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公共文化设施盘点”系列报道2
惠州市奥林匹克体育场位于河南岸冷水坑高布村,作为2010年广东省运会主场馆,市民亲切地称她为“鸟巢”、“客家围屋”。省运会结束后,市政府确定由国文办管理场馆,主要功能为举办群体文化体育活动,并扩大市民全民运动空间。两年已过,在此期间体育场运营状况如何,市民对其又有怎样的期待?记者多方走访,了解奥林匹克体育场成为市民新活动场所的两年历程。
体育场承载生活梦想
周六下午四点,奥林匹克体育场的篮球场与网球场人声鼎沸。家住东江学府的钟先生自今年4月开始到体育场打篮球,每天必到此锻炼。他说:“越来越多人知道这里有个免费球场,活动氛围越来越浓。刚开始时,周末也就两三个场有人,现在十个场有八个是满的。”小刘也是篮球发烧友:“只要不下雨,我每天都会过来打球。这边场地好,球友多。以前我主要去惠州学院打篮球,但那边学生多,场地紧张;打球的人流动性较高,大家不熟,打起来不痛快。”
黄女士是网球迷,球龄将近二十年,她与丈夫每周末都带六岁的儿子来打球。“这里的网球场算是惠州最好的,十几年来认识的老球友都在这儿。还有不少小孩也在这里学网球,我儿子也有伴。我最大的梦想是让打网球成为儿子的终身爱好,等二三十年以后一家人参加比赛。”
高峰期场馆使用率达七八成
奥林匹克体育场内场拥有国际足球场、标准田径及足球训练副场,全民健身广场则设10片篮球场、10张乒乓球台、10片网球场及健身设施。其中,露天篮球场和乒乓球场全天免费开放,足球训练场和网球场则在每周三、周日上午八点到十二点免费开放。
奥林匹克体育场负责人许雪波介绍,目前体育场的使用状况良好,周六、周日以及工作日晚上运动的人较多,高峰时场馆使用率可达七八成。记者走访发现,一个周二的下午,网球场使用了3片,篮球场只使用了2片;而周六下午,网球场全满了,篮球场也只剩一两个空场。
免费时段的场馆更是备受欢迎。网球场的陈教练告诉记者,每个周日早上七点半就有市民在门口等候,八点半后已经满场。“我也赶过免费的场。门口一开,人们‘哗啦’一声涌进来,瞬间就没场了。”黄女士说。“总体来说,我们现在的场地还是比较宽裕的,足球训练场、田径副场使用的市民还比较少些,一般只要打电话预约就可以。”许雪波说。
计划多引进赛事发挥主场功能
要管理这偌大的体育场并非易事。“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发挥场馆功能、推进文化惠民上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真正使场馆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有很长的路子要走。”惠州市国文办主任陈海城介绍。
目前,奥林匹克体育场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为全民健身服务,二是举办群体文化体育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到奥林匹克体育场健身运动的市民超过10万人次;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则有20多场,包括田径赛、省港杯足球赛、全市企业趣味运动会、网球赛等 体育赛事,也有张惠妹等人的演唱会。
“我们将在体育场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引进更多比赛和演出,并要将体育场本身配套的功能房使用起来,如出租给体育用品店等,以便体育场主场的使用更加充分。”许雪波说,由于奥林匹克体育场位置较偏,周边社区较少。因此,要想商业开发红火起来,还需假以时日。目前,奥林匹克体育场附近的大型社区主要有已投入使用的东江学府、一中新校,中信凯旋城则仍在建设中。
国文办也正在制订体育场的综合运营方案,完善配套设施,致力于打造集体育比赛、文艺演出、健身休闲等为一体的文化体育中心。
记忆里的体育场
旧影:
在江北体育馆、奥林匹克体育场、金山湖体育馆、金山湖游泳馆等现代化体育设施建成之前,惠州市内知名的体育场馆有五一路灯光球场和东江体育场,它们曾是许多老惠州人的珍贵记忆。
五一路灯光球场始建于1965年,可容纳观众2000人,可举行篮球、羽毛球等比赛。“我小时候文体活动都是在这里举行,来过好多次,围墙雪白雪白,四周热闹非凡。那时候场地还是露天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时改为室内羽毛场。”市民房女士回忆。现在,这里已经改名为“亚狮龙羽毛球馆”,场地贴了胶,划成了六个羽毛球场,私人收费经营。球馆其余部分已十分陈旧,球馆墙皮多处脱落,球场边的看台上积满灰尘。
东江体育场则建于1982年,有足球场、田径场、灯光篮球场、游泳馆、射击馆等,由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使用。“那时候,去东江体育场参加过两三次活动,觉得好得不得了!”李新老人说,他已经93岁,自建国后一直在小学教书,“以前没什么运动场所,学校里面一般就是一个水泥地篮球场。这些年来,体育设施进步不少。”2010年,市体育运动学校搬到新校区后,场馆就荒芜下来。日前,记者看到篮球场被挖出好几条大沟,篮球球框上的木板已经被拆除;游泳馆大门紧锁,从窗户往里可看见各种杂物堆积其中;羽毛球馆还在经营。
体育场随时间而苍老斑驳,当年跳跃于此间的少年,转眼已白发苍颜。他的心间,有这建筑的影子——或是父母带他去看演出,或者是学校组织田径运动会,或者是在看台上追随那让他心动的少女……恰因这种种陪伴,无生命的建筑才成为生命的重要场景,纵使时光侵蚀亦在市民心底。这几年,尽管新场馆时有出现,房女士仍习惯在五一路球场和东江体育场打球。她说:“虽然房子旧些,但羽毛球馆的场地从水泥变成木板,再变成塑胶,这也就可以了。”若干年后,年轻靓丽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又将在市民心中留下怎样的印记?让我们拭目以待。
?市民声音?
更多免费午餐,可以吗?
正在使用着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市民们,大多对体育设施表示满意。但是,他们也有些小小希望。
钟先生表示:“收费场馆的免费时间能不能长些?免费场馆能不能多些?在市区想找一个免费的球场不容易。”对此,许雪波介绍,目前网球场和足球场的免费开放基本上能够满足运动爱好者的需要。不过,如果市民还有其他意见和要求,可以登录“惠州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http://www.hzguowen.com/gywh/)网页,在上面留言。如果确有多人呼吁,管理方会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陈海城也表示其将在考虑场地承受能力和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寻找一个平衡点。
网球发烧友马先生说,“就网球运动而言,免费还不是很现实。我比较希望收费能优惠些。现在办卡的话,要每年充6600元以上才能享受较高折扣,这还是有点压力的。”黄女士则表示,能不能多建一面训练墙?一来方便初学者练习,尤其方便小孩练手;二来可供热身,运动更健康;三来若是一时找不到伴,也有墙“陪练”。
策划:黄沁
撰文: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钱小敏
(原标题:奥林匹克体育场:惠民之城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