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打十斤在制作银饰。 |
瑶族女性服装头饰 |
瑶族银饰制作技艺历史悠久。 |
在连南县城的瑶银制作工坊内,时常有好奇的游客围观手艺人唐大打十斤打制银饰品。火枪喷薄而出的火舌仿佛是一支神奇的画笔,慢慢将白银化为流淌的线条,又凝聚成瑶山有灵性的花草鱼虫。作为瑶族银饰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位有着瑶族血统的中年汉子对瑶银制作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广州、深圳等地闯荡多年后,唐大打十斤带着外面世界收获的见识回到瑶山,专门从事瑶族银饰的研发和传承。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菁
出身瑶银世家
唐大打十斤是“70后”,连南县三排镇油岭村人,2017年1月他被评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银饰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95年他初中毕业后跟随父亲唐大打考公学习瑶族银饰制作技艺,其父亲手艺也传承自祖父唐大打单四公,子承父业是典型的家族传承。
“每天在大山深处的小径行走,四周寂寥,此时身上的各种银饰品发出的叮当妙音,就是瑶山最美的听觉享受,驱走了艰苦劳作的枯燥和疲倦。”唐大打十斤这样形容瑶银的古老魅力。瑶家人的排屋入门是一个有火塘的厅屋,每天夜里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聚餐和拉家常,其乐融融。也许是从小在火炉边伴随着爷爷打制银饰的“叮当”声中长大的原因,唐大打十斤很小就给长辈做帮手。他用童真的目光好奇地观察着周围的生活,稍大后他就开始帮爸爸爷爷勤快地收拾打银工具、描小样,很早就对瑶银的传统纹样、图案、技巧烂熟于心。“在瑶寨土生土长,从小对族人的日常穿戴饰品耳濡目染。”长大后唐大打十斤农忙时就回家务农,其余时间都在外乡以打银为生,走遍了连南周边的村寨以及广西、湖南等地。
瑶族银饰制作技艺可追溯至清代,清代许州李来章的《八排风土记》记载道:“各排男女来会,以歌答之,至夜宿于亲戚之家,间有以银牌红布作贺者。”瑶族银饰制作技艺基本沿袭了古代南方长江流域的传统手工技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色。这些趋吉避凶、代代相传的银饰品承载着瑶族祖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瑶族人民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本民族物质、精神文明和造型艺术的重要依据。
“每一次新娘结婚穿戴的一身叮当作响的银饰品,每一件的每一个图腾都代表我们连南八排瑶不同的故事,以及银匠们的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与热爱 。”年轻的唐大打十斤逐渐认识了非遗传承与保护是当代人的使命与责任。他用多年时间,徒步串走连南各排各村瑶寨,收集整理旧的瑶银物品与整理每个图腾代表的历史印记资料,详细记录不同银饰品制作方法与不同年代的材料。
着魔般四处求学
家乡出了个小银匠,附近村寨的乡亲慕名来找小唐打首饰的越来越多,然而重重大山,挡不住年轻人对山外世界的憧憬。每天忙完农活,小唐就坐在村头的古树下小憩,目光越过夕阳尽染的山峦,幻想山外那个世界的种种奇妙。“他有股年轻人不服输的劲头,觉得自己的手艺已经在家乡找不到更好的师傅来教了,很想出去闯一闯,学到真正的本事。”同村的玩伴大盘回忆。
1996年,商品经济正如火如荼,旅游业也方兴未艾,一些游客开始到访连南的瑶寨,很快被那里的瑶族风情所陶醉。“经常有满载游客的大巴停留,他们争着跟村民合影,购买有瑶绣的纪念品。”那个时候,唐大打十斤敏锐地看到了旅游业带来的商机,他决定带着祖传的手艺,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寻找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我经常到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等地参观学习各地方的瑶族银饰品与技艺,也参加省文化厅组织到台湾、港澳学习文创产品活动。”这一去就是八年。1996年到2013年,唐大打十斤在广州开办瑶族银饰制品加工作坊,一头沉浸到知识和手艺的世界。他对广州的各种工艺品市场格外有兴趣,每每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各地流行饰品,他都要对款式设计、雕刻工艺潜心揣摩。他那认真入迷的神情,连市场的老板们都逗乐了,时常调侃憨厚的小唐。
除了跑市场,小唐还如饥似渴地求学,泡图书馆,到处拜师,用心吸纳各种南北银雕流派的精华,比如在细小的银片上,如何处理花草鱼虫等元素的黄金分割关系,如何解决图案的处理层次、距离美感等。他将学来的悬空雕法融合到瑶银技法,令作品突破传统守旧的局限,完美呈现现代特色、更有立体感的时代风格。
银的延展性大,如何控制好它的热胀冷缩,小唐虚心向前辈讨教,再加上反反复复的实操,通过无数次的试验,最终才使整件作品无缝的对接。他的手指经常被焊枪烧起泡,被锤子砸伤,简单处理一下又去开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广州期间,小唐锻造出的头簪、头钗、耳环、项圈、银链、银锥等品种繁多、古朴雅致的银饰制品,深受顾客青睐,慢慢赢得了市场认可,产品远销国内外。
回归家乡传承瑶文化
就在他的事业如火如荼展开时,他做出了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返乡创业!唐大打十斤说这是一次“心灵的回归”。经过岁月的磨炼,昔日的帅小伙如今已是气质稳健的瑶银传人。随着电脑雕刻的普及,银饰产品同质化、商业化的恶性竞争日趋激烈,最后传导为价格的恶性比拼,令酷爱这行的小唐开始反思。
“你看,这些年家乡的变化真的好大,高速公路通车了,自驾游越来越多,旅游工艺品大有发展前景。”家乡的朋友时常在微信群晒出瑶山的新貌,勾起了小唐的乡愁。
原来,这些年清远得到省旅游扶贫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瑶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闭塞的村寨如今灯火通明、道路宽敞,旅游业欣欣向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耍歌堂”和“瑶族长鼓舞”时常出访省内外和世界各地,家乡的振兴、各种渠道传来的消息,让唐大打十斤坚定了归乡创业的念头。“家乡的文化事业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政府愿意给予你应有的支持。”家乡的官员也鼓励他返乡振兴瑶银。
2013年9月,小唐在政府的支持下,回家乡创办连南瑶族自治县桃花红工艺品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瑶族银饰的研发、制作及销售,并招收学徒3人。同年10月他受邀在广东瑶族博物馆成立了瑶族银饰制作坊,集制作、培训、展示、销售一体,招收学徒10人。瑶银作坊不但人气旺,每天还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参观,连媒体也纷纷慕名前来采访,瑶银的名气不胫而走。
从过去的手艺生存,到今天的文化传承,唐大打十斤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支撑点。“现在除了日常业务,我的主要精力花在校园授课和外出巡展等非遗公益活动宣传方面。”最近,唐大打十斤与清远的其他非遗传人一起参加了清远大学城的“非遗文化进校园走进工匠精神”专题讲座。唐大打十斤现场为学生们细心讲解每件银饰品制作过程,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非遗文化进校园讲座活动的成功举办,增进了同学们从多方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并加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以及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此外,作为瑶族银饰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唐大打十斤还有幸参加在广州、深圳及港澳举办的非遗表演并展示传统技艺。“在今年的深圳文博会中,以传统工艺制作的银镯比较受欢迎,订单纷至沓来。”他介绍,展出期间,每天不少客人来展位参观,对银饰传达出的瑶族元素非常欣赏。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赶走华为后这个国家“抓瞎”了
- 【 军事 】 新浪、中国军迷与中日海军的二十年巨...
- 【 财经 】 北京日报:明星天价片酬搞乱了人们思...
- 【 体育 】 热身-胡金秋11+10 男篮蓝队大胜安哥拉
- 【 娱乐 】 卓伟爆料赵丽颖确已怀孕:不足3月不可...
- 【 科技 】 美国集体诉讼会给拼多多带来什么?
- 【 教育 】 全国考研大数据出炉:女生成主力!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