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经济圈发展不均衡 粤东西北求突围

2014年01月20日09:29  金羊网-羊城晚报

  珠三角经济圈发展不均衡粤东西北求突围

  韩艳华是英德一家工业园的普通员工,该工业园区带动了附近的建设 羊城晚报记者 陈文笔 摄

  广东有闻名世界的“珠三角经济圈”,也有相对滞后的粤东西北,落后地区如何振兴?

  羊城晚报记者 黄丽娜 林世宁 陆志霖

  广东连续20多年,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一;但是在这枚名叫发展的“硬币”的另一面:粤东西北若看成一个整体,其人均GDP一直排名全国20名外的现实。广东有闻名世界的“珠三角经济圈”,可也有发展相对滞后的粤东西北。

  去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举全省之力支持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决定,并明确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确定为振兴粤东西北的“三大抓手”。今年,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项论述了加快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谋略。几天来,如何为粤东西北插上快速发展的“双翼”,成为了代表、委员最关注的话题。

  粤东西北,最大优势是环境

  “除了前海、横琴、南沙,粤东西北地区也可以成为粤港合作的第四个平台”

  作为后发地区,粤东西北往往面临资源少、项目少、政策少的问题。虽然弱项多,但优势并不是没有。这个最大的优势就是环境。在越来越多人寻找好空气、好水源、绿水青山时,这个优势就显得更具吸引力。环境能吸引人,能吸引来投资的人。

  “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珠三角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程度严重。粤东西北的发展要避免走这条道路,要走发展绿色产业的道路。”省政协委员、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副主席杨志红在今年省十一届政协二次会议的大会发言时就明确提出,“根据粤东西北地区的实际和香港的优势,粤港合作可选择以绿色食品业、绿色中药业、绿色旅游业为突破口,尽快形成优势产业。”

  杨志红看中的,正是粤东西北地区的环境优势。他甚至提出,粤东西北地区应该成为粤港合作的第四个重大平台,“近年来,广东不断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中,打造了转型升级的重大平台,不断增创出开放新优势。随着广东改革逐步深入,前海、横琴、南沙正在逐步构筑粤港合作的三个重大平台。但我认为,粤东西北地区完全可以成为粤港合作的第四个重大平台,成为广东打造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他建议,省委、省政府可以参照前海、横琴、南沙开发建设中粤港合作的特殊政策,制定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及粤港合作的规划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投资者来这里发展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

  在大打环境吸引力这张“牌”上,杨志红和省人大代表、河源市市长彭建文想到了一块。彭建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生态是河源最大的优势。如果没有青山绿水,宁可不要金山银山。”

  瓶颈待破,既盼高速更要高铁

  “广州到汕尾的高铁项目关系到广东与海西经济区的密切联系,要列入计划力争今年开工建设”

  粤东西北地区,从地缘上看大多地处偏僻,经济发展长期被落后的交通状况“卡脖子”。去年,广东开展了“交通大会战”,共有7个高速公路项目、共计200公里建成通车,这对改善粤东西北的发展条件,提振当地营商环境拉力巨大。

  2013年底厦深高铁正式通车,这让地处“省尾国脚”的潮州人兴奋不已。来自潮州代表团的省人大代表陈友标高兴地说:“厦深铁路的开通,贯通了潮州的大动脉,今后一段时间,潮州政府和商人要抓紧大力发展高铁带来的商贸机会。”

  在厦深铁路开通前,汕尾是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里唯一“手无寸铁”的城市,如今厦深铁路全程502公里,广东段357公里,汕尾境内就有112公里,沿途设汕尾、鲘门、陆丰三个站。省人大代表、汕尾市委书记温国辉说,厦深铁路的开通使汕尾到广州的时间距离缩短到了1.5小时。可以说,厦深铁路让汕尾获益最多。

  省人大代表、汕头市委书记陈茂辉也表示,随着厦深高铁的开通,厦深高铁联络线也获批;汕头港疏港铁路、广梅汕铁路顺利推进;潮汕环线将于2015年提前开工。这一大批交通路网项目的推进,将大大加速汕潮揭同城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汕头的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入驻汕头。

  一条铁路,可能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这也引发了尚未路通地区的热盼。

  省人大代表、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就表示,在全省,粤东四市全部通了高铁,粤北韶关、云浮也有高铁,现在只有河源、梅州等少数几个“难兄难弟”没有高铁了。他认为,深湛高铁一定要给出明确的时间表。“湛江要崛起,改变交通十分重要,其中最关键是高速铁路,只有高速铁路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湛江区位劣势。”

  省人大代表、汕尾市市长吴紫骊也提出,广州到汕尾的高铁项目关系到广东与海西经济区的密切联系、粤东3000万人民的福祉,“这个项目列入预备项目已多年,要列入计划力争今年开工建设。”

  “粤东西北经济发展的瓶颈就在于交通落后,省里在计划安排上把一些交通建设项目提前了,但按目前的安排仍然是落后的。”省人大代表、茂名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吴杰斌强烈要求,省委、省政府要有举全省之力的气魄,强力推进粤东西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我建议今年就提前启动深茂铁路建设;做好湛江机场迁建的前期工作;汕湛高速公路茂名段建设也希望列入今年的工作安排。”

  帮扶抱团,一边输血一边融合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汕尾融入珠三角的重要载体,要把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一个新城区进行规划建设”

  粤东西北的发展,需要自身多努力,但对口帮扶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在广东新一轮的对口帮扶中,东莞的帮扶对象是韶关,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表示,韶关也是他曾工作过的地方,东莞会坚定不移按照省委的要求做好帮扶韶关的工作。

  徐建华介绍说,两地的党委政府对这新一轮的对口帮扶非常重视,确定了“一中心,七组团”的总体工作思路。一中心主要是指以“加强产业园区的扩容、提质,做大做强韶关中心城区”为中心,将在韶关主城区内启动“莞韶城”项目。七组团则是让东莞最强的七个镇一对一对口帮扶韶关的七个县,“我们这七个镇的GDP加在一起差不多1700亿元,相当于一个半韶关,希望可以通过对口帮扶把韶关这7个县城的中心城区和产业园区做起来。”

  省委、省政府给东莞一个时间节点,要求到2017年,韶关的人均GDP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各园区的工业增加值要翻番,“这些目标我们都要达到,现在总指挥已经到位了,工作团队也过去了。”

  除了对口帮扶,向珠三角这个最大的“经济引擎”靠拢,借力发展无疑也是一条“捷径”。省人大代表、汕尾市国际会议中心董事长吴少杰就表示,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汕尾融入珠三角的重要载体,要把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一个新城区进行规划建设,促进产城的融合发展。

  “省里给茂名的定位是建设成为‘粤西组团式的海滨城市’,发展的重心和方向是向东向南靠海发展。”省人大代表、茂名市市长李红军在审议发言时就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壮大粤西城镇群,粤西三市要更好地做好错位发展,扬长避短,互相协作。”

  省人大代表、清远市市长江凌认为,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必须将珠三角稳定发展、转型升级与之更好统筹起来,使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形成互补互需关系。清远就要抓住广佛同城、广佛肇一体化机遇,加强融入。

  汕尾同样打出“3+1”的牌,省人大代表、汕尾市委书记温国辉说,汕尾要通过加入“深莞惠一体化”,形成“3+1”格局,有利于汕尾迈开跨越式发展步伐。

  (原标题:珠三角经济圈发展不均衡 粤东西北求突围)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代表呼吁公务员加薪:企业增长非常大
  • 体育NBA-杨29分湖人连胜 英超切尔西3-1曼联
  • 娱乐郎朗再登春晚 李敏镐庾澄庆黄渤等献唱
  • 财经2013年经济数据今公布 GDP增速或7.7%
  • 科技传运营商杀入基金电商推类余额宝产品
  • 博客谁在妖魔化当代日本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中国大妈海外寻子:妈不逼你结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