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年第一天 一位重量级老人走了

新年第一天 一位重量级老人走了
2019年01月02日 19:09 新京报

  原标题:新年第一天,一位重量级老人走了

  开年第一天,一位坚信科技没有终点,戏称自己是“80后”的老人,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1月1日,四川大学发布讣告:我国著名材料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涂铭旌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月1日1时50分在成都不幸逝世,享年91岁。

  “政事儿”(微信ID:xjbzse)注意到,涂铭旌曾在西安交通大学工作。1月2日,西安交通大学也发布了讣告,称“涂铭旌先生的逝世,是我国材料学界的重大损失”。

  涂铭旌教授1928年11月15日出生于四川省巴县,1947年至1951年就读于同济大学,先后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钢铁学院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等地深造,1955年在北京钢铁学院获硕士学位。这之后,涂铭旌曾三度“创业”。

  第一次创业是1958年,涂铭旌时年30岁,从上海奔赴西安,参与构建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专业。西安交通大学发文称:当时,学校决定在上海和西安两地同时发展工学类学科。作为机械系重点培养的青年教师,涂铭旌放弃了留在上海的机会,登上了西去的列车。

  在西安交大30年间,涂铭旌作为主要参与者,跟随周惠久院士从事金属材料研究,并和周惠久院士共同创立了金属材料强度理论;1988年,涂铭旌作为主要参与者的“发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的理论研究”项目荣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第二次创业是1988年,涂铭旌时年60岁,虽然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是涂铭旌再次收拾好了行囊,调入成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前身之一)出任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白手起家开展功能材料研究。

  当年的成都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学科基础薄弱,没有实验室、没有科研项目也没有科研经费,可仅用5年时间,他就建成了四川省稀土材料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纳米科技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因在材料学领域贡献突出,1995年,涂铭旌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四川大学材料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涂铭旌的两项研究成果“室温磁致冷材料”和“无钕稀土系镍氢动力电池”,分别被评选为2002年和2003年稀土十大科技新闻。

  第三次创业是2008年,涂铭旌已经80岁,受聘担任重庆文理学院名誉校长、发展战略顾问。

  当时,重庆文理学院实验室只有4个人,设备空缺,资金匮乏,也没有材料专业。来校第一年,招人都很困难,没有博士投简历,最后只招到6名硕士。从设备的选型到安装调试,再到项目的构思,每个环节涂铭旌都亲力亲为,带领重庆文理学院的科研团队主持了1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个国家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参与1个国家“863计划”项目和1个科技重大专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10项,获得国家专利30余项。

  事实上,第二次创业后,1993年,涂铭旌被查出直肠癌。据报道,面对生死考验,涂铭旌十分淡然,“生死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相互转化。不惧怕死、不谈癌色变,就不致增加身心负担。积极治疗,反而会起死回生”。

  休养期间,涂铭旌仍然坚持给研究生上课。术后第二年,他开始指导调至成都科技大学后的首届博士研究生。涂铭旌在川带领的第一批博士生黄婉霞说,“他用生死考验见证了崇高的师德、诠释了教师职业的理想追求。”

  年过八旬后,涂铭旌曾戏言自己是“八零后”。82岁时,他还在本科生上课;83岁时,仍然带了2个博士生、五六个研究生。他的授课课件,是他自己做的PPT。

  涂铭旌89岁生日时,重庆文理学院为他颁发了“终身奉献奖”证书和奖杯。

  接过奖杯,涂铭旌说:“这辈子我得过三个国家级科学技术成果奖、20多个省部级奖项,单单情有独钟两个奖,一个是四川大学授予我的‘十佳师德奖’,一个就是文理学院授予我的‘终身奉献奖’。这两个奖激励着我继续奉献。”

  “涂老从来没退出过一线。”当地媒体报道称,即便成为“九零后”,涂铭旌依然没退出过一线。去年10月,他身体再度不适,只得暂别岗位几日。去年11月,重庆文理学院校领导赴成都看望他,“他对学校及研究院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对策。他表示,目前学校正处于转型申硕的关键时期,各方面发展势头良好,他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闫宏亮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