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台湾向日本出借《祭侄文稿》,两岸网友都怒了
[文/观察者网 童黎]
台北故宫博物院向日本博物馆出借的系列文物即将展出,又一次引发两岸网民的怒火。
不仅因为其中一件是中国书法史上公认的“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纸卷出炉近1400年后的脆弱性可想而知,堪称“展一次伤一次”,还因为这篇书法所代表的“气节”。
然而,台北故宫博物院为平息岛内网民愤怒,还公开互相推卸责任,截至去年11月29日都未谈定日本博物馆会的“回馈”展品。
观察者网就此采访到了华东师范大学思勉高等人文研究院青年研究员樊波成,他指出,颜真卿《祭侄文稿》差不多可以说是唐代书法的最高代表,而且是富有感情的真迹,和他平时的字大不相同,同时具有文物价值、艺术价值、鉴定价值,还有精气神价值。
樊波成还指出,一般而言,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制定一些不得出境展览或是具体展览规格的文物。例如中国大陆规定的禁止出国(境)的文物名单中,几乎都是纸品类。
“颜真卿‘复活’也写不出的真迹”
昨天(12日),一条指责台北故宫博物院,质疑《祭侄文稿》外借的微博引发众多网民好奇和愤慨。
![社交媒体截图](http://n.sinaimg.cn/front/749/w620h929/20190113/ZsfE-hrpcmqw4107533.jpg)
上传的海报显示,2019年1月16日至2月24日,东京博物馆将举办“书圣之后—颜真卿及其时代书法特展”,展出的文物中有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有声音提出,《祭侄文稿》去日本是正常的文化交流,为什么网上这么义愤填膺?还有人好奇这件国宝的珍贵程度。
但这从爆料者@黄昏的复活之药 的简单回复中就可略窥一二:“《兰亭集序》正本失传已久现在只有复制品,所以现在来看可以说是最珍贵的行书手稿。”
台湾一名有25年收藏经验的专业古董收藏家在《故宫外借国宝,文物保存掀危机》一文中指出,《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后世誉为“在世颜书第一”、“天下行书第二”,与王羲之《兰亭集序》、苏轼《寒食帖》合称“天下三大行书法帖”。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兵变,势如破竹般直捣京城,颜真卿堂兄颜杲卿及其子颜季明镇守常山郡(今河北省正定县),颜氏一门30余口被害。两年后,颜真卿收复常山郡,命人至河北寻得颜季明尸骸,悲愤莫名,挥泪写下《祭侄文稿》。
![点击查看大图](http://n.sinaimg.cn/front/682/w1080h402/20190113/Zb01-hrpcmqw4107599.jpg)
文章指出,“颜体字”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陌生,从小写毛笔字的时候,多是临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麻姑仙坛记》入门。颜真卿在面对巨大的国难与家变,更不舍其侄遇难之后,竟只剩一颗头颅,无比悲愤和激动下,挥泪振笔疾书,写下《祭侄文稿》,其文章叙述了一段国仇家恨的历史,其字迹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后世书法名家辈出,但临帖《祭侄文稿》虽千百遍也无法达到它的氛围。
及至公元784年,李希烈叛乱,75岁的颜真卿孤身前往敌营劝降, 被缢身亡 。
难怪微博人文艺术大V@苏耷水 质疑道,“《祭侄文稿》已经不只是一件书法作品了,它不仅记录了一代宗师的一生,也记录了盛唐的毁灭。颜家满门忠烈,被叛军碎尸万段,留下这么个遗迹。这种东西是可以借到海外展出做政治献媚的吗?”
![点击查看大图](http://n.sinaimg.cn/front/80/w620h260/20190113/kGqc-hrpcmqw4107649.jpg)
![点击查看大图](http://n.sinaimg.cn/front/145/w620h325/20190113/LR9M-hrpcmqw4107701.jpg)
所以,华东师范大学思勉高等人文研究院青年研究员樊波成向观察者网总结道,颜真卿《祭侄文稿》差不多可以说是唐代书法的最高代表,而且是富有感情的真迹、无法复制,属于即便颜真卿“复活”,也写不出的那种,因为书中带着真情、悲愤,和他平时的字大不相同。北宋书法家米芾等都是颜鲁公的“粉丝”、“迷弟”,而颜真卿的东西除了文物价值、艺术价值、鉴定价值,还有精气神价值。
他还指出,一般而言,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制定一些不得出境展览或是具体展览规格的文物。例如中国大陆规定的禁止出国(境)的文物名单中,几乎都是纸品类。
![点击查看大图](http://n.sinaimg.cn/translate/117/w804h913/20190113/8WqT-hrpcmqw4107156.jpg)
“展一次伤一次”
除了文物所蕴含的“气节”与历史转折意义,此次出借之所以令众多网民气愤不已,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文物保护。粗略算来,《祭侄文稿》面世已近1400年。
实际上,早在去年11月24日,台北故宫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出借颜真卿《祭侄文稿》和怀素《自叙帖》给东京国立博物馆时,就已引发岛内民众质疑“对日本太大方”,台北故宫内部还为此互相推诿。
据台湾《联合报》当时报道,《祭侄文稿》和《自叙帖》都经“文资法”核定为“国宝”,等级比核定为“重要古物”的翠玉白菜还高。考虑到书画的脆弱性,台北故宫1984年起陆续精选出70件名作列为限展品,规定每次仅能展出42天,展后须休息三年以上,其中就包括上述两件文物。
即使在台湾,颜真卿《祭姪文稿》和怀素《自叙帖》也已10年没展出。《祭侄文稿》上次展出是在2008年“晋唐书法展”,海外展则是1997年在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展出。岛内网民为此“哀嚎”:“故宫对日本真的太大方了”,在台湾都看不到,为何突然送到日本展出,而且连个公开说明会都没有?
![点击查看大图](http://n.sinaimg.cn/front/20/w620h200/20190113/MMHx-hrpcmqw4107733.jpg)
![点击查看大图](http://n.sinaimg.cn/front/10/w602h208/20190113/WqH2-hrpcmqw4107779.jpg)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岛内“立委”柯志恩就质疑此次国宝等级展品出借,东京博物馆的宣传物料上却是连故宫博物院的字样也未见,“如此重要的国宝外借,到底是谁决定的?”
![社交媒体截图](http://n.sinaimg.cn/news/crawl/749/w654h95/20190114/6w0H-hrpcmqw4453017.jpg)
对此,台北故宫回应称“这是在三年前冯院长时期就谈定的交流展”,但遭冯明珠否认称,“拿出合约来看看”,经她查实,《祭侄女文稿》外借东博是前任院长林正仪18年5月敲定的。
据报道,台北故宫在社交媒体上称去年七月已发新闻稿,而其官网上并无相关稿件。台北故宫又表示,此事他们正在查,会再进一步说明。
关于东京博物馆将出借什么展品,现任院长陈其南也表示“还在谈”,被指“明显标准不一”。同时,微博认证为军事博主的@防务微观察 还提到了《西泠八家印存》在出借日本期间丢失的往事。
![点击查看大图](http://n.sinaimg.cn/translate/419/w620h599/20190113/hpr7-hrpcmqw4107291.jpg)
上述台湾古董收藏家在台媒撰文指出,站在文物收藏和鉴赏的角度而言,“纸寿千年绢五百”自古有云,这是所有收藏家都明白的事,台北故宫没道理不知道。《祭侄文稿》和《自叙帖》皆为唐朝的作品,距今已逾千年,能完好保存到现在,全赖一千多年来历代收藏家和博物馆悉心呵护才达成。
这类纸本文物,本身就属极脆弱、极易损的国宝,可谓展一次伤一次,其重要性不言可喻。文化交流确实重要,但未必要出借《祭侄文稿》这种国宝等级的文物,何曾见过或听闻法国卢浮宫将镇馆之宝,《蒙娜丽莎的微笑》出借(连离开卢浮宫都不行)。
微博网友@某个张佳玮 也认为,“纵然是台北到东京,一路郑重无比地运输保存,然而阳光的紫外线会让纸本泛黄褪色发脆。尘埃虫卵会让纸本风化。水蒸气更是不能沾。换言之,除非这帖完全搁真空里,否则是必然会受损的。”
日本的“前科”、推诿出借责任等事实让一些网民认为,台北故宫难逃“献媚”之论。
![点击查看大图](http://n.sinaimg.cn/translate/762/w584h178/20190113/9p3O-hrpcmqw4107351.jpg)
上述台湾古董收藏家建议,故宫文物不仅是全民的,更是全人类的资产,希望台北故宫能改弦更张,改以其他适合的文物参与这次展览,实为全民及全人类之幸。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http://simg.sinajs.cn/products/news/items/2017/pc_news_article/img/news-code-f951f4.jpg)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华为回应波兰员工事件:个人涉嫌犯罪终...
- 【 军事 】 出鞘:国产万吨大驱究竟是不是巡洋舰
- 【 财经 】 权健覆灭:束昱辉归案 天津紧急切割
- 【 体育 】 英超-旧将助攻阿森纳客负 利物浦小胜
- 【 娱乐 】 沈梦辰杜海涛秀恩爱 机场摸脸杀撒狗粮
- 【 科技 】 2018财年苹果库克拿1200万美元年终奖
- 【 教育 】 高校发错试卷致800人重考 涉事人员停...
新媒体实验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