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探访国家级传统村落:假期里的六百年古渔村

探访国家级传统村落:假期里的六百年古渔村
2019年10月06日 19:19 新京报
原标题:探访国家级传统村落:假期里的六百年古渔村

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10月6日,虽然国庆小长假的“余额”已不充足,可游客们却依旧不知疲惫步履匆匆,古村落也成为了大家垂青的景点。山东青岛崂山脚下的青山渔村,也随之迎来了假期中一拨又一拨的客人,这里是首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之一。

 

远眺青山渔村。田杰雄 摄

 

 

这两日,青岛地区迎来了秋后第一次明显降温。一场降雨赶走了盘踞已久的“秋老虎”,为滨海小城送来阵阵凉意。骤降的温度没能阻挡旅客们对景点打卡的热情,反倒是随之而来的大风,让近两日的青岛市区和崂山风景区的天空显出几分明朗透亮。

崂山顶峰上人头攒动,山脚下本该静谧的渔村,也同时迎来一拨又一拨的客人。位于崂山垭口附近的青山渔村形成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安静的小村庄,却有繁忙的码头和茶园,背靠崂山,面朝大海,是首批国家级传统村落。村民告诉记者,在村子里的九百户村民,除了民宿外,至今很多人还靠种植茶叶和捕鱼为生。

 

崂山脚下的村落。田杰雄 摄

 

 

从仰口山脚下出发,沿旅游专用路一路南行,还没看腻一侧是山石,一侧是大海的沿途风景,青山渔村的牌坊就会出现在道路东侧,小村实际上距离崂山千年道观太清宫就三公里。因为靠近景区,许多自驾的游客会选择中途在青山渔村周边的农家乐落脚吃饭,村民也就在打渔和种茶之外有了一些额外的收益。这里的农家菜也有浓郁的渔村气息,包括铁锅炖鱼和时令海鲜,价格还算公道,另外有特色的山东大馒头。

 

正逢国庆,小村每家每户都悬挂了五星红旗,在秋季硬朗的海风下飘扬。别看村子小,姓氏可不少,村口一位刘姓村民告诉记者,这里有林、刘、唐、王、姜、温、朱、黄等十几个姓氏,其中林姓和刘姓等几个姓氏都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朝。

 

 

村里每家每户都悬挂了国旗。田杰雄 摄

 

 

远处看向这片几乎三面环山的小小村落,几百栋橘顶白墙的房屋镶嵌在青山里,岩石边。据村民介绍,这里的码头和公路当年都是军民共建的,曾作为军用码头,旅游业开发后,渔村转型发展,现在的民宿客人不少,随便一改造就是漂亮的山景房、海景房,渔村南边还有全国都罕见的鹅卵石海滩。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杨亦静

校对 陆爱英

渔村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