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刘怀宇 通讯员/成乡伟)昨日,广州市建委主任侯永铨表示,为充分尊重各方意见,经慎重研究,作为建设主管部门认为,白云山隧道建设项目方案目前还不成熟,条件尚不具备,决定暂缓实施白云山隧道项目建设。
据记者了解,白云山隧道规划概念在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在去年10月中旬的一次会议中,广州市市长陈建华透露:白云山隧道最快2013年初动工,双向8车道,白云区南部5分钟内就能到达天河。
该项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消息传出后,一些专家学者也纷纷对项目提出质疑。令人意外的是,尽管市领导提出的工程进度如此紧迫,但在此后一个多月时间里,政府部门却始终对工程进展讳莫如深。
直到去年11月20日,白云山隧道建设方案在征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意见时,校方将初步方案透露给了媒体,该工程较为完整的方案才公诸于众。但方案公布后,大量专家、市民再次对该项目提出了更为猛烈的质疑。
去年11月底,广州市中心区交通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白云山隧道的三个方案,与此前隧道冒头后再从地面穿过的方案相比,新增的两个方案提出可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地下穿越后再冒头。白云山隧道工程目前已进入立项前的总体策划线位比选阶段,正在征询沿线重要单位的意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得知消息后,质疑称应先讨论白云山隧道有没有必要建,而不是讨论应该怎么建。在媒体上,不少知名专家学者也对该项目的必要性、程序是否规范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今年1月11日,按广州市委、市政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的要求,广州市建委联合规划局,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交委、白云山管理局等部门以及广外、白云区、天河区等沿线单位代表,就白云山隧道规划方案召开研讨会。
会上,以白云区政府为代表的一方对建设该工程表示赞同,希望加快工程进展;以广外为代表的一方则对项目表示强烈反对,认为建这条隧道没有必要。会上还有代表认为,白云山隧道至今未有环保论证方案,项目动工时机还不成熟,并提出了建地铁或收购华快的替代方案。当时广州市建委表示,研讨会内容将整理后上报给广州市委、市政府,为最终决策提供依据。
昨日,广州市建委主任侯永铨表示,研讨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沿线单位代表和技术专家围绕白云山隧道建设项目进行了充分研讨,存在较大意见分歧。为充分尊重各方意见,作为建设主管部门认为,经慎重研究,白云山隧道建设项目方案目前还不成熟,条件尚不具备,决定暂缓实施白云山隧道项目建设。
■快评
一个政府和民众良性互动的范本
昨晚,广州市建委宣布,争议了好几个月的白云山隧道项目决定暂缓。这无疑是政府和民众良性互动的结果。白云山隧道方案最早由政府提出,到后来主动召开研讨会,问政于民,再到如今尊重民意暂缓实施,这些改变,背后凝聚着民意的力量。
我们要为政府部门顺从民意的做法叫好!出于传统的长官思维,以往一些政府部门做决定时较少听取民意,方案有时没有考虑到各方面利益的平衡。虽然本意也是为了提高效率加快城市建设,但是因为遭到部分利益相关方市民的反对,效率反而更低了。这次政府主动俯下身段,倾听并顺从民意,确实是一大进步。
从昨日网络反馈的意见来看,不管是支持方还是反对方,绝大多数人对政府部门的做法表达了充分赞赏。
在为白云山隧道工程缓建这一决策叫好之余,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广州有很多项目仍然停留在“决定—宣布—辩护”的模式上,没有充分考虑受损群众的利益,引发了很多矛盾冲突。
有一种声音认为:由于群众在城市规划、建设领域专业知识的欠缺,其反映的民意可能不一定会带来良好的结果,最终损害的还是老百姓自身的利益。比如内环路、广州BRT工程等一大批目前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工程,在建设之初同样遭到了沿线居民的强烈反对。
的确,充分尊重民意政府需要付出更多的沟通成本,谈判过程往往也可能导致项目成本显著增加,但并不能成为城市建设可以不尊重民意的理由。实践证明,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些原本阻力重重的工程经过充分征求和吸收民意后,其建设过程更加顺利,进度反而比强行上马的工程快得多。
笔者认为,建设一座城市关乎每一位市民,我们的决策者既需要充分尊重个体理性,又必须比普通个体拥有更深厚的专业知识、更深远的前瞻性、更准确的判断力,从而代表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作出公共理性决策。
(原标题:白云山隧道项目暂缓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