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在机遇与挑战中走过坎坷而又平稳的一年。在2018年行将结束时,民营经济走到了“聚光灯”下,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年中,“民营经济退场论”甚嚣尘上,年尾,一场座谈会廓清了对民企的思想迷雾。
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民企座谈会上说,我国的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随后,各部门和各地政府声势浩大驰援民企,资金与政策并行,民营企业在艰难的环境中迎来希望。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正如所言,40年中国经济面貌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是民营经济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除了民营经济,2018年房价快速上涨势头继续被遏制,金融保持稳定,去杠杆进一步推进,传统经济和新经济依然展现出巨大的潜能。2018年即将结束,2019年倏忽而来,明年民营经济如何发展,中国经济又将走向何方?
新京报经济新闻部一如既往推出年度巨献《看2019•新声》,邀请国内顶尖级经济学家、企业家和官员,共话民营企业,问道中国经济。
宿华,快手CEO。受访者供图
精彩观点:
1、全世界大公司的商业模式都挺单一的,更多要看它的商业模式是否有能力健康发展,亦即所有参与者是不是共赢。
2、我觉得中国出海的公司愿意到每个国家和地区去深度思考、深度本地化,这是很多欧美公司和产品做不到的。
3、算法当然是有价值观的。算法其实和木匠的锤子、斧子类似,本质上是一个工具,所谓偏见主要是看用工具的人怎么去用它。
4、注意力作为一种资源、一种能量,我更希望它像阳光一样洒到更多人身上,不希望它像聚光灯一样只聚焦在少数人身上。
过去七年中,随着4G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快手构建了以短视频内容为核心的社交社区。据快手提供的数据显示,其日活超过1.5亿,平均每天用户能够产生超过1500万条视频,平台累计视频素材超过70亿条。
2011年,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快手前身GIF快手诞生。彼时,GIF快手还只是一个动图工具,初期团队只有11人,和大量初创公司一样,窝在五道口被称为“民间硅谷”的华清嘉园。2012年11月,GIF快手从纯粹的工具应用转型为短视频社区。2014年11月,GIF快手正式更名为快手。
更名后的快手迅速成长,2017年注册用户超过7亿,人均使用时长超过66分钟。与此同时,成名后的快手被贴上“底层物语”等刻板标签。
“注意力作为一种资源、一种能量,我更希望它像阳光一样洒到更多人身上,不希望它像聚光灯一样只聚焦在少数人身上。”软件工程师出身的快手CEO宿华认为,时间会证明一切。
深夜接受采访的宿华略显疲惫,语速较慢但回答问题时一丝不苟,他与记者谈技术填平“知识鸿沟”,强调无差别的幸福感。此外,宿华还解答了快手的算法和审核模式、商业化战略,以及快手如何面对短视频领域激烈的竞争。
受访者供图
商业化与价值观不冲突
新京报:创业多年,你觉得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有哪些变化?
宿华: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多年来,政府在光纤、移动通信等互联网基础设施领域的巨大投入,使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此外,不断简化的企业办事手续以及为民企减负的优惠政策,让我切实感受到“民营企业是自家人”的诚意。
新京报:有什么话想送给创业的民营企业家?
宿华:不忘初心,争创国际一流,用技术的力量服务更多人。
新京报:近期快手加速商业化步伐。在快手的商业化战略中,广告和电商有着怎样的占比?
宿华:我们的商业化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小规模尝试。实际上,电商和广告商业化从今年才开始,直播的商业化会更早一些。目前电商刚起步占比偏低,但是我觉得未来它会越来越强。因为短视频有很强的传播能力,它能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东西真实的样子,这样会激发购买欲望。我对这个方向很看好。
新京报:快手上原来就有“老铁经济”,现在推电商怎样和用户联动?
宿华:商业化是另外一套逻辑,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广告或电商的。我们的用户中有一部分人具备电商的服务能力,家里刚好开店,或者有土特产,或者有果园,我们帮助他们打通商业变现的渠道。
在我们没有专门做商业化的时候,很多网友已经在快手上卖自家的橘子、海鲜、手工艺品,并且在我们没有流量倾斜的情况下,形成了独特的“老铁经济”。后来,我们观察到他们交易的过程,通过平台的力量让他们的支付、售后、发货更方便,让他们的交易更规范。这是我们今年比较重要的跟电商有关的商业化。它跟我们价值观和使命是不冲突的,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做的。
新京报:技术的发展会给短视频行业的商业模式带来影响?
宿华:从商业模式上来讲,你看今天全世界比较大的公司的商业模式都挺单一的,更多是看它是不是有能力健康发展,即里面所有的参与者是不是共赢的,我觉得这个更重要。
快手的商业逻辑是帮助每个人更好地跟世界相连,其中一些连接是带商业属性的。我们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付出了平台的力量,所以我们应该从中分到合理的利润。
因此,快手的商业逻辑会一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当5G来临的时候,短视频也好,直播也好,所能够服务的人群、生活场景、商业场景会变得更加广泛与深入,快手的商业模式也会根据技术的特点“进化”。
未来的世界互联网,
中国公司会占较大比例
新京报:快手是否开始与抖音正面交锋?
宿华:快手并不只是在同品类里面竞争,所有公司都在争夺用户的注意力。对于用户来说,当他想要去探索世界的时候,他会面临很多选择,不光是短视频,他可能会看新闻、逛网络社区。所以,我们的竞争是长期而广泛地存在的。不管是抖音还是快手,每一个产品都在跟所有探索世界的产品相互竞争。
从我们自身角度来讲,快手是使命驱动的公司,我们希望提升每个人的幸福感,希望用科技力量让更多人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善意,更好地探索和感知世界,也更好地被世界所感知。
在我们眼里,注意力作为一种资源、一种能量,我更希望它像阳光一样洒到更多人身上,不希望它像聚光灯一样只聚焦在少数人身上。
新京报:如何评价快手和抖音气质不同?
宿华:我不方便评价同行。快手是非常坚定的,我们希望赋能每个个体。我自己是工程师,我觉得我应该让人工智能的算法力量被每一个不懂这种力量的人所享受到,让每个普通人在这个时代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更好地跟世界连接。
快手更多地关注每一个个体,我们并不区分这个个体身处何方,不管他是在偏远的山村还是在大都市,只要他愿意,我们都希望用科技的力量帮助他与世界更好地连接。
新京报:如何看待中国科技企业出海潮?
宿华:观察当今全球互联网创业的格局,从技术、产品、运营等方方面面,很明显是中美两国公司更具备出海的能力。在我看来,未来的世界互联网里面,中国公司会占据很大的比例,我们也在努力成为其中一家。
中国互联网在国内酝酿了20年,基础设施成熟,人才团队完善,很多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有很多案例。今天的中国可能有全球最大数量的工程师群体、产品经理群体,并且积累了最多的应用创新的经验。
传统互联网时代,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相对比较少,所以(科技领域)基本被欧美的公司所占据。从早年的搜索、到媒体、到社交,我们能看到很多新兴国家的移动互联网在这几年兴起。在刚起来的过程中,会有一批中国公司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它们在国内打拼的经验显然是非常有帮助的。我觉得中国出海公司愿意为每个国家和地区去深度思考、深度本地化,这是很多欧美的公司和产品做不到的。
受访者供图
算法本质上是工具
新京报:算法是否有价值观?是否会导致偏见或者歧视?
宿华:算法当然是有价值观的。在我看来,算法其实和木匠的锤子、斧子是类似的,本质上是一个工具,所谓偏见主要是看用工具的人怎么去用它。
新京报:人工智能算法是否会限制用户的关注范围形成“信息茧房”?快手如何处理此类问题?
宿华:“信息茧房”是第一代推荐系统容易出现的问题,即利用用户偏好去帮助他寻找内容。快手作为一家人工智能驱动的公司,并不会只利用用户偏好帮助用户找内容,否则过去被证明过他会喜欢的东西,算法会一直推荐,用户会永远困在“信息茧房”里。
快手会参照真实世界的人探索世界的方式来推荐,每个人的兴趣有随机性,快手会给与某个用户有相似偏好的人,推荐相似偏好用户所喜欢、浏览过的内容。同时,快手也会有随机性的推荐,这是快手突破“信息茧房”的有效方法。
新京报:快手的内容审核模式是什么样的?如何避免一刀切?
宿华:其实,我是快手的第二个审核员。早期,我们两位合伙人轮流审核,每人审一天,审到半夜,审完了才能睡觉,经过了非常艰苦的时期。
如今,快手有比较完善的团队,有数千人在工作,但是,解决审核的问题、合规的问题不光靠人力,当然人力要先到位,同时企业也要建立详细审查机制。这个世界非常复杂,有不同的判断标准。作为大众平台,我们应该能达到整体用户满意度最高的标准。并且,审查机制是演化的机制,会持续迭代和改进。技术的支持也很重要,人工智能和人工配合,总体效率会更高。
上述审核是在内部发生的。我们还引入了外部智慧即社会化的知识,把有知识的、有见地的外部人士,包括各领域专家、大学教授、媒体记者等,定期请到快手来探讨短视频内容伦理。
如何避免一刀切,确实是个挺难的问题。对内容,特别是视频内容的判断难度非常大,我们目前所做的是,尽量让所有的规则能够被人理解。技术更多解决的是那些比较明显的问题,最终的判断工作其实是人来做的,有时候我们也会寻求专家的帮助。
新京报:当5G来临,快手会发生什么变化?
宿华:首先,5G的特点是高带宽低延迟,高带宽意味着视频清晰程度会提高,视频上传速度会变快,观看视频的资费会变得非常低,大家的互动会变得更加实时。
举个例子,现在如果你想学修手机,你可能需要报个班。5G来临后,通过视频就可以了,你可以清晰地看到老师如何用镊子去操作一个小小的电容、一个小小的芯片。
观看许多细节的高清视频,使用实时互动的交互场景,在5G来临后这些就可能实现。未来,所有可学的东西都在互联网上。快手也在尝试,我们叫快手课堂。随着技术的推动,我们的用户能在户外与观众实现高速的、高清的、低成本的实时互动。
新京报记者 白金蕾 实习生 程子姣
编辑 王宇 校对 范锦春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多名科学家质疑天河工程:不知为何立项
- 【 军事 】 出鞘: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为何力挺中...
- 【 财经 】 财富时代相继被收购 谁在收割顶级媒体
- 【 体育 】 亚冠抽签:鲁能国安足协杯胜者碰全北 ...
- 【 娱乐 】 《新说唱》选手声援蒋劲夫:女方没怀...
- 【 科技 】 复盘金立死亡之谜:刘立荣赌输超100亿
- 【 教育 】 性教育女讲师的酸甜苦辣:课上五年级...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