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喆:公共知识分子需不媚上、不媚俗

2012年11月05日07:32  环球时报

  公共知识分子的称呼存在已久,关于知识分子如何承担公共责任也多有争论。事实上,公共知识分子不能被认为是知识分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而是相对只专注于本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的知识分子而言,具有更为突出的社会、伦理的文化表征。

  公共知识分子,“公”且“共”,这两种特征缺一不可。

  公者,公器也,是指社会共有的制度系统。共者,大众也,是指社会中的民众。知识分子参与公共事务,通常的方式就是提出自己对建设社会共有制度的看法,终极目标是使大众能得到平等的机会,保障幸福有序的生活。

  为了真正承担公共责任,公共知识分子最忌讳的就是将专业变成公共影响力,继而作为自己政治或者经济利益的跳板。因而,公共知识分子应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就需要公共知识分子有“公”心而不媚上,有“共”心而不媚俗。

  有些人对于所有政府决策、规划、方案,无论是否合乎公众利益及长期发展战略,一律报以热烈掌声,为“公”却无“共心”,这不是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

  然而,又有一种更为隐蔽的恶劣风气。有些人,凡是政府颁布的,就表示反对,凡是政府支持的,就激烈抨击。号称代表大众,其实只是媚俗。因为专事反对和专事赞同一样,都是毫不负责任的做法。预设立场的偏激性使其所谓“自由”缺乏了独立精神的基础,变得空洞、浮夸。这种所谓的“大众代表”,往往只代表了部分激进的声音,充其量只是情绪的代表,缺乏理性和思考。多少尖锐却缺乏逻辑的声音,无非是为了一鸣惊人。中国常提倡“文人的骨气”,媚俗与媚上并无二致,谄媚往往都是私利的产物,或是得到私利的途径。

  在这个资讯丰富、物欲横流的年代,做一名纯粹的学者都很难,做一名有坚持、始终独立的公共知识分子就更难。因为公共意味着面对社会,而社会的责任很重,个人收获也许很久不能和付出成正比。然而,任何急功近利,无论以哪种方式,都有负“公知”的名号。

  公共知识分子如同那些工业科技的引领者,往往在社会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敏锐地看到未来发展的道路。这不仅仅需要睿智的头脑、扎实的治学,更需要有冷静的态度、沉思的决心和贯彻始终的坚忍。▲(作者是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原标题:万喆:公共知识分子需不媚上、不媚俗)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寒潮雨雪袭击北方多地 北京雨雪将持续
  • 体育阿尔滨确认3.2亿收购实德 保证无人失业
  • 娱乐张柏芝二子赤膊秀小肚 萌小Q放电(图)
  • 财经浙江楼市领跌全国 温州炒客被套转投实业
  • 科技WiFi逼停深圳地铁或因共用开放频段
  • 博客探访留守儿童陪读村 北京最美的银杏在哪
  • 读书惊艳:实拍新中国的首次选美(图)
  • 教育年薪15万男子考公务员只为“铁饭碗”
  • 育儿女子因遭家暴闷死3岁儿子后欲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