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都江堰第三次加冕“世遗”!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需这些指标
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世界上少有的无坝引水工程。工程建成后,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被称为“天府之国”。时至今日,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灌区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是我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另外两个分别为安徽淠史杭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
北京时间8月14日凌晨,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配套工程体系,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四川第二处获此殊荣的灌溉工程。2014年首次评选时,乐山市的东风堰入选。
都江堰拥有三个“世界遗产”牌子啦!
此前,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经两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再加上这次入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都江堰就有三个“世界遗产”牌子啦!
2000年,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青城山景区联手申遗,当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作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一部分,都江堰—青城山风景名胜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这次增加的“世遗”牌子——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被称为“灌溉工程界的诺贝尔奖”。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世界上最大的灌溉排水非政府组织——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际灌排委”)评选并授予的荣誉称号,每年审定一次,迄今已经评审至第五届。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农业遗产、国际湿地遗产并称为世界遗产,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
历年入围的国内灌溉工程名单
2014年入选名单:四川乐山东风堰、浙江丽水通济堰、福建莆田木兰陂、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
2015年入选名单:诸暨桔槔井灌工程、寿县芍陂、宁波它山堰
2016年入选名单:陕西泾阳郑国渠、江西吉安槎滩陂、浙江湖州溇港
2017年入选名单:宁夏引黄古灌区、陕西汉中三堰、福建黄鞠灌溉工程
“申遗”有10项硬指标,一个都不能少!
入选“世遗”究竟有哪些标准?都江堰水利工程及灌区工程体系成功“申遗”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加冕“世遗”之后,工程该如何保护?“申遗”成功,又对灌区今后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中国水利科学院、省水利厅和省都江堰管理局相关负责人。
什么样的工程才能入选名录?翻看国际灌排委设置的“申遗”门槛中,里面包含10个硬性指标。
申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工程必须具有如下价值:
一、是灌溉农业发展的里程碑或转折点,为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二、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工程规模、引水量、灌溉面积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
三、增加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计、促进农村繁荣、减少贫困。
四、在其建筑年代是一种创新。
五、为当代工程理论和手段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六、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环保。
七、在其建筑年代属于工程奇迹。
八、独特且具有建设性意义。
九、具有文化传统或文明的烙印。
十、是可持续性运营管理的经典范例。
同时,入选的工程建成投用时间,应在100年以上。
“这10项缺一不可。”中国水利科学院水利史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建刚看来,前述规定,“标准不可谓不严苛、门槛不可谓不高”。
部分工程“年龄不够”咋解决?“申遗”过程首开先例
作为世界史上最高老的无坝引水灌溉工程之一,狭义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渠首引水部分)一直被认为是水利工程史上的杰作。
但记者注意到,本次申遗的范围涵盖整个灌区7市38县(市、区)的灌溉工程体系。根据省都江堰管理局提供的数据:纵观整个都江堰灌区,1076万亩灌溉面积中有800万亩均是1949年新建的,换言之,整个灌区中超过七成“年龄”不到70岁,并没有达到“申遗”的年限门槛。
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概念性问题。”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1月,省都江堰管理局启动“申遗”程序。今年1月、4月,出国“赶考”——参与初审前,国际灌排委、国家灌排委先后组织国际和国内专家对都江堰灌区工程进行考察。
在大量的事实面前,“国际灌排委明确表示,肯定和支持灌溉工程不断建设与发展。这也算破了先例了。”这位负责人说,灌区面积能在当代急剧扩大,本身就说明了工程具备了超前性、科学性,“所以才会如此有生命力。” 换言之,国际灌排委的对都江堰水利工程及灌区的态度是:不限制和反对古代水利工程在现代的发展。
“这么多年来,灌区一直在改扩建,一直没有失去活力。这就是都江堰灌溉遗产与其他静态遗产最鲜明的区别。”省都江堰管理局高级工程师旷良波说,在国际国内专家的眼中,都江堰水利工程,杰出之处绝不只是宝瓶口、飞沙堰等渠首工程,而是整个灌区工程体系。
此言非虚,在国际灌排委官方网站上,记者见到了对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评价:工程非常有活力、非常有价值。
加冕“世遗”之后如何保护?制定保护规划,组建专门保护机构
实际上,这不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第一次加冕“世遗”。2000年,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青城山景区联手申遗,当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7月,作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一部分,都江堰水利工程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换言之,此前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经拥有两块“世遗”的牌子。
“但是,这些没有一块是专门颁发给工程或者灌区工程体系的。”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一次,都江堰灌区工程体系是“真正的主角”。
那么,本次成功申遗后,是否意味着都江堰灌区工程体系的“世遗”头衔“戴稳了”?
“也不能这么说。”刘建刚透露,国家灌排委员会正在与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协商,建立针对入选名录工程的定期检查、监管制度,“如果出现改变工程功能、形态或者价值的行为,不排除考虑‘摘帽’。”刘建刚看来,水利工程的历史性、科学性、文化性和实用性,便是评价一个水利工程能不能“申遗”或保住“世遗”的标准。
也正是因为如此,“申遗”成功之后,强化都江堰灌区工程体系保护,已经被提上日程。省都江堰管理局党委书记杨斌认为,“申遗”带来的直观影响便是保护思路的转变,“今后,管理38个县(市、区)的配套工程都将纳入保护范围。”杨斌说,有了“世遗”这块金字招牌,无论是督促灌区内政府加大保护力度,还是吸引国内外保护力量参与,都有了说服力。
其实,在“申遗”成功之前,四川水利系统便开始着手相关工作。
杨斌介绍,目前,省水利厅和都江堰管理局正在邀请国内专业结构和力量参与制定《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规划》。同时为保护都江堰水利工程和整个灌区入选“世遗”部分,省都江堰管理局还拟设立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遗产的管理委员会,“主要任务就是管理保护遗产”。据了解,目前,省都江堰管理局已经启动遗产调查、现状判断、规划重点以及保护重点等工作。
与此同时,提升既有灌溉范围内的用水、管水和护水能力,也被提上重要日程。“整个灌区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以水定人’。”杨斌透露,今后水资源承载能力将成为灌区内制定产业布局、城乡布局和人口分布规划的前置要素,同时,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水权制度改革、节水灌溉等方式,倒逼用水户提高用水效率、减少输配水过程中的损失。
来源:“四川日报”微信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妻子搞权色钱色交易 丈夫落马后她被查
- 【 军事 】 出鞘:我军野马气垫船如何在台海狂飙
- 【 财经 】 整治天价片酬:杨幂片酬1亿降到2700万
- 【 体育 】 火箭官宣安东尼加盟 联手灯泡渴望救赎
- 【 娱乐 】 网曝娜扎吴亦凡恋爱 双方工作人员否认
- 【 科技 】 荷兰发明可升降隐身公厕 竟可藏入地下
- 【 教育 】 瘫痪生超一本40分 校领导亲送通知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