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学大教育第三次出售终止,所属公司紫光学大股价涨超5%

学大教育第三次出售终止,所属公司紫光学大股价涨超5%
2019年02月19日 00:57 新京报
原标题:学大教育第三次出售终止,所属公司紫光学大股价涨超5%

新京报快讯(记者 冯琪)2月17日,A股上市公司紫光学大发布公告,宣布拟以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天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终止。

这也意味着,其旗下学大教育资产的出售再一次以“失败”告终。学大教育主要从事K12个性化1对1辅导,在2015年的中概股回A潮中,学大教育接受私有化要约,从纳斯达克退市,于2016年借壳回归A股。而由于收购后定增失败,上市公司背负了极高的资产负债率,学大教育业绩不足以支撑,近两年来学大教育三度被上市公司出售,但均以失败告终。

天山铝业借壳失败,紫光学大股价涨幅超5%

关于本次重组,紫光学大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石河子市锦隆能源产业链有限公司等18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天山铝业100%股权。

关于终止原因,公告中写道:“由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推进期间宏观经济环境及国内外资本市场情况发生较大的变化,公司及相关方就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情况进行了论证谈判,认为继续推进本次重组无法达到双方预期,若继续推进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为维 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经公司审慎研究,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据悉,天山铝业主营业务为原铝、铝深加工产品及材料、预焙阳极、高纯铝、氧化 铝的生产和销售。而有人对铝产业在环保方面提出质疑。据天眼查显示,自2016年11月起,石河子市环境保护局对天山铝业作出的行政处罚多达8次,原因为“违反排放污染物”、“ 违法倾倒固体废物”等。最近的一次为2018年9月,原因为“违反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制度案”。

事实上,投资者们对这一重组方案似乎并不看好。自去年9月重组预案公布、10月股票复牌以来,紫光学大股价一路下跌。而2月18日重组终止消息公布后,紫光学大股价上涨。截至2月18日收盘,股价20.75元/股,涨幅5.38%。

回归A股后,学大教育两年内三次被出售

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启动于2018年3月。据2018年9月紫光学大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天山铝业100%股权,作价236亿元,同时将处置学大教育和学大信息等资产。这是学大教育借壳回归A股后第三次被出售。

“紫光学大承担较高利息费用,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一定拖累。”紫光学大董事长乔志城在去年10月的媒体说明会上指出出让学大资产的原因。

2016年6月,银润投资以现金方式完成对学大教育和学大信息100%股权的收购,主营业务变更为教育培训服务,随后银润投资更名为“紫光学大”。由于当时银润营收规模尚小,外界将这笔收购形容为“蛇吞象”。为了完成这一收购,银润向控股股东西藏紫光卓远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借款23.5亿元。

银润原打算向包含学大管理层在内的特定投资者以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一方面用于归还股东,另一方面学大管理层可以拿到部分股权,实现与上市公司的捆绑。”一位已离职的紫光学大的高管表示。2016年12月,55亿元的非公开发行股票计划终止。“受到当时市场、政策等因素影响,非公开发行方案并未顺利完成。”乔志城说。

从此,紫光学大背上了极高的资产负债率,也背上了较大的利息偿还压力。收购完成后不足一年的2017年5月,学大资产遭遇首次被出售,又在不足一月后取消被出售;2018年1月,紫光学大又发布公告,以现金方式出售公司所持 Xueda Education Group 及北京学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部股权,然而又因为市场、政策等因素而终止出售。

2018年业绩预减,教育业务发展放缓

负债和业绩压力也直接影响到了学大教育的业务发展。回A后股票增发无法实现,学大教育陷入尴尬处境。一位接近紫光学大的内部人士透露,由于事先谈好的股权激励方案都无法落地,这两年大量学大教育的高管离职。

年报显示,2015年、2016年,紫光学大归属净利润分别为-0.14亿元、-0.99亿元人民币,由于连续两年亏损,紫光学大在2017年被戴帽成“*ST紫学”,面临退市风险。2017年度,紫光学大营收28.12亿元,净利润2438.09万元,公司实现扭亏为盈,“*ST紫学”于2018年5月摘帽。

而作为上市公司的主要资产,学大教育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5.56亿元,净利润7515.61 万元;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8.17亿元(其中教育培训业务收入27.76亿元),净利润13785.03万元。

今年1月30日,紫光学大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000万元-1500万元,而其2017年盈利2438.09万元,预计2018年比上一年同期下降58.98% - 38.48%。公告中称,2018年度公司教育培训服务业务基本保持稳定,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为租赁收入减少、管理费用增加。

近几年,新东方、学而思等大型机构大量通过投资来扩展业务版图,而学大的新项目开发投入受到影响,对业务拓展造成限制。2018年9月,安信证券发布的一份分析师报告称,学大教育曾经与新东方、好未来并称教育三巨头。但从目前业绩看,前两者稳坐“巨头”交椅,学大教育已被远远甩开。

未来,学大教育将何去何从?目前还不得而知。曾有接近学大教育高层人士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还有一种可能,如果学大重组无数次失败,最后的结局是学大教育创始人金鑫带着团队离开。”

新京报记者 冯琪 编辑 潘灿 校对 杨许丽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