线上发生争议,党内就有人要求举办公开的大辩论,这几乎成了党内多数人认可的“历史传统”。

      1998年2月,由时任民进党主席许信良发起的两岸路线大辩论,是连当时强调“戒急用忍”的国民党都不敢为之的动作。1997年底,民进党在县市长选举中赢得12个县市的执政权,超过国民党所得席次,实力大增。民进党于次年2月中旬举行的公开电视辩论,也引起台湾舆论极大关注,马英九与蔡英文当时也在辩论现场。由许信良率领的泛美丽岛系与邱义仁领军的新潮流系会同正义连线、“福利国连线”展开激辩,双方的观点碰撞之后达成共识,形成了“强本西进”论述。这场辩论,也因此成为民进党历史上的经典事件。

      时隔8年之后,2006年初接任党主席的游锡得到陈水扁指示,宣布将于4月1日、2日举行 “中国政策大辩论”,希望凝聚党内有关两岸路线的共识。但就在次日,台当局直接公布“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两岸经贸指导政策,为筹备中的大辩论抢先定调。此举引发原定参与辩论的青壮派“立委”愤而退出,游锡借机宣布“中国政策辩论会”停办。

      2008年丧失政权之后,民进党内对于两岸交流态度各异,也多次有声音要求党中央效仿前辈,举办两岸路线大辩论寻求党内共识。特别是2009年6月间,民进党内几乎又掀起新一轮“中国政策热战”。从扁系中常委高志鹏、时任嘉义县长的陈明文到吕秀莲,都强调有必要重新启动大辩论。可以说,每逢民进党内产生两岸路线争议,以大辩论凝聚共识的呼声都会涌现。

    观察

    大辩论考验苏贞昌论述能力

    

      对于谢系领衔倡议的这一波两岸路线大辩论,苏贞昌以不变应万变的反应,引发外界诸多猜测。有亲近苏贞昌的人士认为,苏贞昌在两岸议题上有自己的节奏,两岸路线的检讨需要合适时机,目前进行大辩论只会给国民党提供箭靶;也有人从党内权力斗争角度,认为目前对苏贞昌而言最重要的是2014年连任党主席,因此两岸路线转型不是最急迫的事情。不过观察民进党历史上的几次大辩论,可以发现,能否成功主导大辩论,不仅考验党主席的胆识与能力,与各派系的论述能力也很有关系。

      众所周知,1998年的大辩论大体是由许信良的“大胆西进”对上新潮流系的“强本渐进”。在三场辩论中,对阵双方精彩碰撞,可谓势均力敌。许信良的“大胆西进”,建立在长达数年的自我锤炼与几次赴大陆访问的交流基础之上,两岸论述能力有目共睹。而与之对阵的新潮流系,则是民进党内公认的论述能力极强的派系。

      1998年的那次论战,是为了提出与李登辉当局的“戒急用忍”有所区隔的两岸关系主张,同时检讨“台独党纲”对选举的不利影响。那次论战,不仅在民进党内起到了解放思想的效果,也震动了台湾政坛。

      如今力主民进党中央举办两岸路线大辩论的谢系,就是1998年与新潮流一起参加了大辩论的“福利国连线”。谢长廷对两岸路线,长久以来也有自己的主张。虽然“宪法一中”、“宪法共识”与“宪法各表”论述的系统性无法与许信良等党内前辈的观点相提并论,但比起以“小圈圈政治”见长的苏系,仍然有一定优势。对苏贞昌来说,既然新一轮的两岸路线大辩论已经不可避免,那么抓紧时间“苦练内功”或许是唯一的办法,否则想要以党主席之尊主导这场大辩论,恐怕也是不可能的任务。

    

  (原标题:揭秘:民进党历史上的两岸路线大辩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智库报告建议2015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
  • 体育西甲-梅西终于升级做爸爸了!(图)
  • 娱乐凌潇肃夫妻婚后首亮相 唐一菲破怀孕传闻
  • 财经外媒评王石婚变:期待另种方式继续传奇
  • 科技iPad mini零售版评测:小机身大能量
  • 博客韩寒:拉力赛最苦的日子 台湾人亲美吗
  • 读书巾帼不让须眉:中国的女将军们(组图)
  • 教育棒喝时代:80后是“最悲催的一代人”?
  • 育儿女子因遭家暴闷死3岁儿子后欲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