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入画纸上“游”

2014年04月02日03:00  长沙晚报 收藏本文
鱼儿入画纸上“游”

“鱼拓画”栩栩如生。刘淑兰 唐群雄 摄影报道记者 唐群雄通讯员 刘淑兰

  绘画画种门类众多,大家所熟知和常见的就有人物、山水、花鸟等。然而,以鱼为道具作画的市民还是少见。家住宁乡县城八一社区的易洪钧就迷上了这种罕见的鱼拓艺术,30年来,他一直潜心研究鱼拓画,到目前为止,累计创作成品400多幅,其中最大的一幅长15米。

  鱼为道具作拓画

  近日,在一间简陋的工作室里,易洪钧给记者展示了他的鱼拓技法。在预先制作好的一尾鲤鱼标本上,进行喷水、覆盖宣纸后,再将棉球蘸上黄颜色,轻拓在鱼身的宣纸上。相对前两个程序,拓色程序时间较长。随着拓色力度的轻重缓急,鱼的形状被拓印在宣纸上,纸上鲤鱼的鳞和鳍等部位清晰可见。接着,他将桃红、蓝色、黑色等颜色拓印在纸张上。最后,他将宣纸取下,用笔为宣纸上的“鱼”画上眼睛,一幅栩栩如生的鲤鱼拓画就展现在眼前。

  “我没有直接在鱼身上抹涂料,这条鱼还可以再煮着吃。”易洪钧风趣地说。据了解,鱼拓技法主要分为两种,即直接法和间接法,易洪钧没有把颜料直接涂抹在鱼身上,所用的就是间接法。易洪钧介绍,他之所以采用间接法,就是这种方法可以在一个制作好的标本上重复拓印。

  “人家用冰箱装鱼,我却要用冰柜装鱼。”易洪钧告诉记者,他的这些鱼都不是用来吃的,而是专门用做拓画的鱼标本。

  拓得鱼儿入画来

  “鱼拓画,说简单点,就是先把真鱼拓写到纸上去,在纸上形成鱼的外形和鱼鳞纹路。”易洪钧向记者介绍,“拓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有,书法家王羲之的碑文也属“拓文化”的一部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易洪钧接触到了“鱼拓画”这一民间画种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其中取名《鱼趣》的巨画荟萃了上百种形态各异的鱼类,从模糊的身形到层次分明的棱角,他用水墨使得鱼儿的每一寸肌理都在宣纸上重新游走,还原其在水中的动态。《百鲫图》中,群鱼则穿梭于深深浅浅的池塘里,或游戏于荷叶间,或嬉闹于同伴中,尽显灵动。

  (原标题:鱼儿入画纸上“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马来西亚发布失联航班最后通话内容
  • 体育亚冠-贵州3-1蔚山 张稀哲失点国安负水手
  • 娱乐文章开火称贱命一条 周刊反问:用意何在
  • 财经四川富豪刘汉靠政治身份暴力敛财400亿
  • 科技对话王梦秋:心存诗意的资本新锐
  • 博客马伊琍父亲:请求媒体放过我们家孩子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男生投诉女生穿着暴露无心学习 遭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