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民营火箭发射元年:“亦庄马斯克”在京造火箭

中国民营火箭发射元年:“亦庄马斯克”在京造火箭
2018年12月28日 17:54 新华每日电讯

  原标题:年终报道 | 我在亦庄造火箭:中国火箭民企点火升空这一年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京雪

  2018年,被称为“中国民营火箭发射元年”。人们突然发现,除了马斯克和他的SpaceX,在中国,也活跃着一批民营商业火箭公司,他们是中国太空征途中的新生力量。“SpaceX把过去封闭的、高高在上的航天拉下神坛,我们也是要把航天技术从神坛上拉下来,让它能更好地服务大众” 

4月5日,星际荣耀发射“双曲线一号S”。4月5日,星际荣耀发射“双曲线一号S”。

  要不是2018年3家中国民营企业发射了5次火箭,人们还难以相信——中国的民营企业也可以造火箭了!

  今年2月初,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成功发射“猎鹰重型”运载火箭,这枚“全球现役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将一辆红色特斯拉跑车送入太空,引发公众对商业航天的新一轮关注热潮。接着,从4月起,3家中国火箭民企进行了5次火箭发射,使2018年被冠以“中国民营火箭发射元年”“民营火箭首秀年”等称号。

  人们突然发现,除了马斯克和他的SpaceX,在中国,也活跃着一批民营商业火箭公司,研发火箭已不再仅与“国家任务”相关。

4月5日,星际荣耀发射“双曲线一号S”2。4月5日,星际荣耀发射“双曲线一号S”2。

  “西方往往将中国航天业等同于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现在应该抛弃这一看法。”美国航天新闻网在今年的一篇文章中如此说道。

  中国民营企业走上了曾经不可能站上的舞台。正如在海外,SpaceX、蓝色起源(BlueOrigin)等商业火箭企业正以低成本技术和对新兴市场需求的挖掘改写全球太空产业的格局,在中国,后发入局者们也在尝试同样的事情,他们是中国太空征途中的新生力量。

  “我们会是国营航天的有益补充者。”“我们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分子。”“SpaceX把过去封闭的、高高在上的航天拉下神坛,我们也是要把航天技术从神坛上拉下来,让它能更好地服务大众。”民营火箭创业者们这样描述自己的角色。

5月17日,零壹空间发射探空火箭“重庆两江之星”暨OS-X0 。摄影:重庆日报 万难5月17日,零壹空间发射探空火箭“重庆两江之星”暨OS-X0 。摄影:重庆日报 万难

  “亦庄马斯克”:做最先吃螃蟹的人

  位于亦庄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方圆5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着7家以上民营火箭研发企业,它们大多诞生于2015年前后。

  今年先后进行火箭发射的3家企业:2016年创立的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创立的零壹空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落户于此,互相之间,最远相距不到8公里。

  亦庄融媒体中心曾为这些火箭民企负责人做过一组海报,主题就叫:“我在亦庄造火箭”。海报上,常被媒体贴上“中国马斯克”标签的创业者们讲述了选择亦庄的理由:开发区较为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人才。

  令亦庄成为火箭民企扎堆的“火箭城”的重要原因,是这里毗邻中国航天技术的发祥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即“航天一院”),换句话说,大批研发火箭的工程师们生活在这一带。

5月17日,零壹空间发射探空火箭“重庆两江之星”暨OS-X0 。摄影:重庆日报 万难5月17日,零壹空间发射探空火箭“重庆两江之星”暨OS-X0 。摄影:重庆日报 万难

  过去,做火箭的人只能进入体制内的科研院所,现在,航天梦不再只是体制内的梦想,火箭民企的出现给了从业者们新的选择,一切都发生在短短数年间。

  中金公司2017年10月发布研报,称商业航天是“千亿美元之蓝海,有望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报告显示,根据美国航天基金会的数据,2015年,全球商业航天市场总收入已超2000亿美元,占全球航天经济总量的七成以上,中国商业航天市场有待挖掘,前景向好。

  另据欧洲咨询公司(Euroconsult)今年8月发布的《小卫星市场前景》报告,未来10年,全球将发射约7000颗小卫星,是过去10年发射总量的6倍。

  航天技术的进步降低了卫星研制成本,通信产业、大数据产业等领域的发展又带来大量发射需求,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把造好的卫星送入太空。作为实现卫星入轨的唯一运载工具,火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市场在快速增长,很多卫星排队等着上天,火箭在全球都是供给严重不足的产品。”蓝箭CEO张昌武说,回忆2015年6月蓝箭的诞生,他总结了两个背景:“第一,我们看到了市场机会;第二,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机会。”

5月17日,零壹空间发射探空火箭“重庆两江之星”暨OS-X0 。摄影:重庆日报 万难5月17日,零壹空间发射探空火箭“重庆两江之星”暨OS-X0 。摄影:重庆日报 万难

  张昌武拥有清华大学MBA学位,曾在汇丰银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从事金融投资工作。决意创立民营火箭公司前,他与蓝箭后来的两位联合创始人一起尝试过让中国“国家队”的火箭走出去,承担海外商业航天市场的发射任务。

  “我们的联创人在全球航天市场有超过10年经验的积累,积攒了大量市场资源。”张昌武说,“但这件事在2014年下半年没法继续推进了。在那个节点,我们发现国内现有火箭型号不管价格、灵活性还是对外合作的便利度上都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商业需求,这促使我们思考能否自己研发火箭。这是蓝箭创立的直接原因。”

  投资人往往是最敏锐的趋势预判者,零壹空间CEO舒畅投身民营火箭创业前也是一个金融领域的投资者。本科读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先后就职于航天产业基金投资部门和联想控股,舒畅从2014年开始关注商业航天,最初是想找一家现成的火箭民企进行投资,结果却没能找到理想标的。

  “当你发现一个你觉得有价值的东西还不存在,而你在调研后认为它是可以做成的,你就会有种强烈的使命感。”舒畅说。在他看来,就像美国有SpaceX,中国迟早会出现能跟其相提并论的世界一流火箭技术公司,这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必然。从0到1,他愿在95%的人还在质疑时做最先吃螃蟹的人。

  与此同时,被视为民营航天企业发展瓶颈的政策,正在不断破冰。曾经紧闭的领域一再向门外之人展露微笑,政策释放的善意与伴随而来的民间资本涌入让一些体制内的技术骨干也加入了创业浪潮,例如星际荣耀的董事长毛洪涛(化名)。

  这位航天系统内曾经最年轻的总指挥、工龄24年的“70后”航天老兵在2016年10月成立了自己的民营火箭公司。公司名称“星际荣耀”据说是从300多个备选名字里挑选而出的,尽管在年轻人听来它像极了一家游戏公司,却蕴含着要在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中,传承老一代中国航天人精神,开创更多未来荣耀的深意。

  毛洪涛曾向媒体讲过一个故事:他在国际会议上遇到SpaceX主管市场营销的副总裁,对方称,跟他们相比,中国的火箭在技术和成本上都没有优势。此后,SpaceX一次次的发射成功与技术突破都让毛洪涛反复琢磨国内是不是也该有更灵活、对市场反应更快的公司做一些探索,“至少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需要这样一个公司来填补空白。”

9月5日,星际荣耀发射“双曲线1Z”。9月5日,星际荣耀发射“双曲线1Z”。

  “你们这是要抢‘国家队’的饭碗?”

  在今年11月举办的珠海航展上,有记者向舒畅提问:你们这样的民营火箭公司是不是要抢“国家队”的饭碗?“我说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广东省民营经济的发展能说是挖社会主义墙脚吗?”

  在舒畅眼里,这是个太过“计划经济”的问题,“从国家的角度,把航天这样的高精尖产业做大做强非常重要,而我们几十年的经验已经证明市场经济是必由之路。航天过去很封闭,现在可以说是刚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驻晋部队某基地时,提出要在技术、产业、设施、人才等方面走开深度融合路子,努力使太空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走在全国全军前列。此后,几家民营火箭公司代表时常受邀参加商业航天政策制定、民营企业家座谈等会议。有火箭民企负责人在参会后感到,国家对民营企业的呵护与支持,让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

  “这一行还是太缺市场经济,入行3年多,我常有种跟整个行业作斗争的感觉。”舒畅感叹,“包括科研人员的自由流动,我们也是做的中国航天,也是做对国家有益的事业,都是为中国航天做贡献,有人愿在体制内发展,有人愿冒更大风险去体制外打拼,这有什么不好呢?”

  “我们跟‘国家队’的关系不是争利而是互补。”星际荣耀的总裁助理及品牌宣传负责人姚博文强调,今年5月,他刚从航天院所离职,来到老上司毛洪涛创办的星际荣耀。

  传统的中国航天以完成国家任务为根本目标,有时为确保任务万无一失,可以不惜代价地投入资金、人力与时间,虽说保障了中国火箭稳居世界前列的发射成功率,但也与追求高性价比和利润最大化的商业市场形成冲突。姚博文认为,火箭民企正是为解决这些矛盾而生,这些轻装上阵的公司,可以在技术与管理机制上做一些更大胆的尝试。

  如果说“国家队”代表一个国家的最高科技水平,担负着在国际舞台“世界杯”中挑战的使命,民营航天公司就是商业俱乐部队伍,可以更灵活、迅速地服务“国家队”无暇充分满足的市场。“在‘国家队’面前,我们是孩子,成长仰仗于‘国家队’几十年的积累,但当我们做好了,又可以回头反哺母亲。”姚博文说。

  有业内人士对新华每日电讯表示,优秀航天人才的流失也是促使航天领域向商业市场开放的因素之一。“也不难理解,比如有两口子,从世界名校毕业后留在欧洲工作,俩人年收入加起来有80多万欧元,后来回国发展,收入不及以前的1/10。包括在体制内遭遇职场天花板的人,这些人才往国外发展或转行都是国家的损失。现在,看到更好的待遇和更多样的职业发展空间,一些人愿意出来到火箭民企继续干这个行业。”

  航天专家黄志澄认为,民营航天的发展会倒逼航天国企进行各种改革,这对整个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自己的感受是,航天行业能吸纳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体现了我们国家在这一领域的自信。”张昌武说,“有自信才能开放,才能把它做成更大众化的产业。中国航天发展至今,无论技术还是产业规模都是世界级的,已经要步入下一阶段,从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了,因而国家层面也鼓励引入竞争以提高效率,激发行业活力。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中国航天事业做补充和延伸,我们本身就是中国航天的一员。”

9月7日,零壹空间发射“重庆两江之星”暨OS-X1。摄影:汪江波9月7日,零壹空间发射“重庆两江之星”暨OS-X1。摄影:汪江波

  发射失利后,团队处于“史上最佳状态”

  当未来的人们回望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史,2018年将是值得留意的一年,中国民营火箭发射的序幕在这一年拉开。

  2018年4月5日,星际荣耀的探空火箭“双曲线一号S”点火升空,这是国内发射的首枚民营火箭;一个月后,5月17日,零壹发射探空火箭“重庆两江之星”暨OS-X0;9月5日,星际荣耀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竖起的发射台上成功发射探空火箭“双曲线1Z”;两天后,也在这里,零壹发射了他们的第二枚探空火箭“重庆两江之星”暨OS-X1。

  两家火箭公司都称,这些前期发射对于公司只是发展中的一小步,但它们为后续运载火箭的发射做了技术验证,并完成了民营火箭商业模式的闭环。

  “相当于把几条路都走通了:我们第一次造出自研火箭,在整个行业共同推动下叩开国家发射场的大门,取得了发射许可……今年最让我开心的就是拿到国家主管部门发放的许可牌照,被纳入国家规范管理的范畴。”舒畅说,“算是圆梦了,当年大家都说这不可能,最终它实现了。”

  4枚探空火箭的发射表明火箭民企已有能力走通从火箭设计、审批到发射的全流程,但在商业航天中,只在近地空间进行探测和科学实验的探空火箭难以满足卫星客户需求,真正具有商业价值的是能将卫星送入轨道的运载火箭。

9月7日,零壹空间发射“重庆两江之星”暨OS-X1  。摄影:汪江波9月7日,零壹空间发射“重庆两江之星”暨OS-X1  。摄影:汪江波

  2018年10月27日16时,蓝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名为“朱雀一号”的三级固体运载火箭。这是国内发射的第一枚民营运载火箭,其上搭载着央视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定制的微小卫星“未来号”。

  “我目视朱雀一号火箭在戈壁滩的发射工位升空。一二级分离正常,二级工作正常,二三级分离正常,三级发动机点火正常,抛整流罩正常,三级滑行段飞行正常。但是,第三级工作过程中出现了异常情况,导致卫星未能入轨,随后卫星坠入印度洋。”火箭专家邢强说。

  邢强是航空航天工程师联合组织“小火箭联合会”的创立者,2017年底,他找到《加油!向未来》,与节目组共同策划、启动了“空间科学实验卫星”项目,向全国青少年征集空间科学实验创意,并计划往太空发射一枚科普实验卫星。

  尽管选择“国家队”更稳妥,但作为项目总顾问,邢强希望选择民营企业,通过“首枚中国商业运载火箭”完成这一发射,以推进商业航天的发展,“无论从产业规模还是技术的先进程度上来看,国外商业航天都已经成为太空探索事业的主力,甚至是先导。咱们在这方面,起步已经晚了。”

  发射失利后,邢强写下一份声明,说从未后悔选择蓝箭作为火箭供应商,央视作为民营商业航天首箭的启动用户,也对太空探索事业的风险性和挑战性有非常专业的认识,“在这一年,大家一起去申请中国首枚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运载火箭的发射许可,包括空间无线电频率许可,一起去探讨和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其中很多事情,都是国内首次。”

  谈及“朱雀一号”张昌武坦承遗憾,但他认为这对现阶段的蓝箭不失为一次“刚刚好”的发射:一方面,火箭飞行验证方面的目的已经达成;另一方面,这次发射为团队带来及时的警示,他们会更关注风险,对技术和管理复盘后发现的问题也将是未来工作中的财富。

  “我们研制火箭,最怕的就是‘漏项’,就是你根本不知道某个风险存在,现在能识别到全流程中涉及的关键点和疏漏,我们就有充分信心去解决。”张昌武说在这次发射后,整个团队都处于“史上最佳状态”。

  “大家没有任何抱怨,每天很热情、兴奋地做这件事。”他打开微信朋友圈,点开一张发出于当天凌晨3点36分的照片:大面积的黑夜里,空中皎洁的月亮与地面工地的一处灯光辉映。照片上方的文字是:“不可能的阶段基本上是过了!”

  “这是湖州山坳里发动机团队的同事发的。蓝箭正在那里自主建设对百吨级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发非常必要的发动机试车台,这些工程师每天起早贪黑,在山里组织工程建设。”张昌武说。

9月7日,零壹空间发射“重庆两江之星”暨OS-X1 。摄影:汪江波9月7日,零壹空间发射“重庆两江之星”暨OS-X1 。摄影:汪江波

  同样的航天梦:巡天遥看一千河

  几家火箭民企都不约而同地在企业目标与愿景中强调了“世界”这类概念。

  蓝箭的企业愿景是“打造世界一流商业航天企业”;零壹在企业文化展示厅第一面墙上,贴着一排蓝色大字:“成为世界一流的商业航天集团”;星际荣耀则宣称要成为“全球商业航天引领者”。

  “如果能做好商业火箭这件事,就肯定会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张昌武说,他认为每家企业有不同的出发点与路径,“蓝箭是从技术上阐述这个梦想,因为要成为世界一流商业航天企业必须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产品,在航天这样强技术导向的行业,只靠模式创新无法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蓝箭在创办伊始,曾试图采购体制内单位的发动机,以尽快组装出能承接订单的运载火箭,结果因供应单位中途决定不向民营企业出售发动机,致使原计划落空。此后,公司将重心放在自主研发液体发动机项目上,开始研制中国第一款民用液氧甲烷发动机,这一技术可让火箭重复使用且燃料更为低廉,有较高商业价值。

  今年10月,蓝箭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短喷管状态推力室热试车成功,并计划在明年上半年对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进行全系统试车。

  张昌武称这次成功意义重大,意味着啃下了百吨级发动机研制最难啃的一块骨头,“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技术上,蓝箭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10月27日,蓝箭发射朱雀一号。10月27日,蓝箭发射朱雀一号。

  现在,蓝箭的短期目标是研制并发射中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朱雀二号,长期目标则是希望参与国家任务、进行深空探测。张昌武认为,只要有能力,火箭民企未来同样有机会为国家提供优质服务。

  零壹同样看重产品的自主研发,认为只有坚持自研,掌握关键技术,才能具备市场竞争力。“火箭上所有关键的东西我们都自己做了,然后忽然发现,许多产品还可以卖给别人。”舒畅说。

  据介绍,零壹的空天电子产品已被多家科研院所采购,“第一,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定制;第二,我们创新研发的产品,比他们过去找兄弟单位配套,成本上大幅下降;第三,我们的服务意识更强。”

  但比起技术,舒畅更愿谈谈商业,“我一直觉得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不在技术,而在于不够商业化,不够重视市场,我们应该强调的是怎么把技术和商业结合得更好。”

  零壹目前专注于服务微小卫星的中小型运载火箭的研制,计划在近期进行运载火箭的首飞。“我们专注于中小型火箭,是因为市场现在就需要中小型火箭。未来我们也可能做其他产品,或许哪天我也会跑到某个国家,说我来给你造卫星、打火箭。有些梦想,需要再过10年、20年,等公司做扎实了,我才敢讲。”舒畅说。

  姚博文认同民营火箭企业眼下的重要问题,是技术和市场还没得到有效结合,他同时强调航天是经验成本极高、技术性极强的行业。他认为星际荣耀堪称豪华“梦之队”的技术团队是公司核心优势所在:“我们的一支火箭型号,可以有数个曾经的研发总师总指挥参与。”

  目前,星际荣耀的几条技术路线在同步进行,计划于明年发射第一枚小型固体运载火箭,2021年发射主打产品,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液体运载火箭。

  谈到国内火箭民企的发展现状,姚博文将其比为“襁褓里的婴儿”,星际荣耀的董事长毛洪涛与副总裁霍甲贡献过另外两个比喻:“小学生水平”和“马拉松刚起跑,跑了20米”。

  “商业航天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理性地看待,SpaceX最初也经历了3次发射失败。”姚博文说,“我们是想为国争光,为行业开拓市场,但这是个需要试错的过程,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不要轻易去捧或踩。”

  12月初,星际荣耀在腾讯视频等平台发布了航天科普自媒体节目《星·探》的第1期,不到5分钟的短片,从钱学森受毛泽东诗句“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启发首创“航天”一词,讲到世界各国的主要运载火箭型号,尝试以这种方式让更多人关注航天。“尤其是孩子,我们希望中国人能从小就知道航天是怎么回事。现在想花时间了解航天的人一定远不如愿花时间刷抖音的人多,我们盼望未来能让更多人走近航天。”姚博文说。

  采访中,每家火箭民企都表示与全球领先的同类企业SpaceX存在很大差距,但也表露了追赶的自信,“我们需要时间。”SpaceX已经有15年的积累,而国内的火箭民企最长只有三四年的历史。

  每家企业也都提到了中国商业航天越来越暖的环境。中国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李国平在今年4月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国家建设航天强国今后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商业航天发展。“针对商业航天,国家层面可以简单用四个字描述,前两个字是‘鼓励’,后两个字是‘有序’。”

  根据各民营火箭公司给出的发射时间表,2019年,将有近10枚民营火箭的发射安排,“今年是预热,明年是百花齐放的一年。”张昌武说。

责任编辑:张玉

神坛火箭航天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